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少江:是否救市?中國政府左右為難

胡少江

人氣 5

【大紀元4月29日訊】半年來,中國的股市不斷下跌。上證指數從去年十月十六日的六千一百二十四點開始,到了今年四月十八日,已經跌至三千零九十四點。跌幅高達百分之四十七。有人將此次的股市下跌形象地表述為“自由落體”。短短半年,中國股票的市值已經蒸發近十萬億元。尤其是跟風進場的大量中小股民,對股市如此般地“自由落體”看得目瞪口呆,絕大多數都損失慘重。在此情形下,要求政府救市的呼聲日漸高漲。

面對市場不斷加大的壓力,中國政府在沉默多時之後,終於開始採取行動。四月二十日,也就是在上證指數跌破三千一百點大關的兩天之後,中國證監會發佈了《上市公司解除限售存量股份轉讓指導意見》對“大小非”減持立下了“八條鐵律”,其中要求已解禁限售股一個月內出售量高於公司總股本百分之一時,應通過交易所大宗交易系統轉讓。由於“大小非”減持被普遍視為中國股市下跌的一個重要推手,所以證監會對“大小非”減持的限制,被市場人士看作是政府即將出售的“救市組合拳”的一個重要招數。

在股市直線下滑之際,對於中國政府是否應該出面救市,市場分析人士儼然分為兩個陣營。主張救市者認為,除了剛剛出臺的對“大小非”減持的限制措施之外,政府還應該繼續出臺包括降低印花稅等在內的一系列的刺激股市的措施。反對救市的人認為,中國股市的調整是題中應有之義,股市的漲跌應該是市場行為,政府的干預只會扭曲股民的心態,無異於為中國股市的健康發展設置障礙。

從道義上看,主張政府救市實在是沒有太多的道理。首先是,股票投資的確是市場行為,投資者應該有有賺有賠的思想準備,斷沒有賺了錢歸自己,賠了錢便找政府的道理。更何況,中國的股民雖然眾多,但是相對於全國人口而言畢竟還是少數。政府救市如果單純是象徵性的說說也罷,如果真的要用納稅人的錢來救市,等於是拿多數人的錢去補貼少數人。考慮到是與股市不沾邊的大多數人都是貧困的農民,所以利用國家的財力來補貼股民等於是在損害最窮困的人口的利益。

從市場本身看,中國的股市在一個相當長的時間裡泡沫重重。以市盈率為例,標準普爾的五百檔股票的平均市盈率為二十倍左右;但是上證綜指的股票的市盈率即使在這一輪調整之後也仍然還有近四十倍左右。因此,中國的股票價格仍顯過於膨脹。應該看到,此一輪的股市下調在很大程度上是受西方次貸危機而引發的心理因素所致。從長遠看,這調整對於幫助消除一部分中國股市的泡沫未必不是一件好事。中國政府何必多此一舉地入場救市,與市場行為對著幹?

有人將西方國家的中央銀行針對次貸危機所採取的一系列舉動作為主張中國政府出面救市的根據。這實在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兩件事。首先,那些國家的央行所採取的行動,旨在緩解經濟運行中的流動性風險,絕非針對股市的漲跌。流動性危機對實體經濟、尤其是對就業產生嚴重的副作用。而股市的漲跌通常並不產生並此類副作用。二是這些國家央行的行動附加了一系列嚴格的約束條件,政府並沒有無償的用納稅人的錢來營救那些基本面不好的企業。

雖然從道理上講,中國政府沒有理由出來救市。但是,其面臨的壓力之大可想而知。這些壓力大多來自地方政府、企業和在股市上活躍的分析家們;與此同時,還有大量的在股災中損失慘重的股民們。在這些壓力之下,中國政府很可能再次重蹈覆轍,如以往一樣再次採取一些措施來救市。如果果真如此,中國股市的“政策市”的性質將很難改變;一個健康的股票市場在中國的出現將更加困難。

──轉自《自由亞洲電台》(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市值減半 中國股市大幅縮水
中國股市跌半年蒸發近兩萬億美元
股市暴跌樓市也遭殃? 7成業主看跌廣州樓市
救股市 中國調降證券交易印花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