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中醫:追求生活質量的時尚誤區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7月20日訊】每天都有流行時尚的內容發佈,而注重生活質量的白領們就像追星族一樣,常常會照單全收,但他們在追逐時尚生活的時候,卻沒有想到,有些時尚使得他們或她們離健康生活越來越遠。

據《健康時報》報道,隨著人們對生活質量要求的提高,許多人追求時尚,但是有些時尚不正確使用恰恰妨礙了健康。
  
時尚誤區一:海鮮,高蛋白、低脂肪,多吃無妨。
  
中醫指出:海鮮是高營養、高蛋白的東西,但多食無益。它很容易帶給人們一種現代富貴病———痛風,臨床表現為病人在幾分鐘到十幾分鐘內關節紅腫、疼痛難忍。現代人的疾病由多方面原因造成,比如工作緊張、焦慮,人際關係不和諧帶來的煩悶、抑鬱等。但不少人還是源於飲食不合理、生活起居沒有規律。所以,海鮮味道雖美,能拒絕還是拒絕的好,不能拒絕也是少吃為宜。
  
時尚誤區二:睡覺是美膚的通用法寶,充足的睡眠對皮膚的表現至關重要。尤其是晚上10點到2點這一段不容錯過。
  
中醫指出:中醫講的五勞傷身是指: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視傷血,久行傷筋。長時間的臥床不起容易讓人氣血不足。因為氣血是相互作用的,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止,氣不行則生血淤。血淤造成的不通就會引起身體的疼痛。所謂通則不痛,痛則不通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有些人一覺起來身體彷彿背了一座山,毫無輕鬆愉悅之感,除了原有痼疾,睡過頭了可能也是一個原因。

   時尚誤區三:去健身房裡流汗-提高生命質量
 
中醫指出:白領們喜歡剛出高檔寫字樓又進高檔健身房,但卻忽略了這些地方因裝修帶來的有害氣體。所以,我們建議,鍛煉身體最好選擇室外。
  
時尚誤區四:穿著高跟鞋練操-氣度不凡
  
中醫指出:穿高跟鞋走長路對身體的影響已有報道,更不用說穿著它做運動了。長時間穿著高跟鞋練習某些動作,對腦神經系統和腰椎系統都會有嚴重影響。因為身體不平衡,很容易讓腰椎受傷或形狀發生改變,所以還是換上適合運動的鞋子吧。
  
時尚誤區五:洗腸、斷食,一切都為排毒。許多明星都堅持洗腸美容,目的是讓自己的身體裡沒有宿便不蓄積毒素,皮膚也會變得透明有光澤,比單純外用化妝品效果好。不習慣這種方法的人,可以選擇斷食的方法排毒,即一周裡有一天不吃飯,只吃水果或者喝蜂蜜水。
  
中醫指出:洗腸容易讓腸管變粗,長時間反覆刺激還會使腸管麻痺,最終導致一些人為因素的疾病。斷食排毒法也要因人而異。有的人脾胃虛寒,吃水果等涼的東西胃裡會發生脹氣。如果你是超負荷工作者,到該吃飯的時候不吃,身體會出現乏力、眩暈、低血糖症狀,對健康會有影響。
  
時尚誤區六:塑身內衣-不費力就能擁有好身材
  
中醫指出:穿塑身內衣最直接影響的是人的排汗系統,讓身體的熱量不容易散發出來。太緊的衣服容易導致局部血液循環障礙,對肌肉、皮膚都會產生不良影響。嚴重的甚至會引起肌肉拉傷。塑身內衣的危害比塑身褲還要大一些,因為人體的臟器主要是在上身,熱量也主要從那裡散發。乳房被過度束縛,不僅形狀發生改變,嚴重了還可能發生病變。中醫講究的是在不影響形體美的前提下,盡可能穿寬鬆一些的內衣。

時尚誤區七:泡吧、卡拉Ok-城市生活的潮流表現,既能緩解工作壓力,還能擴大交往圈子,當然會成為人們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中醫指出:人的肌體一如莊稼,也分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冬藏指的就是人要養精蓄銳。酒吧和卡拉OK廳裡污濁的空氣和噪音並不是養精蓄銳的好地方。如果經常夜半還在外面奔波,久而久之,與其說是到這些地方去「療傷」尋找好心情,還不如說是去找病。

時尚誤區之八:煙酒-高品質生活的表現

中醫指出:煙酒對人的侵害程度確實和煙酒的品質和攝入量有關,但並不表明質量稍好一些的煙酒對人體一定無害。吸煙首先侵襲的是人的呼吸系統,尼古丁在血液中達到一定濃度的時候,人就容易對吸煙上癮。對煙癮較大的人來說,適量往往是可能性極小。

時尚誤區之九:網蟲-站在現代化的最前沿

中醫指出:上網時間長,不光是對眼睛造成傷害。電腦射線經年累月地在身體裡蓄積,對血液系統也造成傷害,目前,醫學界已經發現了電視性癲癇,尤其是打遊戲機的人群佔到癲癇病發病人數的千分之五,看電視(黑白電視稍好)引起的頭痛和癲癇佔到千分之二。網上過多的信息不光容易引起人的視覺疲勞,也容易引起類似的神經系統疾患。喜歡上網的朋友一定要控制每天在電腦前停留的時間。應該多安排戶外活動,緩解神經系統壓力。

時尚誤區之十:挑戰極限,不做溫室裡的小花朵-野外活動,白天爬山,睡上帳篷

中醫指出:風、寒、暑、濕、燥、火是中醫講的六種致病外因。人在野外,除了受風寒,還容易招濕氣。潮濕的地方讓人生疥瘡可能是許多朋友事先沒有考慮到的。當然想到戶外活動,肯定比整天呆在室內不活動強。把那些不良因素考慮進去,就更周全了。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