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先聲95

郭泉:保護民族傳統文化 彙入世界民主浪潮

人氣 4

【大紀元1月6日訊】年前,收到英國的漢學家朱麗葉?洛弗爾(Julia Lovell漢名藍詩玲)女士的來信。她是《魯迅全集》和張愛玲作品的翻譯者。她說她最近準備寫一部關於鴉片戰爭對中國近現史的影響的書,想得到我的幫助。給了我12個問答題,要我回答。

我先來介紹一下她。

Julia Lovell,中文名藍詩玲,英國劍橋大學現當代中國文學博士、北京大學交流學者,現任劍橋大學漢學系教授,翻譯作品有《魯迅全集》、《色?戒》(張愛玲)、《馬橋詞典》(韓少功)、《我愛美圓》(朱文)等,並著有《長城:對抗世界三千年》、《中國對諾貝爾文學獎的追求》等反映中國文化的作品。

藍詩玲女士通曉英、中、法和西班牙四國語言。她1997年來到南京大學學習漢語。當時我在南京大學哲學系攻讀哲學博士,她在南京大學的「中美文化交流中心」讀書。8個月後,她學成回國,到劍橋大學攻讀現當代中國文學碩士和博士學位,並於2002年畢業。畢業後來北京大學做訪問學者。2005年,英國企鵝經典文庫(Penguin Classics)收入錢鍾書先生的名作《圍城》。針對此事,她在英國《衛報》刊出長文,以《大躍進》(Great leap forward)為題,回溯中國現代文學走向西方的歷史,並剖析了其在西方始終影響甚微的原因所在。受到華文世界的矚目。

她的專著《長城:對抗世界三千年》(The Great Wall:Against the World 1000BC-2000AD)已被翻譯成多國語言,分別在8個國家出版。

來信全文如下:

郭老師:您好!非常感謝您同意回答我的問題,如下:

1、您能不能給我介紹一下您個人背景?

2、您能不能給我介紹您怎麼看當代中國的國際地位,和當代中國跟世界的關係?

3、當代中國應該怎麼對待世界最好?

4、您目前的思想和想法來源於什麼渠道或者影響?

5、您怎麼看中國近代史? 您是否覺得當代中國還需要牢記這個近代史?哪些方面? 為什麼呢?

6、我目前在研究鴉片戰爭對當代中國顯示的影響,您能不能給我介紹您自己怎麼看這個戰爭,和其對近、現、當代中國的影響?

7、您覺得當代中國人都很愛國嗎? 還是您覺得他們的愛國精神太淡漠了?

8、您怎麼看去年的冰點事件?

9、您覺得近、現、當代中國的問題和困難主要是有外來的原因,還是內部的來由?

10、您覺得中國已經很強大嗎?西方有一些思想家覺得中國強大之後肯定要復仇西方國家先前對她的侵略行為。您覺得他們有道理嗎?

11、您是否以為您本人是一個憤青?您怎麼看這個概念?

12、您覺得您的思想在當代中國有代表性嗎?

請原諒我非常笨拙的中文,希望您能看得懂!謝謝!

祝您

新年快樂!

藍詩玲敬上

才做完我的美國記者朋友Mara(漢名馬語琴)代表美國紐約New Republic週刊開出的問答題,又要做英國朋友的問答題了,這實在是個忙碌的新年伊始。

回答如下:

1、您能不能給我介紹一下您個人背景?

答:我1968年5月8日生,按中國人的說法,今年「四十不惑」了。中國人之所以說四十才能「不惑」的原因是三個,一是學歷,二是工作,三是社會活動。

我的學習生涯比較複雜,從大學到博士後分別的專業是中英文秘書、法學(社會學)碩士、哲學(中國哲學)博士、文學(文藝學)博士後。碩士、博士都是在南京大學在職攻讀的、博士後是在南京師範大學做的。博士論文是《隋唐佛教圓融思想研究》(專著)、博士後論文是《自由與文學》(專著)。還出版過一部研究安徒生《海的女兒》的專著《解構主義的童話文本》。

我的工作也比較複雜,90年大學畢業以後,先是在江蘇省金陵汽車運輸公司做政工幹事,然後是南京市經濟體制改革委員會秘書和《改革與開放》雜誌編輯,再後又做過5年的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的刑事審判庭的法官。1999年至2001年我在南京師範大學做博士後研究。2001年留校工作,擔任過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等。

我的社會活動就更複雜了。我提倡國學為體、西學為用的國民教育體系,創辦過金陵國學館(南京);我首倡21世紀的中日關係新思維,提倡在徹底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的前提下進行「亞洲經濟共同體」的建設;我還設計出「全民福利條件下的多黨競選的政治體制」模式,在此模式下幫助中國維權群體進行民生和民主的鬥爭。

以上三方面的思維和行為,就構成了我全部的背景。

2、您能不能給我介紹您怎麼看當代中國的國際地位和當代中國跟世界的關係?

