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經》故事第二十三單元(1)

立平整理
font print 人氣: 12
【字號】    
   標籤: tags:

課文23.1

Yòu ér xué zhuàng ér xíng
幼 而 學,壯 而 行,
shàng zhìjūn xià zé mín
上 致 君,下 澤 民。

(譯文)

人在幼年時,讀聖賢的書,到了壯年就要行聖賢之道。對上,以扶助君王為己任,對下,以施恩澤於民眾為己責。

(注釋)
1.壯: 壯年,指三四十歲的時期。
2.君: 君王,這裏指國家。
3.澤: 恩澤,恩惠。

(故事)

孔子少時的故事

傳說古人稱聖人的孔子從小就懂得禮節儀式。他除了特別喜歡讀書、講究文明禮貌之外,更喜歡有關於禮節的事宜。只要和小朋友在一起玩遊戲的時候,總是玩“俎豆”祭祀的遊戲。在日常生活中就很注意大人們的禮節儀式,特別是在大人們在祭祀時所作的每一件事,不懂便一一問清楚,直到明白了為止。

這一天,孔子和往常一樣,從家中拿盒子做放三牲的“俎”(zu),拿碗當盛肉醬的“豆”。然後,讓小夥伴們用泥巴捏成牛、羊、狗三牲的模樣,又舀水當成肉醬,把這些東西擺放在案上,孔子就教他們怎樣行禮、作揖,模仿著大人們祭祀時的樣子。

後來,孔子用學所到的東西,在擔任魯國的中都宰期間管理政事。僅一年間便使得社會治安達到“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的良好風氣。當時在民間傳頌這一現像是因孔子禮樂教化的結果。

後人稱孔子為至聖先師。他的儒家思想影響著老一輩人們的一言一行。@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