尊敬長輩

梅子
font print 人氣: 29
【字號】    
   標籤: tags:

去年單位辦秋季旅遊時,單位裡所有同仁都是攜家帶眷出席,陳姓同事幾乎全家到齊包括陳太太、一對兒女及陳老夫人。玩了一整天大夥兒都餓壞了,到了用餐時間時,所有的同仁及家屬早已迫不及待的動筷吃起來了,只見陳先生全家沒人動筷安靜等侯,仔細一瞧!這才發現陳太太及陳老太太還沒入座,由於好奇心趨使,我就上前一問:「你們怎麼還不吃啊!菜有什麼問題嗎?」,陳先生笑笑回答說:「沒關係!你們先吃,我們在等我媽」,我恍然大悟的回了一個微笑,過了一會兒,只見陳太太扶著陳老太太從客房方向走來,等陳老太太一入座就立即招呼大夥兒別等了快吃吧!陳先生一家人這才開始動筷。

事後,我問陳先生家裡是否有此家規,用餐時一定要等長輩入座後才能動筷,陳先生微笑回答說:「沒此家規,只是我覺得應該要教育孩子尊敬長輩,不可以沒大沒小,如果是平時在家用餐只有我們夫妻倆及兩個孩子時,我是不會要求的,他們肚子餓了就可以先吃不用等我們夫妻倆,但若有奶奶或是其他長輩在場就不可以先動筷」,我問他這麼做的用意在哪?陳先生接著說:「如果一個小孩連自己的長輩都不懂得尊重,他同樣也不會尊重別人,我覺得這是最起碼的禮貌,儘管老人家疼孫子總說沒關係別讓孫子餓著了,但也不能寵到沒大沒小,老人家辛苦了大半輩子,就只有這時能享享清福,能讓兒孫孝順孝順,雖然吃飯一事在別人眼中看來是沒什麼大不了,但我覺得這才是一切的基礎,正所謂百善孝為先」。

陳先生這樣成功的教育方式,也確實從一對寶貝兒女身上看到了印證,兩個小朋友不但對奶奶尊敬,對我們這些阿姨叔叔也很有禮貌,我私底下問他們倆:「爸爸平常在家兇不兇?會不會打你們?」,姐姐微笑回答:「打是不會打,但是有時我和弟弟做錯事時,他會先訓戒一番然後是體罰,例如:洗碗筷或是拖地板,我和弟弟最怕拖地板了」。陳先生不採用斯巴達教育方式,而是溫和的愛的教育,這讓兩位孩子出落得大方且有禮貌,任誰看了都會說他們的父母親真會教。

我相信一個小孩子若能尊敬自家長輩,那在外頭他也壞不到哪去,最起碼他懂得尊敬別人,若是對自家長輩都是沒大沒小目中無人,那就更別提對陌生人了。小孩子的基礎人格教育是從小塑造的,這並不是打罵就可以塑造成,而是在平時的生活中立即機會教育,才能有好的效果,而一個懂得尊重他人的人,基本上就是一個成熟的人,因為他懂得為他人著想。@、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教師,在人們眼中歷來認爲是個神聖的職業,普遍受到社會的尊重和尊敬,人們稱他們爲人類靈魂工程師。因爲我們的下一代交在他們手裏,我們的未來在他們手裏。可是,隨著社會整體道德水準的下滑,各種腐朽風氣在社會上泛濫,中國的教師隊伍早已不是一碗清水。
    近期《新聞周刊》報導的“越軌教師”一文,真讓人觸目驚心。文中列出幾種“出格”教師的類型。
  • (大紀元記者吳英編譯報導) 中國是超極強國嗎?以她的土地、人口及軍力等規模難免會使人覺得她是超級強國,但漢城大學教授邱永洪(Choi Yearn-hong)認為能坐穩超級強國地位,除了土地、人口及軍力外,還應該是一個受人尊敬的國家,具有适當的內政及外交政策。邱永洪教授2月6日在韓國時報發表一篇評論中指出,北韓獨裁者不但玩弄核武把戲,并鎮壓強迫2千万北韓人民陷入飢餓狀態,而中國一直是北韓流氓獨裁者金正日(Kim Jong-il)的支持者。
  • 孝敬父母、尊敬師長一直被認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歷史上有行孝道成仙的東晉道士許遜,還有晉時為母臥冰求鯉的王祥,等等。後來,王祥臥冰求鯉的故事演變為成語“凍浦魚驚”,為孝親之典。
  • 〔自由時報記者曹玉玲╱綜合報導〕「媽,你為我犧牲了這麼多,好讓我在這裡演戲,哦…我不會哭的,謝謝﹗謝謝﹗謝謝﹗」莎莉賽隆上台領取影后獎座時一席真誠的感言,讓台下的母親和觀眾聽得幾乎飆淚,從今開始,她不再只是名花瓶,而是好萊塢另一位受人尊敬的實力派女星。
  • 今年88歲的張爺爺是遠近聞名的山水畫教授。近年來﹐他的學生遍布中央機關﹑各部委和軍事系統的離退休幹部﹐外地的學生也通過CCTV的"夕陽紅"節目收看他的講座。而且﹐張爺爺還為重慶直轄市成立﹑三峽水利工程﹑扶貧項目﹐以及國家領導人出訪不斷捐贈自己的作品﹐張爺爺潛心教學﹑淡薄名利和精湛的畫技贏得高層領導和學生們的尊敬讚揚。
  • 驚聞中國政府在聯合國人權委員會年會正在召開之際,竟然將廣受尊敬和同情的天安門母親丁子霖教授及 “六四“難屬張先玲、黃金平等予以無理拘捕,並進行抄家。全球紀念”六四”十五周年籌委會對中共當局如此喪盡天良的無恥行徑表示最強烈的譴責,並呼籲當局立即無條件釋放被關押的丁子霖、張先玲、黃金平等“六四”難屬。
  • 美國佛州一位母親說,作為家長,她的職責就是做孩子的「啦啦隊長」,並拒絕成為他們的朋友或「直升機父母」,否則你將培養不出有韌性的孩子。
  • 漫無目的的育兒,是一件非常慌亂的事。有了孩子後的每一天,我們都要面對許多抉擇:替孩子準備什麼食物?找什麼學校?玩什麼運動?如果父母心無定性,總是猶豫不決或朝令夕改,家庭就會陷入各種混亂。
  • 絨毛玩具
    六歲之前還是處於自我為中心的時期,沒有所謂的「他我概念」,如果這時強迫孩子分享,其實是搶劫的行為,要讓孩子懂得「分享」,應該先滿足孩子的占有欲,然後藉由模仿、身教、品格教育,逐漸成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