目前中國在國際舞臺上的地位與其應有的大國地位極不相稱。這是因為中國目前還處在一種很落後的專制主義時代。所有專制主義國家在國際上的地位都是很糟糕的,目前的中國也不例外。而且,專制主義國家與世界民主浪潮也是格格不入的,這點中國就更不例外了。目前的專制主義政權也渴望獲得崇高的國際地位並想和世界人民搞好關係。但是,他們的專制主義思維和行為早已被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唾棄。

中國目前的專制主義政府不能代表勤勞善良勇敢友愛的中國人民。中國人民是渴望民主、憎惡專制的人民。中國人民在世界人民的支持下,一定有能力使得中國變成一個偉大的熱愛和平的民主國家,中國必將獲得全世界人民的尊敬,贏得崇高的國際地位。

3、當代中國應該怎麼對待世界最好?

答:中國應該以博大的胸懷、負責任的態度對待世界和世界人民。這取決於中國能不能以民主中國的面貌出現在國際舞臺上。這一民主中國的基本理念是「全民福利條件下的多黨競選的政體」。民主中國對內善待人民、實行全民福利的經濟政策,對外崇尚和平反對侵略,並支持和聲援還處在專制主義時代的人民終結其本國的專制獨裁政權。

民主中國將在21世紀提供給全世界更大量的物質產品,讓全世界人民充分享受勤勞的中國人民的勞動產品。同時,中國也將在21世紀賦予這個美麗的星球以最文明、最善良的精神力量。讓全世界人民都稱讚這個既有優秀傳統文化又有現代民主政體的偉大國家給全世界人民帶來的和平和幫助。

4、您目前的思想和想法來源於什麼渠道或者影響?

我目前的思想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是民族主義方面,但是我不是狹隘的民族主義。民族主義分為兩種。第一種是狹隘的民族主義,表現是盲目排外、閉關鎖國、固步自封,這是我堅決反對的。第二種民族主義是在捍衛本民族傳統文化的基礎上敞開胸襟、歡迎全世界追求民主、熱愛和平的各國人民。我屬於第二種民族主義者,我既愛中華各民族人民,也與世界各民族人民友好相處。

這方面的思想來源於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學習和研究。《論語》首段裏的「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就是這個開放思想的最直接基礎。中國的傳統文化的學理層面統稱國學。國學教導了我不僅要愛中國人也要愛天下人。「仁者愛人」、「泛愛眾而親仁」都說了這個道理。

二是民主主義方面,我完全認同「人生而平等」、「人人皆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人民有權選擇執政黨」的普世價值觀。這方面的思想一是來源於我的宗教信仰,二是來源於我的社會學和哲學基礎。
我是在1995年信靠基督並受洗的。我做一個虔誠的基督徒已有12個年頭了。基督教教義是一種具有自由民主平等博愛理念的人類普世價值觀念。基督教思想裏發展出的民主理念深深影響了我的思維。對我影響最大的一本基督教民主方面的書籍是《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當然,我只接受基督教的民主倫理,而不贊同資本主義的經濟分配形式。其實,目前歐洲民主國家在資本主義制度中融入社會主義理念改善社會財富不均是一個很成功的模式。所以,在經濟分配形式方面,我提倡「全民福利的經濟政策」。

中國的傳統文化與西方的基督文明是推動世界發展的兩大源泉。

提倡圓融思想的中國人民理應讓這兩朵人類文明的奇葩同時盛開在中國大地上。

5、您怎麼看中國近代史? 您是否覺得當代中國還需要牢記這個近代史?哪些方面? 為什麼呢?

答:中國近代史是一個向西方學習先進技術的斷代史,其中有屈辱的回憶,也有輝煌的篇章,有值得我們當代人慶幸的歷史轉捩,也有讓我們扼腕嘆息的歷史悲劇。

長期以來中國是個與世隔絕的封閉國家。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方式和重農抑商的農耕文化,限制了工業技術的發展。甚至連一些機械設計都被古代中國人認為是雕蟲小技、不務正業。在中國這樣一個超穩定的農業大國裏,工業技術想要得到提陞的唯一辦法就是應付戰爭的需要。而中國的華夏民族兩千年來只遭遇過匈奴入侵、五胡亂華、蒙元入侵、滿清入關這四次大規模的民族戰爭。而這四次民族戰爭全部都是發生在冷兵器為主的時代,戰爭的科技含量極其低下。滿清入關之後,繼續執行了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方式和重農抑商的農耕文化,甚至還保留了胡服騎射的落後戰爭觀念。

就在清朝滿足於長城內的農耕騎射歡娛宴樂的時候,西方開始了工業革命。18世紀中葉,英國人瓦特改良蒸汽機之後,由一系列技術革命引起了從手工勞動向動力機器生產轉變的重大飛躍。隨後傳播到英格蘭到整個歐洲大陸,19世紀傳播到北美地區。

等待中國發現落後之時,西方國家的堅船利炮已經開到國門了。

落後就要挨打!我想這就是當代中國人要時刻牢記的歷史教訓。

「落後」分為技術落後和政治落後兩種。滿清之中國,技術和政治均為落後。「洋務運動」的目的在於提陞中國的技術而不是改善中國政治。我們知道,技術可以通過學習和購買的方式提高,但是專制集權者卻不想改變落後的政治體制。專制統治者提陞技術的根本願望在於更好地捍衛專制統治。

而這個專制政治的問題,近代史沒有完成,現代史也沒有完成,於是這一終結專制獨裁統治的艱鉅任務就落在了我們當代人的肩上。

6、我目前在研究鴉片戰爭對當代中國顯示的影響,您能不能給我介紹您自己怎麼看這個戰爭,和其對近、現、當代中國的影響?

