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冬末春初沙塵暴高峰 過敏族群當心掛病號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月12日報導】新春養生保健系列專題二(中央社記者陳鈞凱台北十二日電)二月正值冬末春初、季節轉換時期,不少人一早起床就噴嚏打個不停,鼻水直流,飽受過敏之苦,除了塵(虫滿)、動物皮毛等常見過敏原外,其實發生在千里之遙的中國內陸沙塵暴,近年來也已成為台灣主要的過敏原之一,環保署研究發現,沙塵暴影響過後,呼吸道疾病數往往會急遽增加。

沙塵暴指的是強風捲起大量沙塵,使能見度惡化的沙塵天氣,主要是來自乾旱與沙漠化氣候環境的產物,通常地面能見度低於一公里者稱「沙塵暴」,俗稱「黑風」的強烈沙塵暴則可能使能見度小於五十公尺。

每年冬末及春季,即約一月至五月,是亞洲沙塵暴發生最頻繁的高峰,而沙塵帶來的許多懸浮微粒,對台灣空氣品質影響甚大,由於空氣中懸浮微粒甚至硫酸鹽、硝酸鹽及碳成分濃度的增加,易造成過敏性鼻炎,引發咳嗽、氣喘、眼睛不適、皮膚過敏或皮膚癢等症狀。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環境監測及資訊處科長謝炳輝表示,一般而言,沙塵多半隨高空西風帶向東傳送,進而影響日本、韓國等地,只有在特定的氣象條件下,才會波及台灣。

但近年來,他說,由於中國內陸的沙漠化日益嚴重,加上全球氣候變遷導致乾旱、降雨分配不均,中國沙塵暴的發生頻率及強度都有增加趨勢,對台灣的影響也明顯增強。

環保署分析沙塵暴及國內醫療門診資料即發現,在沙塵暴影響台灣地區後的三至五天,也就是沙塵高鋒過後,因呼吸道疾病就診的比率都有明顯增加,足見沙塵暴對民眾健康的影響。

日本更有研究指出,當沙塵暴侵襲時,大氣中的黴菌數量,會較平日增加兩至三倍以上,並會直接造成小麥等作物的死亡,而懸浮微粒也會堵塞植物氣孔,妨礙光合作用進行。

謝炳輝指出,依過去觀測紀錄,台灣受沙塵影響的程度,與源區沙塵暴發生的規模、延續時間及氣象條件息息相關,影響時間短僅數小時,長則達三至五天,包括北部的萬里,東部宜蘭、花蓮及外島的金門與馬祖,都是國內首當其衝、受沙塵暴影響的主要地區。

侵襲台灣最嚴重的一次沙塵暴,資料記載,是在一九九五年三月十二日,當時北部地區的懸浮微粒濃度一度高達每立方公尺五百微克,超出平均值達百倍之多,汐止、基隆、瑞芳及宜蘭地區,更下起了夾帶褐紅色沙塵的「泥雨」。

根據環保署歷年監測資料,近十年來,每年平均約有三至五波沙塵暴會影響到台灣,其中,光二00二年,就有高達九波,是有監測紀錄以來的最高峰。

不過,隨著二00八年北京奧運的腳步逼近,為避免沙塵影響北京賽事,中國政府近年已積極在西北和外蒙戈壁沙漠,進行植柀、治沙工程,力抗沙漠化,因此,過去三年沙塵暴的形成次數略有下降,環保署樂觀預估,今年侵台的沙塵暴數量也可望趨緩。

因應沙塵暴發生旺季來臨,醫師提醒,在沙塵暴影響台灣期間,患有呼吸道疾病或心血管疾病的民眾,尤其是老年人及小孩等抵抗力較弱族群,都應盡量避免出門,外出時則應帶上口罩,過濾髒空氣,避免直接接觸,才是免除掛病號的最佳方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