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至 養肺陰

人氣 202
標籤: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忙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這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在不斷的實踐中總結出來的二十四節氣。當初他們只是注意到在不同的氣候中,同一時間太陽位置的高低也不同,於是他們在地上立了一根竹竿,觀察竹竿影子的長短變化,取中午竹竿影子最短的那一天為夏至,取竹竿影子最長的那一 天為冬至,逐漸他們又發現在春秋兩季各有一天晝夜長短相等的時候,便又定為春分秋分,由於二分二至相隔的時間太長,無法滿足生產上的需要,又陸續制定了其它的節氣,秦代時已制定了立春、雨水、立夏、小暑、立秋、處暑、白露、霜降,到了兩漢時期,二十四節氣已經全部確定並和我們現在的二十四節氣完全相同。

  根據中醫理論,24節氣中的每一個節氣都有不同的養生重點,今天是寒露,是熱與冷交替的季節的開始,在這段時間裡,我們應該注意什麼,又該有選擇地攝取哪些食品來保養自己呢?

  寒露時節的飲食養生

  寒露在二十四節氣中排列十七,於每年的十月八日至九日交節。史書記載「斗指寒甲為寒露,斯時露寒而冷,將欲凝結,故名寒露。」「露氣寒冷,將凝結也。」由於寒露的到來,氣候由熱轉寒,萬物隨寒氣增長,逐漸蕭落,這是熱與冷交替的季節。在自然界中,陰陽之氣開始轉變,陽氣漸退,陰氣漸生,我們人體的生理活動也要適應自然界的變化,以確保體內的生理(陰陽)平衡。

  祖國醫學在四時養生中強調「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因此,秋季時節必須注意保養體內之陽氣。當氣候變冷時,正是人體陽氣收斂,陰精潛藏於內之時,故應以保養陰精為主,也就時說,秋季養生不能離開「養收」這一原則。

  自古秋為金秋也,肺在五行中屬金,故肺氣與金秋之氣相應,「金秋之時,燥氣當令」,此時燥邪之氣易侵犯人體而耗傷肺之陰精,如果調養不當,人體會出現咽乾、鼻燥、皮膚乾燥等一系列的秋燥症狀。所以暮秋時節的飲食調養應以滋陰潤燥(肺)為宜。古人云:「秋之燥,宜食麻以潤燥。」此時,應多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乳製品等柔潤食物,同時增加雞、鴨、牛肉、豬肝、魚、蝦、大棗、山藥等以增加體質;少食辛辣之品,如辣椒、生薑、蔥、蒜類,因過食辛辣宜傷人體陰精。有條件可以煮一點百棗蓮子銀杏粥經常喝,經常吃些山藥和馬蹄也是不錯的養生辦法。

  精神調養也不容忽視,由於氣候漸冷,日照減少,風起葉落,時常在一些人心中引起淒涼之感,出現情緒不穩,易於傷感的憂鬱心情。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態,因勢利導,宣洩積鬱之情,培養樂觀豁達之心是養生保健不可缺少的內容之一。

  除此之外,秋季涼爽之時,人們的起居時間也應作相應的調整。我在多年的臨床診療中發現,每到氣候變冷,患腦血栓的病人就會增加,分析原因和天氣變冷、人們的睡眠時間增多有關,因為人在睡眠時,血流速度減慢,易於形成血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明確指出:「秋三月,早臥早起,與雞俱興。」早臥以順應陰精的收藏;早起以順應陽氣的舒達,為避免血栓的形成,我建議大家順應節氣,分時調養,確保健康。

  寒露時節推薦食譜

  百棗蓮子銀杏粥

  配料:百合30克、大棗20枚、蓮子20克、銀杏15粒、粳米100克、冰糖適量
  做法:蓮子先煮片刻,再放入百合、大棗、銀杏、粳米煮沸後,改用小火至粥稠時加入冰糖稍燉即成。

  功效:養陰潤肺,健脾和胃。

  白果南杏生魚湯

  白果南杏生魚湯氣味清潤可口,具潤肺化痰,斂肺止咳之功效。同時能輔助治療咳喘日久,耗傷氣陰,或平素陰虛氣弱,證見口乾渴,胃納差,動則氣短等。

  〔材料〕白果60克、南杏仁60克、腐竹90克、馬蹄8個、生魚1條(約500克)、生薑2~3片。

  白果性平,味甘、苦,入肺、脾經,具有滋陰潤肺、養血生肌的作用;南杏仁性微溫,味苦、辛,有止咳平喘、補肺潤肺燥的功效,《醫學啟源》說它能「除肺中燥,治風燥在於胸膈」;腐竹性平,味甘、淡,入肺、胃經,有清肺熱,養胃陰之功;馬蹄性寒味甘,能清熱生津,化痰消積,《本草備要圖說》認為它有「益氣而消食,除熱以生津」的作用;生魚性平,味甘而潤,入肺、脾經,具有滋陰潤肺,養血生肌的作用。與生薑合用,具有潤肺化痰,斂肺止咳之功效。

  〔烹製〕白果去殼,開水稍煮去衣膜;南杏仁亦用開水燙去衣膜;腐竹浸軟切段;馬蹄去皮,洗淨,切為兩半;生魚鋇淨,去鱗、腮、腸臟、洗淨,然後將全部用料一起放在瓦煲內,加入清水2500毫升(約10碗水量),武火煲沸騰後,改用文火煲2個半小時至3個小時,調入適量食鹽和少量花生油便可,此量可供2~3人用。白果、生魚可撈起伴花生油和醬油佐餐用。
【星辰美食網】

相關新聞
關懷眷村老人 預防中風過好冬
醫山夜話(49)從疾病來源談養生
台灣「藝壇之寶」 阿匹婆精彩人生90年
清涼甜飲 給秋燥「降溫」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