答:上題已經介紹了鴉片戰爭前夕,中國是一個獨立的封建國家。以小農業和家庭手工業相結合為基本特徵的自給自足的封建經濟,在社會經濟中佔主導地位。農民不但生產自己需要的農產品,而且生產自己需要的大部分手工業品。封建社會內部雖然孕育著資本主義萌芽,但是發展緩慢,倍加艱難。

正當清朝國勢日趨衰落的時候,歐美資本主義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發展。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後,18世紀60年代開始了工業革命,大機器工業逐漸代替工場手工業。1835年,英國已擁有蒸汽機1950臺,紗錠900萬枚。年產生鐵102萬噸,煤3000萬噸。1840年,英國工業產量已佔世界工業產量的45%,出口總值也由19世紀20年代初的每年3000餘萬鎊,增加到5000餘萬鎊。與此相適應,工業城市相繼出現,交通運輸業發生巨大變革,軍事工業也在急劇發展,成為世界上最強大、最先進的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力量的增強和軍隊武器裝備的改善,使英國具備了用武力拓展其海外市場的能力。

中國近代史上發生的一個影響百年中國的大事件是中英戰爭。這個戰爭在中國被叫做「鴉片戰爭」。其實,這場戰爭衹是一種貿易戰爭的軍事化而已。這場戰爭起源於中國的貿易壁壘,戰爭的結果卻使得我們走向了世界。

下面我來分析一下中英戰爭爆發的真實原因。鴉片戰爭前夕,中外海上貿易80%是中英雙邊貿易。到19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國對英貿易每年保持出超二三百萬兩白銀的地位。1765-1769年間,英國輸華商品總值是1192915兩白銀,中國輸英商品的總值則是2190619兩白銀,中國貿易出超達997704兩白銀;1795-1799年間,英國輸華商品總值為5373015兩白銀,中國輸英總值則為5719972兩白銀,中國出超346957兩白銀;1830-1833年間,英國輸華商品總值為7335023兩白銀,中國貿易出超額則高達2615263兩白銀。我們再從中英雙邊貿易的商品構成看,英國輸華商品主要是毛織品(各種呢、絨)、金屬品(以鉛料、錫料、銅料為主,也包括少量金屬製品,如刀、鐘錶等)和由印度來的棉花等。由中國輸往英國的貨物主要是茶葉、生絲、土布,此外還有絲織品、陶瓷、糖、大黃、樟腦、水銀等。由於中國社會還處於以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為基礎的封建社會,對西方包括英國的工業品有一種本能的抵製作用,因而英國的工業品在中國沒有多大的銷售市場。相反,中國的茶葉、生絲、土布及其它土特產,在西方銷路很廣,深受消費者歡迎。1781-1790年間,中國輸入英國的商品額,僅茶葉一項,就達英國同期輸華商品總額的6倍。1821年英國運至廣州的印花布、剪絨及天鵝絨,虧本達60%以上,1826年輸入的棉布,也虧本10%左右。當時所有的英商都哀嘆,在中國「銷售英國棉製品的時代還沒有到來」。

甚至,從1757年到1835年,清政府先後公佈《防夷五事》、《民夷交易章程》、《防範夷人章程》等條款,對外國人的商務活動、居留期限、居住場所、活動範圍、華夷交往等都作了規定。主要包括:禁止外商在廣東過冬(每年五六月進口、九十月間出去);外商到廣州,必須住在洋行為他們修建的「夷館」內,外商不得雇用中國僕婦;禁止偷運槍炮到商館;外國婦女不許居住廣州夷館;禁止洋人兵船闖入內河;不得偷漏稅款;嚴格禁止中國人向外國人借貸資本;禁止糧食(包括豆類)、鐵及鐵器(包括鐵鍋、鐵釘及一切廢鐵)、硫磺、硝及中國史書出洋;不准外國人像中國官員士紳一樣坐轎、乘船遊玩等等
為了改變不利的貿易局面和對外國人諸多限制,1793年,英國派馬戛爾尼公爵來到中國,提出了在北京設立商館,開放天津、寧波、舟山等口岸,割取浙江沿海島嶼、減輕稅率等要求。這些要求均被滿清政府駁回。乾隆在給英王的信中說:「天朝物產丰盈,無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貨物以通有無。」 1816年,英國派遣阿美思德使團來華交涉,除要求清政府放寬對廣州的貿易限制外,又重申「馬戛爾尼要求」,仍遭拒絕。

