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克服恐慌 從心做起

人氣: 65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3月6日訊】自由時報 文/蔡禮后

恐慌症是一個不發作則已,一發作就要人抓狂的疾病。所謂的恐慌症是指突然一陣害怕和焦慮,而且伴隨著四項以上的症狀,大約在短時間十分鐘內發作到一個顛峰的狀態,而令人想掛急診。

此病還有一個特點是,病人通常很擔心再發作,或是擔心頻頻出現發作的傷害或後遺症,也因為擔心這樣的發作而引起生活的困擾,不敢出門、開車、搭乘交通工具,不敢去人多擁擠的地方等。

常見的症狀有,心悸、胸痛、噁心、呼吸急促、梗塞感、暈眩、異常的身體感覺、忽冷忽熱感、瀕死的感覺、發狂或失控感、冒汗、顫抖、失真感、失去自我感,因此病患到處求診的情形屢見不鮮,但常常不明所以。

臨床上常見到的病人個性偏向多愁善感,或是責任心重、完美主義者。

一位病患曾語重心長的告訴我:「恐慌+憂鬱=太多心, 只想要一顆單純的心,簡單就好」。

甚至也不乏有工作狂的病人,非常的急性子,只要有任務在身,就急於完成,以致說話很快、動作快、想法更快,使自己不由自主地「快起來」,於是呼吸變快而淺,容易在壓力下,引起自律神經失調, 出現心悸、腸胃不適、喘不過氣的感覺。如果再加上負面思考的習慣(誇大挫折、不明自身優點 ),就不易跳出「患得患失、疑神疑鬼」的圈套,於是就「自我設限」地「惡性循環」下去。

記憶是最現實的,尤其是悲傷挫敗的記憶所引起當下的生理反應會不斷地喚起自己有過的負面經驗,而該類的生理反應使得某些人成了易被刺激的「驚弓之鳥」擾亂思緒和生理,導致恐慌症的產生。

吃藥是可以讓自律神經穩定下來,同時配合心的正面思考才能達到立竿見影的療效。

(本文作者為署立台中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 )

打破恐慌有撇步

要打破恐慌的狀態,得從幾方面著手:

●首先要察覺自己目前生活的重心為何?有無失衡?若畫一個圓,把工作、感情、家人和自己分成四個區塊,注意一下自己以往的生活重心放在哪裡?有滿足到自己嗎?如果太鑽研工作或感情,就會出現得失心太重的情形,倒不如留足夠的力氣給自己,好好疼惜自己,而在工作、感情、自己和親人之間,取一個平衡點。

●犁一畝心田,嘗試過不一樣的生活。每天留一、兩個小時給自己,隨便做什麼都可以。例如:思考、看書、寫作、聽音樂、看電影。

●固定時間運動。把運動當成學習,可隨自己的意思去玩,即使玩不好也無所謂,讓運動操之在己。因為運動既可以促進血液循環、腦力增強,又可以培養意志力、耐力等抗壓性。

●人際方面:當別人來關心自己時,情緒也許覺得不安,不必全講出來,免得更加不安或罪惡感(怕成為他人的負擔 ),應趕緊告知精神科醫師,將情緒上的擔子交給醫師處理,共同商討對策。

●自己對自己的肯定:別人的肯定或許重要,但經常對自己信心喊話更加重要,例如:我今天很棒;我做對了,我要愈挫愈勇(如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 )。

不安是一輩子要學習的課題,若能坦然面對不安,就能活在當下。心懷喜樂,凡事感恩,這才能夠發現「生命是如此美好」。

(文/蔡禮后 )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