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唱藝術】京韻大鼓系列《木蘭從軍》上

漢霖民俗說唱藝術團提供
font print 人氣: 4
【字號】    
   標籤: tags:

【說明】:
《木蘭從軍》又叫作《代父從軍》或是《花木蘭》,原來為清代子弟書的曲目,是老一輩的藝人白雲鵬的代表作。
【唱詞介紹】︰
文修武備造就難,丈夫事業有幾人全。
既不能筆削漢史聲名振,必須要手把吳鉤姓字傳。
標榜場中休喜後,人頭地上要爭先。
嘆鬚眉一生碌碌的空埋沒,還不如那替父出征的小姐叫花木蘭。

這姑娘待字深閨她才十幾歲,生成的芙蓉為貌玉為顏。
才似班昭堪續史,勇如荀灌可並肩。
單是她芳姿兒美貌如鮮花一朵,
就是那鐵石的心腸見了她也要愛憐。
指兒上刺厭了鴛鴦繡,
口兒內讀熟列女篇。
閒了來,跟隨老父學擊劍,
好似那公孫女妙舞天花、滴溜溜地落至在她的眼前。

奴怎能像那妙手空空的仙家術,我學成了一個劍客去剪佞除奸。
花公說,女孩兒習武原無用,
而況且,凡事求精最煩難。
你看那世間的女子,誰是盜盒的紅線,
書本兒上,也大半是那文人他們信著意兒編。
皆因我這老病家貧閒散悶,教妳學擊劍,
省得上那秋千架上去玩,免得老父我把心擔!

誰知妳當真就要學武藝,妳學會了難道還去上邊關。
木蘭說,那娘子軍莫非都是假嗎?上古的女英雄都是胡編?
人家倒有心前來求教,也總不說您老人家會得不全。
埋沒了古人您都說是謊,
到將來,兒要驚天動地的誰還信咱!

花公大笑說益發地癡想啊,女孩兒家,妳何事便能夠動地驚天。
說話間,老安人喚女,你們休搗亂,
你聽聽,是門外有客叩雙環。
花公曳杖開門去看,原來是保長與排頭站立在面前。
二人拱手說是大喜啦!派上公公去保邊關。
花公大笑說這是何苦,二位休要耍笑咱。
老漢年近七旬矣,我家只有一丁男。
公差說,每戶一丁實在的公道,你不去,誰人替你上邊關?

花公還要把這衷情訴,他二人拱手去似煙。
老者仰面長嘆氣,進門來,他們母女聞聽淚似湧泉。
此時間,這居家老幼長噓嘆,老安人切齒罵贓官。
想他們,欺君致寇開邊釁,耀武揚威惹外番。
他們藉此邀功暗圖上進,哪管我們小民們受摧殘。

木蘭擺手,母親錯怪,諒此輩他們焉敢逞兇惹禍端。
不過是貪贓受賄逼民變,遠吏獨行勒索錢。
這如今,養癰成患難蒙蔽,那些壓境賊兵犯中原。
可憐那沿途的村莊就遭了塗炭,
這不到處裡,攙父母、攜女男,棄家業他們遠逃竄,
只落得人亡家散拋捨了田園,可惜又可憐!

這而今,殃及池魚禍延我輩,國家才挑選這得用的民團。
安人說,不如大家逃走了好,花公說且慢!夫人休得出此言。
我們既為國民一分子,寧為玉碎,不願瓦全!
與其身做流離鬼,也莫如我這疆場戰死美名傳。

破著我這一條老命去拼了罷!強勝如老死在床頭枉徒然。
老安人她一聲大慟說坑煞我,
我的老天爺啊,何苦生咱在這慌亂年?
空叫我,乾坤雖大無處去躲,眼睜睜是居家老幼不團圓
這如今,挨門比戶家家充派,倒叫我何處去央求頂替的兒男?

(待續)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白馬坡》又名《斬顏良》,描述關雲長落難在曹操陣中,從權達變暫為曹營效力的時期,在陣前對壘斬殺顏良的喬段。此為京韻大鼓初期藝人常演的曲目,後期藝人也以其作為保留曲目經常演出,可說是知名度甚高的流傳鼓曲。
  • 《擊鼓罵曹》此一鼓段是藝人駱玉笙後期演出用本,在演唱時,換用大堂鼓及雙鼓槌,又改用京胡伴奏﹝夜深沉﹞,成為別具一格的代表曲目。
  • 《燈下勸夫》又作《賢良女燈下勸夫》,此一曲目描述內容在清代咸豐、同治年間,對於當時家境優渥的紈褲子弟,做了一番細膩的生活描述,也反映出清朝末年當時京城不正的習俗。
  • 在此一歷史悠遠的大鼓曲文中,大量描述了在清代咸豐初年就已經成名的高腔藝人所唱曲目,幾乎各個唱班都評點一通,後人也據此推斷出本曲編寫必定早於1840年,距今近兩世紀。
    鑑古知今,讀者可由其中發想及體會,在這一兩百年間持續不變的人倫義理與家庭價值,由此觀之當時的社會動態,更是耐人尋味。
  • 《佳人送飯》是早期的京韻大鼓曲目,全本已經失傳。以下短短的片段也只是霍明亮之子約在半個世紀之前﹙1961年﹚的仿唱錄音整理所留。
  • 《蒙正歸窯》又叫作《呂蒙正》,他在宋太宗、宋真宗時三次擔任宰相,這個人襟懷寬廣、度量如海,就是「宰相肚裡能撐船」典故裡的那位北宋名相。他曾經度過一段「日投僧院,夜宿寒窯,布衣不能遮其體,淡粥不能充其飢;上人憎下人厭…」的日子,結果到最後官至極品,位列三公。
    因為呂蒙正的人生太過戲劇化,他的姻緣也是經由神人指點,靠繡球招親而成的美事,加上這樣的故事具有正面教化功能,所以許多戲曲、文學都以呂蒙正為主題,歷代聯演不衰。
  • 《倆口爭燈》 是民間俗曲,在京韻大鼓曲種中是早年曾流行的曲目。此一鼓本使用「花轍」的演唱方式,頭尾兩段使用「言前轍」,中間分別使用了「江洋」、「梭波」、「中東」、「由求」等轍韻,顯然是非常早期的曲本。
    主角藉著兩夫妻夜間燈下的鬥智問答,帶出當時有趣的謎語典故,是老少咸宜的一段鼓曲。
  • 《古城會》的內容介紹關公他護送著二皇嫂的座車離開曹營,在過五關斬六將後,一路兵疲馬倦來到古城,不但得不到守將張飛的信任,還在城下面臨了身後曹營追將蔡陽的襲擊,關公往前入不得關,往後又沒有臨戰的勝算,在這種情形下的劇情有精采的發展,乃是京韻大鼓的名段。
  • 此篇《華容道》是早年常用曲本,敘事的角度由曾操殘兵敗退一面入手,與另一派的常用曲本以孔明、關羽為主角敘述的方式不同,是早期藝人張小軒的重要代表曲目。張小軒在百年﹙l908﹚ 前曾灌製唱片一面,選擇中心段落唱詞四十四句,保存了張派唱法的精彩片段。
  • 《 層層見喜》 是早期京韻大鼓常唱的小段,全段都用頂針格。﹙頂針,是指在語文中,同用一個字或短語或句子,上傳下接的一種修辭技巧叫做頂針。頂針格有橋梁、過場的作用,特色是節奏緊湊,可以增加緊張恢諧的趣味性。﹚
    至於「小段」則是作為演唱正式曲目之前的「帽兒」,本曲種早已無人演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