這樣,無論是正常商品輸入也好,還是通過外交途徑強力交涉也好,英國都未達到打開中國大門,擴大貿易的目的。

但是,英國人很快發現中國人不需要英國出產的毛織品、金屬品,但是中國人卻喜歡鴉片。

於是,英國開始對華出售鴉片。1830年,英國輸華商品總值為21906754兩白銀,其中鴉片竟佔12222525兩白銀,而中國輸往英國的商品總值則為13049574兩白銀。依靠鴉片貿易英國資產階級終於扭轉與中國在正常商業貿易中的逆差局面。

鴉片輸入使清政府的吏治更加腐敗,軍隊喪失戰鬥力。粵海關從鴉片走私中受賄,地方督撫乃至禁煙緝私的官員兵弁,也直接或間接從鴉片走私中獲利。

鴉片貿易使得中國的煙民數量驟增。1835年鴻臚寺卿黃爵滋談及京城八旗兵的情況,說:「近見有三五成群,手提雀籠雀架,終日閑游,甚或相聚賭博。問其名色,則皆為巡城披甲,而實未曾當班,不過雇人頂替,點綴了事。」遇有上級校閱檢查,「率皆移東補西,或一人領充數名,或暫雇貿易之人支應塞責,彼此包庇,狡獪百出,雖大吏亦無可如何」。

到1838年,中國約有200萬人吸食鴉片。鴉片使人「精枯骨立,無復人形,即或殘喘苟延,亦必俾晝作夜。外則不能謀生,內並不能育子」;「片時之煙,耗數十日之費。未幾,百畝盡消,囊空莫告,富豪之子,轉而困阨乞丐者多矣。」

面對煙禍泛濫,國勢日衰的局面,清朝統治集團內部的有識之士痛陳鴉片的禍害,提出禁煙主張,形成以湖廣總督林則徐、鴻臚寺卿黃爵滋、兵部給事中許球為代表的嚴禁派。首席軍機大臣穆彰阿、大學士琦善、太常寺卿許乃濟為代表的弛禁派。1838年6月,鴻臚寺卿黃爵滋上書道光皇帝,建議采取「重治吸食」的辦法,以抵制鴉片的輸入。湖廣總督林則徐大力支持黃爵滋的主張。林則徐指出,鴉片「流毒至於已甚,斷非常法之所能防,斬挽頹波,非嚴蔑濟」。「若猶泄泄視之,是使數十年後,中原幾無可以禦敵之兵,且無可以充餉之銀」。道光帝感到鴉片輸入將造成財源枯竭、軍隊瓦解的嚴重局面,於1838年12月任命林則徐為欽差大臣,節制廣東水師,前往廣州查禁鴉片。

1839年3月,林則徐到達廣州,與兩廣總督鄧廷楨、廣東水師提督關天培等嚴拿煙販,整頓水師,懲辦不法官弁。他責令外國鴉片煙販將躉船上所有鴉片,造具清冊,聽候收繳。並令其出具甘結,聲明「嗣後來船永不敢夾帶鴉片,如有帶來,一經查出,貨盡沒官,人即正法」。林則徐下令停止中英貿易,派兵監視洋館,斷絕廣州與澳門之間的交通。

1839年4月上旬至6月下旬,林則徐在虎門銷煙。1839年8月,中國禁煙的消息傳到倫敦。 9月30日,曼徹斯特39家公司和廠商聯名致函外交大臣帕麥斯頓,「希望政府能利用這個機會,將對外貿易置於安全的、穩固的、永久的基礎之上」。 10月1日,英國內閣會議決定派遣艦隊到中國,並訓令印度總督就近支援。1840年2月,英國政府任命懿律和義律為正副全權代表,並派懿律為「對華作戰英軍總司令」。4月,英國議會通過了對華戰爭案。6月,以懿律為司令,由48艘船艦、540門大炮及4000多人組成的英國「東方遠征軍」陸續到達中國海面,第一次鴉片戰爭正式開始。1842年8月中國戰敗,中英雙方簽定《南京條約》。

1851年太平天國革命爆發,太平軍開展了反洋鬥爭。1856年發生亞羅號劃艇事件和馬神甫事件,1856年10月英、法兩國對華宣戰。1860年10月,英法聯軍在北京洗劫和燒毀了融彙中外建築藝術精華的萬園之園——圓明園。英國人承認:「我們就這樣以最野蠻的方式,摧毀了世界上最寶貴的財富……你想象不到這座宮殿有多麼華美壯麗,更不能設想法軍、英軍把這個地方蹂躪成什麼樣子」。1860年11月 戰爭以中國失敗而告終,中英、中法簽定《北京條約》。

中英戰爭,第一次使得中國與世界貼近,也促使中國融入世界。中國人在見識到西方工業文明的堅船利炮之時,也感受到了落後的屈辱。這一切導致了中國社會思想文化領域發生顯著變化,其特徵是「師夷長技以制夷」觀念形成和對西方憲政思想的研究和思考。

「師夷長技以制夷」觀念是技術層面的,而對西方憲政思想的研究和思考,卻是政治層面的。例如,龔自珍倡言變法改革。他立足現實,聯係歷史,提出「更法」、「改圖」、「變功令」的改革主張。他指出,「自古及今,法無不改,勢無不積,事例無不變遷,風氣無不移易」。肯定改革是歷史的必然,痛斥那種「拘一祖之法」而不思變革的主張。

