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中的人生】青山綠水 白草紅葉黃花

畫與文/楊紀代
font print 人氣: 272
【字號】    
   標籤: tags:

色彩與人類生活環境緊密相連,從大自然的天地山水、各種建築物,以至瓜果、花鳥,甚至細如蟲、蟻、紙、筆都脫離不了色彩。很難想像抽離了色彩的世界是個什麼樣的景象。從八卦中陰陽兩極開始,中國就是一個講求「對應」關係的民族。文學上表現的是一種「對偶」的應用:平仄的和諧;句數以偶數作結;字數講究奇數的組合。當然色彩的運用也不會是一種單色的塗抹而已。

隨著先民們的生活歷程與思想型態的交互變化中,顏色的對比、互補、襯托、彰顯……等的作用與效果,在各方面逐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因此有意無意中或不知不覺間,詩人們就自然的以顏色表露他的情意,用色彩去抒發內心的觸動,用色塊去描摹一己的觀感。因而在古典詩詞中,色彩在整首詩裡漸漸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越調】天淨沙 秋    元 白樸
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一點飛鴻影下。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

這是作者四季風景圖中的第三首,也是其中最著名的一首。開頭兩句描寫了村、日、霞、煙、樹、鴉六樁秋天的景物,又用孤、落、殘、輕、老、寒六字加以渲染,便給秋天籠罩上一層肅殺的氣氛。孤村、落日、殘霞是組蕭瑟、黯淡的景象;輕煙、老樹、寒鴉則又是一組遲暮、淒涼、冷落的景象。作者一連寫了六種景物,表達的是一種什麼樣的思想感情呢?為什麼這些景物在作者眼裡是如此的黯淡、淒涼?光讀這兩句是得不到答案的。次句「一點飛鴻影下」便點出了這個主題。在一組靜的景物當中增添了一個動的形象,馬上賦予一片生機,那「飛鴻」往往使人引發思念之情,這是古典詩詞曲中常見的寫法。「飛鴻」代表著書信、消息、往事的痕跡、離別遠行或超然世外的豁達退隱……等等內心的意象。因此,經「一點飛鴻影下」這麼一點,前面所寫的種種景物,彷彿便染上了懷念、相思的色調。

作者在點明主旨之後,又加上「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青、綠、白、紅、黃,五色景物,色彩斑爛,相互間雜、映襯,又進一步給這肅殺的秋景,增添了活氣。這五色的摻入,不僅色彩鮮明,而且冷暖色相間,以散透視的繪法,寫出了秋之明麗動人。這是一幅純粹的山水畫,雖然人物隱而不見,但在整首作品中,能讓人感受到欣賞這眩目迷人的秋景所帶來的那份心平氣和、閒適安謐、情緒清明的心態轉變。為懷別、相思增加了幾分開朗、健康的詩情。

詩人,確實有詩人敏銳的觀察力與纖細的心靈觸角和高明的色感,不管是有意的安排亦或是無心的堆砌,總有他特殊的含意在。所以我們可以確定色彩與情感有著相當巧妙的關連,可以說這是內外情境的契合使然。甚至於有些詩詞更將色彩推向一個象徵的層次,而且是人人均能接受的普遍模式,成為一種類型。譬如「白髮」,馬上可以體悟到青春的消逝、愁緒的添增。「白」讓人覺得淒寒。月光的白、霜雪的白、白楊的白、白髮的白,瑩潔不可侵犯。因此,從很多作品中,我們可以發掘共通的屬性、共通的象徵意義。

心理學家們一直在研究色彩與個人感情之間的連結。經由不同的色彩喜好可以判定個人性格上的差異性。反之,也因不同色彩的環境影響未來人格的發展。例如:綠色導引和平;黃、橙產生溫暖;紅色總給人熱情、占有、統轄、積極的感覺。而中國古典詩詞曲裡更是如此。因此可以由詩中呈現的色彩,探究出詩人個自的私密性感情的緣由,及其個人的癖好與性格背景。

「靜夜思」與「玉階怨」同為李白的傑作。這兩首透露出他對「白」的虔誠,他是個酷愛不染纖塵的潔瑩之白的詩人,也象徵著他高潔的襟懷及道德操守。而晏幾道為人疏放不拘小節,工於言情,能寫真情實感,因而詞中常用紅與綠的對比顏色字,讓這些顏色字產生戲劇感、產生詩中的張力。至於五色雜呈、紛繁而不覺刺眼的意象所造成的特殊情趣,不只白樸使用,早在宋朝陳師道、陸游……等等名家,詩詞中更是屢見不鮮。多色字的出現,使得作品中不僅有色,還有光、影、雲、氣,甚者動植物均備,是一種多姿多采的美感經驗的呈現。

