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比屋可封

一鬥
font print 人氣: 19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月8日訊】堯雖貴為天子,但生活卻極其簡樸:夏天穿著粗布衣服,冬天加一件鹿皮擋寒,住在茅草屋裏,喝的是野菜湯,吃的是粗米飯,用的都是土製器皿。韓非子說:“恐怕就連看門小吏的生活也比堯過得要好。”但是堯卻很關心老百姓的生活:當有人受到飢餓時,他說:“是我使他飢餓的”;有人受到寒冷時,他又說:“是我使他受寒的”;有人犯罪受罰時,他說:“是我教育得不好。”堯知道自己的兒子丹朱沒有賢德,不足以擔當天下,於是把天下傳給了舜,堯說:“我不能因為一己之利而害天下。”

舜在歷山耕地時,歷山的人都把自己的田界向後撤;在雷澤打漁時,雷澤的人都把魚多的地方讓給別人;在河畔制陶時,河畔制陶的人都自覺的製作好的陶器。一年後舜住的地方成了村落,兩年成了集市,三年後成了都市。堯死後,舜將帝位讓給丹朱,自己到南河南面去躲避,可是諸侯們來朝見他而不朝見丹朱,官吏有事老找他商量而不找丹朱,唱歌的人都歌頌他而不歌頌丹朱。過了一年多,仍然是這樣,舜說:“這是天命啊。”於是回來當了天子。

《漢書》上說:“開明聖賢的時代,國家多講道德的人,所以堯舜的時代,差不多每家都有可以封受爵位的德行(明聖之世,國多賢人,故唐虞之時,可彼屋而封)。”

“比屋可封” 後比喻社會安定,民俗淳樸。

(出自《韓非子》、《史記》和《漢書》)

【正見網】(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孔子說伯夷、叔齊是“古之賢人”,並說:“伯夷、叔齊不記過去的舊仇,因此,別人對他們的怨恨就很少(伯夷、叔齊不念舊惡,怨是用希)。”
  • 有一次孟敏背著甑(古代瓦制器皿)行走,不慎失手,甑墜地打破了,孟敏頭也不回繼續向前走。這事被當時的名士郭林宗看見了,問他,他回答說:“甑已經破了,看他有甚麼用?”郭林宗覺得他不一般,就勸說他去遊學
  • 朝廷想派人出使南越,勸說南越王歸順漢朝。終軍主動請求說:“希望陛下賜給我一條長繩,我一定把南越王捆起來,送到長安來(願受長纓,必羈南越衛而致之闕下)。”
  • 元德秀當魯山縣令時,縣裏有個人因偷盜被捕,恰好當時魯山境內有虎為暴,那人請求去縛虎來贖自己的罪,元德秀答應了。官吏勸他說:“這是那人的詭計,他想逃走,你不怕受到牽連嗎?” 元德秀說:“人應該講究信義。如果有甚麼差錯,由我一人來承擔好了,決不連累別人。”
  • 西漢時,大將軍霍光跟隨漢武帝近30年,是武帝時期的重要謀臣。漢武帝死後,他受命為漢昭帝的輔政大臣,執掌漢室近20年,權傾朝野。茂陵的徐福看到霍氏專權,又行逆道,料其必亡,但又不希望見到霍氏敗亡,於是三次上書漢宣帝,望漢宣帝採取措施。但漢宣帝卻沒有採取任何行動。
  • 孔子說:“問得好啊。先做事,後考慮個人得失,不就能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嗎?時常反省自己的過錯,而不是去指責別人,不就能去掉惡念嗎?由於一時的憤怒,克制不了自己,以至於牽連自己的親人,不是很迷惑嗎?”
  • 關於隨侯珠有一段感恩的傳說。春秋戰國時期隨國的一位諸侯一次出遊,看見一條大蛇被人打傷,躺在路邊掙扎,頓生憐憫之心,就讓隨從給它敷藥,蛇很快就痊癒了。不久蛇從江中銜來明月珠,以此報隨侯的救命之恩。
  • 出自南朝宋劉義慶的《世說新語﹒任誕》,說的是王徽之雪夜訪友的故事。後世用“山陰乘興”或“山陰夜雪”比喻訪友。
  • “各自為政”指各按自己的主張辦事。
  • 班超是東漢人,30歲時隨著哥哥和母親搬到洛陽。
    因為家裏貧窮,常常給官府抄寫文書,很辛苦。有一次班超停下手中的文書工作,投筆感嘆道:“大丈夫應該效仿傅介子、張騫(都是西漢人,在西域立了大功)那樣在疆場立功,來獲取功名爵位,怎麼能一輩子給人抄文書?”左右都笑話他。班超說:“小人怎麼能知道壯士的志向!”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