魏源讚揚美國州長和總統選舉制度,「其章程可垂奕世而無弊」,並把瑞士「不設君位,惟立官長、貴族等辦理國務」的聯邦制稱為「西土桃花園」。猛烈地抨擊清朝封建統治者的復古守舊思想,力主改革社會風氣。他指出,「小變則小革,大變則大革,小革則小治,大革則大治」;「天下無數百年不弊之法,無窮極不變之法,無不除弊而能興利之法,無不簡易而能變通之法」。「變古愈盡,便民愈甚」。
中英戰爭之後,外國廉價工業品的輸入,使中國封建社會原有的農民家庭手工業和城鎮手工業受到世界工業的影響。農業中商品經濟作物比重增大,農民出賣自己的農副產品,換取日用工業品,與市場緊密地聯係起來。

中國開始進入世界市場。中國社會的經濟結構發生了新的變化。

鴉片戰爭雖然是一場侵略戰爭,但是卻使得中國得到了兩樣來自世界的禮物:工業文明和憲政觀念。這兩樣禮物,無論其進入方式是多麼屈辱和罪惡,但是,卻實實在在地影響了中國的技術和政治兩個層面。在技術方面,中國早以與世界接軌;在政治方面,雖然中國的憲政之路還沒有完成。但是,中國人民在打開國門之後早已知道了民主憲政要比專制集權優越。

中國人民正在為此進行著艱苦卓絕的鬥爭。但是,中國人民堅信,專制即將結束,民主即將到來。

7、您覺得當代中國人都很愛國嗎? 還是您覺得他們的愛國精神太淡漠了?

答:我想,任何人都會認為自己是愛國者的,但是愛國的方式因人而異。甚至有人自認為自己愛國,結果卻成了賣國賊。但是,歷史是看結果的,不看任何人為自己的辯護。

目前中國,在愛國主義方面有三種思維:

一、部分中國人的愛國意識被過度的利益追求和共產黨的一黨專制教育脅迫,而變得十分不確定。過度的利益追求使得很多中國人認為「掙錢」就是愛國。共產黨的一黨專制教育使得更多的中國人認為「愛黨」就是愛國。「掙錢」使中國人變成了經濟動物,「愛黨」使中國人變成了「黨奴」。

二、言語文字層面的愛國者。其實,一切正直善良、對國家有歷史使命感的中國人,都是反對把「掙錢」和「愛黨」作為愛國的。愛國,分為言語文字層面的和行動層面兩個大的方面。言語文字層面的愛國,例如譔寫文章向國人介紹目前還被日本佔領的我釣魚島情況;例如譔寫文章向國人介紹中國傳統文化;例如譔寫文章向國人介紹如何把中國建設成一個自由民主的中國,等等。其實,用言語文字來表達愛國情懷,也就是一種行為。雖然,言語文字不是行動,但是卻可以煽動行動。

三、行為層面的愛國者,例如組織並參與保衛釣魚島的行動(宣傳或出海);例如開辦介紹國學的國學講座和國學館;例如參加各種要求中國終結獨裁的民主運動,等等。

中國的全部歷史,就是由後兩種中國人譔寫的。

而行為層面的愛國者注定是永垂不朽的!因為,一切做出偉大愛國主義行為的人,不僅要有一顆愛國的心,更要兼具才、膽、識、氣!

8、您怎麼看2006年的冰點事件?

答:「冰點」是北京《中國青年報》著名的新聞品牌欄目,創刊於1995年1月6日。 「冰點」最初叫「冰點新聞」,是每周出刊一次的專題新聞版,內容包括專題新聞和時事評論,其發刊詞指出:「更多關注普通人的生存狀態與想法,更多發表一些人所未言的真知灼見」。由於其敢於言論、關係民眾與社會命運的風格,一直很受讀者歡迎。 1998年在該版開設專門發表時事評論的欄目「冰點時評」。1999年11月改版為「青年話題」版,並保留「冰點時評」。另外開設專題長篇新聞版「冰點週刊」。

但是,這一深受人民喜歡的報紙,卻受到中國共產黨的嚴格審查和百般指責,以至停刊整頓。例如:
2005年5月25日刊出龍應臺譔寫的《你可能不知道的台灣》,因首次客觀真實地向大陸人民介紹了台灣幾十年來的變化和發展,而被中國共產黨宣傳部批評為「處處針對共產黨」。

2005年12月7日刊登胡啟立著《我心中的耀邦》,該文為中青報16年來首篇紀念胡耀邦的長篇文章,刊後中國共產黨宣傳部立即批評「冰點」擅自刊發該敏感話題,是違反了中國共產黨規定所有媒體「不得有自選動作」的報禁政策。

2005年6月1日刊出的《平型關戰役與平型關大捷》,因首次在中國大陸官方媒體上報道了國民黨軍隊在此次戰鬥中的壯烈犧牲,而被中國共產黨宣傳部批評為「沒有塑造共產黨的抗日形象」。