詩詞中的色彩不一定都具有象徵意義,但至少從聯想中影響了感情的產生與轉化,創造了作品的美感。詩的語言是一種意象語言,從「色相」產生的「意象」更能生動、鮮活,栩栩如生。因此自古以來,這些騷人墨客在自己的創作中絕不會放棄色彩的說服力。真正的藝術家要能從平凡中鑑賞出特點,從泛泛中見出真跡;能以各種特殊的視覺、嗅覺去欣賞各種殊勝的美。即使是遊戲筆墨,其中反而含有一點哲理的體悟。無疑的,我們生活在彩色世界中,當然樂意欣賞生活中的諸般色彩,更樂意領略詩人所創造的另一個斑爛世界!@*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處於不同思想境界的人,其思想意識也是各不相同的,站得高才能看得遠。居高始得遠眺,臨峰方可眼闊。當我站在泰山的極頂──玉皇頂,體會杜甫詩中的「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時,心中就自然泛起一絲難以名狀的崇高之感和豪壯之情。由此我認為即使是世俗中的任何人,如果他能登上絕頂,憑高遠眺,就一定會有與平時讀詩時不同的感受,就能親身感受到宇宙的博大和大自然的造化。
  • 人生的路該如何走,可以有很多的選擇,出家又何嚐不是一種選擇!其實如何選擇常不是問題,重點是要清楚自己為何做此選擇,又該如何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 在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漫長歷史長河中,受「忠孝節義」中華傳統價值觀的薰陶,湧現出了許多「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忠貞之士。古代有田橫五百壯士捨生取義,近代有國軍抗日英雄張自忠將軍寧死不屈。即使是無名的市井小民,一旦他有了「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高尚氣節,就足以名傳千古,光照後人。歷史上任何一個壯烈殉節的英雄,背後都有一個悲壯慘烈的故事。歷朝歷代的忠臣義士都曾抱定「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堅定信念,面對威脅利誘而寧死不降,展現了高尚的道德品格。

  • 人是群居動物,也因為「群居」與「情」的作用,從此沒三天好日子過,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時時在悲歡離合裡浸泡,日日在恨海愁山中翻滾;吃不好、睡不好;得到一點兒,高興得不行;失去一點兒,痛苦得難受,怎麼也跳不出「情絲」的纏繞,如何也弄不懂「不公」的來處。日子過得不順遂,心情弄得不舒坦。尤其是年歲大了之後,仍勘不破「情」字擺弄的老年人。
  • 夕陽椰林、藍天碧海是南國特有的美景之一。我在夕陽西下的時刻從不急急忙忙地趕路,總是要仔細地欣賞一番之後才捨得離開。夕陽之下的美麗的景色,如過往雲煙,一瞬即逝,令人不自由主地回想起晚唐詩人李商隱的詩句:「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 讓我們隨著詩人的身影與步履,在這旭日初升、高廣的林木篩下縷縷陽光的晨間,踏進這一座破山寺。一路上綠竹夾徑,蜿蜒的把人引向一片幽靜的濃林密花中,此時能隱約的窺見唱經禮佛的禪房掩映其間。翠綠的山巒煥發著日照的光彩,似乎使得鳥兒們喜悅不已,不停的飛鳴歡唱。那清澈的潭水映照著眼前的一切,不覺使人心境湛然空明起來。
  •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間」這兩句名吟出自於明朝于謙的〈石灰吟〉,意思是說,就是把我全身弄得粉身碎骨,我也全不怕,即使拼著生命的危險,我也要保持我一生的清白在此人間。原句是「千錘萬擊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這是一首託物言志詩。作者以石灰作比喻,抒發了自己不畏艱難、堅貞不屈,甘為民眾的利益作犧牲的高尚精神,表達了清白自守的高風亮節,展示了詩人的遠大理想和坦蕩的胸襟以及堅守高潔情操的決心。
  • 從小學開始的考試到出社會後各種職場上的廝殺,現實人生裡充滿了競爭,強者為王的鐵律讓許多人將人生歸類為贏家與輸家。於是,雖看不見血流成河的表相,但多少人因失敗的打擊而一蹶不振,甚至造成嚴重的家庭與社會問題。
  • 當時的劉基在一個夏日的某一天在杭州城裏漫步,只見一個小販在賣柑子。柑子是很難保存到夏天的,但劉基發現這小販賣的柑子金黃油亮,新鮮飽滿,就像是剛從樹上摘下來的,他便去向小販買了幾個。雖然價錢是上市時的十倍,但覺得小販能把柑子貯存到現在,也是很不容易的事,貴就貴些吧!回家後,劉基剝開柑皮,發現裏面的果肉乾縮得像破舊的棉絮一樣,便拿著柑子,去責問小販為何騙人錢財。
  • 在人生的修行中,對於正人君子來講,最重要的事莫過於不斷的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質。至於物質享受,能維持最基本的衣食住行就應該知足了。一個人如果擁有較高的道德品質,即使居室簡陋,人們也會自然而然的敬重他。大德之士謙恭有禮,德重才高,能以慈悲的胸懷善待天下眾生,不管他是否具有豐富的物質財富,都會輕易的得到眾人的仰慕。 這不由得使我想起劉禹錫〈陋室銘〉中的「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