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未來走向何方?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8月13日訊】(BBC國際台「數字化星球」節目專業評論員比爾-湯普森撰文)萬維網15年來已經走了很遠,但是艱難的路途還在後面。

15年前,萬維網的發明者蒂姆-伯納斯-李在alt.hypertext討論組上貼出了一份關於其研究項目萬維網的帖子。該項目旨在構建鏈接系統,「允許建立指向任意地點任意信息的鏈接」。萬維網開始名副其實。

伯納斯-李多年來一直在歐洲粒子物理研究所物理實驗室從事超文本信息服務的研究。在1990年末,他就完成了第一個萬維網服務器及瀏覽器的編寫,但是直到1991年8月6日,他才將其對外公佈。

伯納斯-李將這些程序放在http://info.cern.ch/的服務器上,並在該網站上發佈了一些關於該項目的信息。沒幾個星期,人們就開始從服務器上下載這些代碼,並開始經營他們自己的站點。

就這樣,網絡編織起來了。

儘管8月6日只是一個人為的紀念日,但這一天的確值得紀念。因為和許多只能沉寂在實驗室裡的研究項目相比,互聯網的發明改變了整個世界。

如果現實中的1年等同於網絡世界中的7年,那麼我們甚至可以把它算作存在了一個世紀。

在這期間,這張網絡的名字也有所變化。與BBC網站類似的新聞網,拓展了網站空間,同時也減少了商業化色彩。不過,網絡仍沒有實現其設計目標,即鏈接「任意地點的任意信息」。這是因為,數以百萬計的書籍以及全世界的文件系統還沒有實現數字化。

*包羅萬象

互聯網信息對用戶是開放的,任何手中有網絡瀏覽器的用戶都可以得到。然而,互聯網信息包羅萬象,來源多樣,對用戶來說仍然是令人震驚的,對於筆者這一代在沒有網絡的時代長大、然後看到世界這般飛速變化的人們尤其如此。

我們每天都能看到互聯網帶來的衝擊:我們一直在思考,信息是如何做到可以為我們所用的,以及我們喜好什麼樣的獲取方式。

比如,網上版本《末日審判書》的出現,使所有人都能以這種方式讀到這本曾經只供學者們使用的國寶級的歷史文獻。

在很多方面,互聯網對於商業的影響則更為深遠。

顯而易見,沒有互聯網,諸如谷歌(Google)、雅虎(Yahoo!),亞馬遜(Amazon)和eBay這樣的公司將不復存在;而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美國在線剛剛宣佈取消收取上網費,不再對其提供的電郵、聊天等多項服務收取費用。

回溯到1990年,當時美國在線剛剛起步,為那些需要電子郵件和在線信息的用戶提供互聯網的替代服務。

網絡的商業化進程也同時展開,但如果沒有萬維網,發展不會如此迅猛。

*持懷疑論的商家

1993年,我當時為英國最早的互聯網服務提供商之一的PIPEX工作,萬維網作為一個應用程序,使那些持懷疑論的商家看到了網絡的趣味性和重要性。

在意識到萬維網驚人的力量時,來看看它是怎樣改變我們每個人的未來的。複製文件、發送郵件讓人感到無聊,但是從美國國會圖書館網站查看梵蒂岡圖書館手稿的圖片卻讓人興奮異常。

由於萬維網的成功,美國在線和其他在線服務商不得不擁抱互聯網,而不是選擇去經營它們自己的專用網,如今它們正在逐步放棄其傳統商業模式的最後一點殘跡,轉而要與谷歌(Google)和雅虎(Yahoo)一較高下。

然而,我們應當永遠記得,沒沒有人能擔保萬維網永遠成功。

*日漸強烈的看法

有一種看法認為,當今的萬維網難以承載未來的網絡服務,而且這種看法日趨強烈。這一點我們可以由人們對Web 2.0開發構想的撻伐以及Flickr、谷歌(Google)和微軟公司源源不斷的創新看到。

每個人都在努力尋找一種途徑,使萬維網從擁有內置鏈接的在線文件傳送系統轉變為真正的分佈式信息服務系統。但這是一項艱難的任務,因為萬維網站點和萬維網用戶太多,必須把他們都考慮在內。

類似XML(可擴展標識語言)這樣的技術能提供一條最為可行的途徑,使得傳統互聯網模式能向更加強大靈活、可以支持更多我們想要的在線應用程序及服務的新型網絡過渡。

這些工具將由那些同萬維網一起成長起來的人們開發出來。他們永遠都不會真正地體會到無法連接上互聯網獲得及時信息的感受。

我們寄希望於”XML時代”的程序師推動萬維網發展並與時俱進,同時確保即便現實世界到了2091年我們仍不會忘記蒂姆-伯納斯-李。(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林沖﹕使人類蒙羞的中共網絡封鎖
互聯网在中國 (一)
互聯网在中國(二)
記者無國界批評雅虎在華行為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