2006年1月11日,第574期《冰點》週刊刊登中山大學哲學系袁偉時教授《現代化與歷史教科書》一文,引起中共中央宣傳部強烈不滿,在中宣部新聞局2006年1月20日內部發行《新聞閱評》第34期上進行了嚴厲批評文章「為早定結論的歷史問題翻案,在黨的思想陣地上不止一次地散播有嚴重錯誤的觀點」,「是對我們黨倡導的社會主流文化的惡意詆毀」。

2006年1月24日「冰點週刊」被中國共產黨下令停刊整頓,同日下午5時中國各大媒體接到中宣部、國務院新聞辦、北京市新聞局等部門的通知,禁止中國大陸其他媒體報道「冰點週刊」停刊事情。2月16日,主編李大同、副主編盧躍剛被免職。

其實,袁偉時的文章衹是導火索而已。中國共產黨早就蓄意打擊「冰點」了。這是中國共產黨「報禁」專制主義長期作祟的集中爆發。這是中國共產黨一黨專制的又一罪證。

中國必須立即終結一黨專制的獨裁統治,立即解除報禁,開放黨禁。

人人皆知「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的道理,而衹有中國共產黨不知道。中國共產黨在21世紀還在倒行逆施其極其反人類的「報禁」、「黨禁」等專制主義,這衹能讓人民看到他們的心虛。2006年1月24日,共產黨發文通知禁止中國大陸其他媒體報道「冰點週刊」停刊事情,受到國際國內的一致譴責。2007年11月,中國共產黨針對我的數封致胡錦濤、溫家寶等人的公開信,這次他們心虛到只敢以「口頭通知」的方式禁止中國各新聞單位報道。

中國共產黨對「冰點」的停刊整頓以及對最近的公開信的封殺,使中國人民徹底認清了其邪惡本質。

9、您覺得近、現、當代中國的問題和困難主要是有外來的原因,還是內部的來由?

答:中國的近現代和當代,發生了很多問題和困難,主要的有以下四個方面的問題:

一、中國近代史的主要問題是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如何面對世界貿易大市場的問題。造成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是滿清政府的閉關鎖國的封建專制制度,最後西方的工業文明終結了中國的自然經濟模式。這一階段的問題的形成是內部體制拒絕對外開放造成的。中國的政府不願意開放,中國的人民也不願意開放,所以,必須通過外部力量來加以促進。但是,

但是,外因是條件,改變事物的決定力量卻是內因。長期以來,中國是一個封建制國家,中國歷史上的改朝換代,無一例外都是通過戰爭來實現朝代的更迭的,這是所有封建王朝的本質特點。任何一個王朝,哪怕再不會治理國家,都不願意把江山拱手讓人。於是代表新思想的力量衹能通過武裝力量來獲取政權,實現朝代的更迭。

二、中國現代史上的問題,主要是中國的工業化進程與日本帝國主義的亞洲政策的矛盾造成的。孫中山先生領導的中國國民黨發動的辛亥革命,在三民主義的旗幟帶領下,推翻了滿清皇帝的家天下。孫文先生的三民主義是民族、民權和民生(三民主義在社會發展中實際運用的順序是民族、民生和民權)。孫中山在革命成功後,還設計了「軍政」、「訓政」、「憲政」的三步走的三政革命路線。孫中山的這兩個思維是根本不可分開的,其實質是認為解決民族的問題(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必須依靠軍政,解決人民的民生問題靠的是訓政(一黨專政),而讓百姓擁有民權,靠的是憲政(多黨競選的民主體制)。孫先生認為,未來社會的前進,靠的不是暴力革命,而是憲政,即多黨競選。但是,軍政之後,必然需要恢復因為戰爭而遭受破壞的社會建設,這個時期直接進入憲政,無論經濟條件還是民智條件都是不夠的,於是,在軍政和憲政之間,根據中國的實際情況,孫先生安排了一個訓政步驟。北閥戰爭後,結束軍政統治,百廢待興,國民黨按部就班地實行「訓政」。訓政時期的特點是發展教育、開發民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這就是民生的內容。

但是,就在中國一切欣欣向榮的時候,日本人的槍炮打碎了中國人的強國夢。國民黨被迫重新實行「軍政」,直到1945年戰爭結束。

這一時期的問題,是外部原因造成的。問題的最後解決除了作為內因的中國人民艱苦卓絕的奮鬥外,美國為首的盟軍作為外因也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三、二戰結束後,國民黨立即從「軍政」轉向「訓政」。而此時的共產黨和中國民主政團同盟等民主黨,紛紛要求國民黨實現「憲政」,即多黨競選的民主政治。但國共雙方都存有私心,惟恐自己在競選中被對方消滅,而沒有徹底的要求憲政的決心。於是,內戰爆發。內戰中,共產黨向人民承諾要建立民主中國,於是得到了中國人民的全力支持。1949年,中國共產黨成功顛覆了中華民國,把中國國民黨驅逐到了台灣。

