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打破貧血迷思 中醫食療有解

人氣: 6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4月5日訊】不是頭昏眼花、臉色蒼白就是貧血;也不是所有的貧血,都只要多吃補血的食物即可。試試中醫食療,也許貧血迎刃而解!

一般人將貧血與女性劃上等號,其實男性也有可能出現貧血問題,如果你懷疑自己有貧血,請找醫生詢問。請注意,不要自行服用鐵劑成藥,鐵劑太多會造成身體不適,使你感覺更糟,反而找不出真正的病因。想要遠離貧血困擾,首先確定病因、對症治療,並且導正生活飲食、習慣,就能拒絕貧血之路。

對於貧血你瞭解多少?先來個簡單的貧血IQ檢測吧!

1.頭暈暈、臉色蒼白就是貧血?
錯!事實上,臉色蒼白是不能與貧血劃上等號的,臉色蒼白和家族及人種都有關係,也可發生在其他狀況如休克、血管收縮、水腫及許多慢性疾病呢!因此,醫生要知道病人是否貧血時,會先檢查結膜;結膜顏色比皮膚顏色來得可靠。至於確定診斷則要抽血,檢查病人的血紅素及紅血球比容(血比容係指紅血球佔血液中的容積),若低於同年齡層的正常值則稱之為貧血。

2.貧血是缺鐵女性的專利?
錯!貧血並沒有性別或者年齡的專利,且貧血的種類不少,缺乏鐵質只是其中一種。新生兒時期,造成貧血最主要的原因為溶血性貧血及失血;嬰兒及兒童早期的貧血則多是缺鐵、感染、腎衰竭、膠原病或溶血等所引起;營養不均衡如鐵、葉酸或維生素Bl2缺乏,則會引起營養不良性貧血。另外根據調查,台灣銀髮族約有2成有貧血問題。

中醫食療抗貧血

中醫認為貧血產生是由於製造血液之原料供應出了問題,而人體內製造血液的原料,係來自脾胃之吸收,倘若脾胃吸收能力不好,就會造成人體免疫力較差,引起許多和氧氣供應較差有關之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肝炎、心臟病、痛風症,甚而引發許多重大疾病,所以中醫養生非常重視「脾胃」之調養,道理就在此。

治療貧血的食療方面,菠菜、紅莧菜、金針、木耳、芝麻均含鐵質,可加強脾胃之吸收功能;補血類藥膳如當歸、熟地、何首烏、枸杞、龍眼肉、四物湯等,皆適用於「血虛」的體質。下面這道好吃又健康的「補血大棗飯」由台灣國立嘉義大學生命科學院楊玲玲教授所設計,建議您不妨自己動手做做看!

補血大棗飯

【材料】大棗12粒、蓬萊米3杯、炒香之黑芝麻(適量)、海苔片。
【作法】
1.大棗洗淨,用刀縱切,取去核,用手壓緊待用。
2.米洗淨後,以一般電鍋之煮飯方式,加入適當之清水,再將已去核之紅棗放入鍋中,外鍋加三格水,按下開關,煮至開關跳起,即可聞到香醇之大棗味,而且整鍋米飯看來色澤十分美麗。
3.食用時除吃棗和米飯外,尚可撒上適量已炒香之黑芝麻。加味之海苔片則可包著飯一塊兒吃,味道更香,營養更豐富。文/大紀元記者艾妮整理報導◇(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