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環保意識 資源回收創台灣環保奇蹟

台灣綠色APEC契機倡議專題報導系列之五

人氣 1

【大紀元9月9日報導】-台灣綠色APEC契機倡議專題報導系列之五(中央社記者陳舜協台北九日電)資源匱乏的台灣,在七0、八0年代創造傲人的「台灣經濟奇蹟」,卻付出破壞環境的慘痛代價。不過,隨著民眾環保意識抬頭,曾幾何時,台灣不僅在公害防治方面頗有成效,在垃圾減量、資源回收項目,更已領先世界各國,創下台灣環保奇蹟。

2007年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年會今天閉幕,台灣提出的「綠色APEC契機」(Green APECOpportunity Initiative)倡議雖未連同名稱列入領袖宣言,但其內涵已獲採納,也計劃明年在台舉辦綠色APEC研討會、綠色APEC潔淨發展展覽會。

台灣倡議藉由潔淨生產、綠色消費、綠色產業、自然保育、公害防治等五大面向,建構一個亞太全區域平台,供APEC會員體氣候變遷與潔淨發展進行合作交流,透過資訊與經驗分享,促進相關技術、政策創新與教育宣傳,為會員體創造成長契機。

曾擔任環保署首任署長的簡又新回憶說,環保署在二十年前創署前,正是鹿港反杜邦、後勁反五輕、貢寮反核四等環保運動風起雲湧時,當時台灣各地事業廢棄物大量產出、家庭垃圾無處掩埋,各縣市、鄉鎮時常上演垃圾大戰;現在不但達成「垃圾不落地」,垃圾減量成效也很顯著,這是環保署的一大成就。

根據環保署資料顯示,2000年垃圾清運量每人每日為0.939公斤,2006年降到每人每日為0.6公斤,公告應回收項目也從1989年的十項,今年已增為十四大類三十三項,其中廢輪胎、廢潤滑油、廚餘回收、大型家電等回收處理,更是領先各國,這些成就,環保署創署之初的「垃圾分類─外星寶寶垃圾桶」、「環保小尖兵」、「彩繪大地」等活動,功不可沒。

環保署資源回收管理基金管理委員會執行秘書林建輝表示,「全民環保意識」是台灣資源回收、垃圾減量做得好的主要原因,「資源回收分類、垃圾不落地政策要成功,民眾要願意配合才行」。

民眾做好第一關,政府也要有好的資源處理辦法。自1998年開始,台灣製造業廠商將產品出貨前,都要依產品材質繳交一筆「資源回收處理金」給基管會,等到產品汰舊回收,政府以補貼獎勵金方式給回收業者,林建輝認為,這個制度創造出一個可以獲利的資源回收產業環境,是台灣資源回收成功的主因。

林建輝以廢電腦回收舉例,他說,國外處理廢棄電腦,通常會直接粉碎,再運用磁吸、重力析出方式分離出金屬及部分可用材質;因為政府會補貼資源回收處理金,台灣回收廠商是以人工拆除舊電腦,分離出金屬、玻璃、螢光粉等,剩下空殼時再粉碎,資源回收成效良好。

藉由補助資源回收處理金方式,2006年台灣的寶特瓶回收率已達百分之百、廢輪胎回收率達百分之七十五、廢乾電池回收率達百分之四十七點八、廢照明電源回收率達百分之六十一點三,這些成績居世界領先地位。

近年來回收基金每年收取約新台幣六十億元,但與資源回收相關的產業,每年卻可因此創造一千億元以上產值。林建輝指出,這種「台灣經驗」,每年吸引超過十個國外參訪團來台,包括德國、荷蘭、南非、中南美洲友邦都曾派團參觀,日本、中國甚至已開始小規模試辦,移植台灣的環保經驗。

環保署、經濟部、民間廠商還不斷開發回收資源的再利用方式。以回收廢輪胎為例,除了做為防撞設施外,還被做成橡膠磚,甚至有部分被裂解,成為生質柴油能源。林建輝說,環保署將資源回收產業視為「都市金礦」,未來希望能逐一擴大應回收項目品項,達到「垃圾零廢棄」目標,讓資源永續利用。

相關新聞
形塑美麗家園 資源回收場綠美化
中華電信辦廢手機與手機電池資源回收服務
台工程會公布金擘獎得獎名單 新東陽倫鼎特優
中縣環保局辦中元普渡  紙錢將集中焚燒淨爐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