這一階段,有國共兩黨的內部爭鬥問題,也有前蘇聯和美國的外部對抗的原因,情況十分複雜。
四、1949年共產黨取得政權之後,中國共產黨在給了各民主黨一些「副主席」和「副部長」的位置外,閉口不提「民主憲政」。1957年,民盟中央的羅隆基、章伯鈞、儲安平等領袖在共產黨「黨政」八年之際要求實行「憲政」,結果卻被共產黨打成「右派」,更多的民主人士被送入牢獄,迫害致死。從此,民主黨派噤若寒蟬,「憲政」無人敢提,直至今日,中國還處在專制主義統治下。

中國當代史上的所有的社會問題,根本原因就在於中國實施了一黨專制,缺乏權力制衡。「制衡」是民主的操作核心。權力必須要制衡,否則就不存在民主。任何一個不受制約的權力都會異化成人民的敵人。政黨也是如此,一黨執政,而沒有在野黨,這個執政黨就不會受到制約的。

中國當代史的這一問題的由來是因為中國共產黨的一黨專制,問題的解決,必須靠中國人民的民主運動和世界民主浪潮的推動。

10、您覺得中國已經很強大嗎?西方有一些思想家覺得中國強大之後肯定要復仇西方國家先前對她的侵略行為。您覺得他們有道理嗎?

答:一切專制主義的統治在技術力量方面都是很願意強大起來的。他們強大的目的在於,他們可以毫不留情地屠殺國內一切反對專制的人民,扼殺禁錮不同的聲音。他們強大的目的還在於,他們可以毫不含糊地對比他們弱小的國家耀武揚威。

但是,一切專制主義都是紙老虎,他們必將在世界民主力量面前,被掃進歷史的垃圾堆。

中國專制當局目前在軍事力量方面是極其渴望強大的。但是,真正強大的力量他們根本不具備,那就是對民主的熱愛和對和平的願望。他們想強大的真實內心世界是想最好地捍衛他們的專制統治、鎮壓人民的起義和武力統一台灣。

至於說到強大的中國是否會報復英國等其他曾經入侵中國的問題,我想,如果中國繼續處於專制集權統治下,這是完全可能的。但是,如果中國成為了「全民福利條件下的多黨競選的民主政體」的民主中國,哪怕成為世界第一強國,中國也是全世界各國人民的最好朋友。

因為衹有專制主義才導致復仇,而民主制度提倡和諧和解。

全人類必須團結在自由民主的大旗下。共同生活,共同發展。反對專制,反對戰爭。

11、您是否以為您本人是一個憤青?您怎麼看這個概念?

答:「憤青」這個詞原本出自您的祖國——英國。1945年二戰結束,在戰後的英國出現了帶有強烈反抗情緒的作家流派,他們自稱「憤怒的青年」。「憤青」派作家大多出身社會下層,畢業於普通大學而不是牛津、劍橋之類的名校。他們同情下層人民,直言不諱地抨擊中產階級生活方式、道德倫理和階級偏見,蔑視英國的現存秩序,尤其是上流社會和中產階級的偽善與平庸。他們有的還以自己的下層階級生活方式為榮,向中產階級的妄自尊大與裝腔作勢提出挑戰。他們的出現反映了青年一代對戰後現實的不滿和撻伐, 他們以其正義性的英勇鬥爭激勵著全世界青年。

很顯然,「憤青」這個詞的原初意義是民主意義的。但是,「憤青」這個詞傳入「專制中國」的時候,是不可能被提及其原初意義的。於是,「憤青」一到中國,就衹能被賦予民族意義了。

1985年8月15號(8月15號是日本戰敗日)日本首相中曾根在甲級戰犯供奉到靖國神社以後,以首相的身份正式參拜靖國神社。從這一天起,中國也出現了「憤怒的青年」。隨著日本首相多次參拜供奉有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日本有關部門篡改教科書,以及有關釣魚島和東海紛爭的鬧劇愈演愈烈,中國「憤怒的青年」和「憤青組織」如雨後春筍般地湧現。

很顯然,英國的憤青針對的是本國政府,而中國的憤青針對的卻是日本政府。造成這一切的,不是別人,正是日本政府自己。因此,中國的憤怒的青年,是憤怒的、愛國的、有民族正義感的青年。

「憤青」的準確內涵,是時刻尋找機會用外在行動把內心思想(憤怒情緒)表現出來的青年,「憤青」最主要的特徵還有一個,即「憤青」為了表達內心思想而根本不在乎自己的行動是否觸犯法律。甚至,很多「憤青」的憤怒對象就是專制主義的憲法和法律本身。

除了「民族主義憤青」外,21世紀中國還出現了原初意義上的「憤青」,即「民主主義憤青」。

我在2006年底被中國的一張著名報紙《南方都市報》確定為中國兩大「憤青」之一,還有一位是2001年8月14日在日本的靖國神社塗鴉而被日本判刑而被驅逐出境的馮錦華先生。
2006年12月27日的南方都市報A特222版發表了一篇題為《民族情緒激進與理性拉鋸》的文章,在其中一段「兩個著名憤青」裏這樣介紹了我,「另一名憤青郭泉在2005年的出場同樣和日本有關。2005年1月30日晚上,這位南京師範大學的副教授自備破壞工具前往安徽歙縣,目標是日本人在當地修建的王直墓。有史書指控這個生前勾結倭寇的明朝人,裏通外國、聯手走私,順帶做些殺人越貨的勾當。」

以上事件使我被界定為「民族主義憤青」。2007年11月14日,我上書國家主席胡錦濤,隨後在一個月內又連續發出了八封致國家領導人和中國各界人民的公開信,並在2007年12月17日被中國新民黨推選為代主席,而成為「民主主義憤青」。

「民主主義憤青」從本質上是從屬於後現代的。我們反對專制集權主義,我們強調丟棄專制、抽象、冷漠的思維傾向,主張帶有激越的情懷去認知世界,主張人民有權選擇執政黨。我們很願意對自己的內心做一個表白,這個表白可能是言語的,也可能是行動的。行動的結果,可能成功可能失敗,但是結果對我們來說並不重要,我們在意的是行動的過程。為了自己的民主信念,哪怕入獄被殺,我們也從中得到滿足和榮耀。

我們一路咆哮、張揚榮耀;熱情地裸露沸騰的不羈血液,努力沖破專制主義的束縛枷鎖,追尋每個人心底最初的自由意志。
「民主主義憤青」正在以最快的速度從邊緣角落躋身中心論述的地位,挑戰專制主義的組織生活方式和思維範式。

附上我以前寫的一篇有關「憤青」的小文,以使您對中國憤青有近一步的理解:

《而立之年:馮錦華、薛義和我》

一、我們都是而立之年

01年馮錦華在靖國神廁上用油漆「損害物件」,05年,我用斧子和榔頭砸壞明代嘉靖年間的倭寇首領漢奸王直的墓碑,07年薛義在日本向「李總統登輝先生」投擲水彈。是年,我們都已過而立之年。 01年,馮錦華31歲, 05年,我37歲,07年,薛義,34歲。

二、我們都是研究生畢業

01年,馮錦華31歲,原東京博朗思特國際電話公司職員。畢業於日本東洋大學法學部,獲得法學碩士學位。05年,郭泉37歲,南京師範大學副教授,畢業於南京大學哲學系獲得哲學博士學位。07年,薛義,34歲,日本某公司軟件工程師。前瀋陽東軟商用事業部,研究生畢業。

三、我們都堅信自己的行為是正確的

馮錦華:「有什麼好著急的呢?我的想法從來沒有變!」

郭泉:「我砸就砸了,我不覺得對我會有什麼後果!」

薛義:「我一直有自己的原則和立場,如果不做(這件事),我不知道今後將如何面對自己」

四、我們都今生無悔

馮錦華:「做那種事情是不會後悔的。

郭泉:「既然已經公開出來就不怕承擔什麼後果」

薛義:「我並沒什麼可後悔的。這件事肯定會影響我在日本的工作,也就是說,我可能不會留在日本太長時間了。因為按照日本法律,畢竟我的行為屬於刑事犯罪。但是我本人無所謂。」

12、您覺得您的思想在當代中國有代表性嗎?

答:中國人從思想上只分為兩類人,一是捍衛「共產黨壟斷社會財富的一黨專制主義」的「黨奴」,這種人大約有幾千萬。隨著財富越來越集中在少數高層「黨奴」手裏,「黨奴」總人數可能還會更少。另一類人是力倡「全民福利條件下的多黨競選的民主主義」的人民。除「黨奴」外,13億中國人民都是渴望民主的。這是中國的多數派。但是,中國的一黨專制,不是「票決」的民主政治,而是強權政治。
我想,我的思想是能夠代表渴望民主的13億中國人民的。當然,共產黨說他們「三個代表」。但是,他們卻不敢讓人民投票選擇人民認為可以代表人民的政黨。

雖然,沒有人選他們代表人民,但是這一點不影響那佔少數派的「黨奴」,隨時可以殺掉我。他們做這些事情來,與他們掠奪人民財產一樣,一點都不含糊的。

不過,我也相信,如果我被少數派「黨奴」殺害,我一定會被13億最終將走入民主中國的中國人民譽為「中國人民的民主(民族)英雄」。

中國人自古以來都提倡生前死後的好名聲,而對身體的存活時間並不在意。例如「捨身取義」、「殺身成仁」、「見義不為無勇也」、「不成功便成仁」以及「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等。
這些詞語和詩句,其實都在說一個道理,即人的好名聲不衹是在生前的,更是要死後的。

一般的人,死後也就沒有人記得他了。但是,二十四孝的首孝舜帝,辭世數千年,中國人民還記得他的故事,這是因為他「立德」了;大禹也去世數千年,現在所有的中國人都記得他的治水功績,因為他「立功了」;老子、孔子離開我們二千多年了,至今學校教室裏飄出的「之乎者也」聲仍不絕於耳,全世界各國熱愛中國傳統文化的人民都在學習他們的思想,這是因為他們「立言」了。
所以,我們知道,讓我們永垂不朽的三不朽之事是:立德、立功、立言。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馬曉明:成立自己的政黨是公民的權利
中國過渡政府望中國拋棄中共 採多黨政治
郭泉:中國新民黨黨章(暨施政綱領)
南師大學者郭泉挑戰中國當局 質疑黨禁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