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故事:鄭板橋軼事數則

作者:陸文
font print 人氣: 396
【字號】    
   標籤: tags: ,

一、智放小販

鄭板橋(1693~1765年),名燮,字克柔,號板橋,江蘇興化人。他三歲喪母,是靠窮 苦的奶媽費氏,撫養成人的。長大後,先是以賣畫為生,後在窮朋友的幫助下開始讀 書。四十三歲時,考中了進士,隨後擔任了山東範縣(現屬河南)知縣。 鄭板橋自幼便對窮苦百姓充滿感情,做官後更是處處想著窮苦人。

有一次,一個鹽店的大老闆,抓了一個私自販鹽的小販(當時不准販私鹽),並把他 扭送到縣衙,要求鄭板橋從重發落。

鄭板橋一看,那小販年紀很小,蓬頭垢面,衣衫襤褸,骨瘦如柴,知道他不得已才走 上了這條路,便頓生惻隱之心,便想解救他。於是,他令衙役抱來一領大蘆席,中間 剪開了一個圓洞,說是「蘆枷」,戴在了那小販的脖子上。又讓人取來十多張紙,貼在蘆席面上。

接著,鄭板橋取過筆墨,當眾揮灑,在紙上畫了許多竹子和蘭花,還題了詩,然後,令小販帶著蘆枷,站在那家鹽店大門前受罰、示眾。由於鄭板橋的詩、書、畫素稱「 三絕」,所以那小販一到鹽店大門口,以示 「懲罰」。立刻引來了無數人來觀賞。大家爭著欣賞鄭板橋的詩、書法和畫,誰也不願離開。而那家鹽店,由於大門被人群嚴嚴堵住,自然也做不成生意。鹽老闆急得團團轉,不得不返回衙門,向鄭縣令苦苦哀求,請求把鹽販放了。 鄭板橋說:「好,那就看在你的分上,把那個小販放了吧。」

二、鄭板橋認義女

鄭板橋聽說有位財主,嫌自己未成親的女婿窮,到處託人想退婚。而她的女兒、女婿 ,卻自幼青梅竹馬,至今仍深深相愛著。於是,鄭板橋派人對那財主說,自己想收他 的女兒為「義女」。那財主巴不得能與縣令攀親戚,連忙答應下來。 待「義女」到縣衙拜見「義父」那一天,鄭板橋提前將窮女婿藏在衙門裡。「義女」 一到,即把窮女婿叫了出來,他們二人相見,喜出望外。 鄭極橋拿自己的錢,給他們成了親。然後讓他們一同坐著車子,回去拜見雙親及岳父 母大人。男方的雙親特外感謝鄭板橋,自然是不在話下。就是那位財主聽說後,也把 原來的氣恨壓下來,他們二老也高高興興的接納了女兒和女婿。結果是皆大歡喜。民 間也傳為佳話。

三、痛心賦詩

鄭板橋反對奢華,主張儉樸。平時,他每次察看民情,從來不坐轎,不騎馬。只是身 穿便服,腳踏草鞋,在田間地頭與百姓們促膝暢談。即便夜間外出查巡,也僅派一個 人提著燈籠引路,決不許打著「迴避」、「肅靜」的牌子,去鳴鑼開道。然而,他的 這些作法,卻與當時的官場風氣格格不入。所以,很快便有人指責他「於州縣習,實不相宜」。他聽後只是淡然一笑,依舊我行我素。 有一次,鄭板橋和山東其他一些縣令到濟南議事。有關方面按照慣例,又在趵突泉舉 行了隆重的晚宴。當鄭板橋看到那些開懷痛飲的官員和濃妝豔抹的妓女,依偎在一起 的醜態,心中十分厭惡。 恰在此時,有人起鬨讓他當場寫詩助興。他不假思索地拿起筆來,一揮而就,寫了一 首七言絕句。隨後,吐出了一口長氣。眾官員興沖沖的過來一看,頓時氣得臉色鐵青 ,拂袖而去,宴會也隨之不歡而散。原來,那紙上寫的是: 原原本本豈徒然, 靜裡觀瀾感逝川。流到海邊渾是鹵, 更誰能辨識清泉? 詩的大意是: 貪官與妓女原形畢露的這般撕纏, 使明澈的趵突泉受到嚴重污染。這裡的水流到海邊,定像鹵水一樣混暗, 誰知道它是清泉,還是毒泉?

(事據《清史稿》《清官傳》等)@*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為世代傳頌的“貞觀之治“,在中國歷史上獨領風騷,無与倫比。究其因,則是因為唐太宗的圣德所為。以下兩則貞觀初期的故事栩栩如生地將一個為民而懮而思的具成湯王之德的君王呈獻在我們面前。
  • 在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國曾傳唱過一首名為《蘇武牧羊詞》的歌曲, 此曲約產生于辛亥革命后三、四年。傳說作者是北京一位中學教師。其中“歷盡難中難,心如鐵石堅”這句歌詞尤其激勵人心。此歌內容采自古代歷史故事:漢武帝時,中郎將蘇武奉命出使匈奴,被匈奴單于囚禁冰窟逼降,他飲雪吞氈,堅決不從。后來又把他遣送到北海邊上牧放公羊,說要等公羊產奶之后才能放他回朝。蘇武不顧威脅利誘,不怕艱苦折磨,堅持十九年而終不屈服。今天我就講一講“蘇武留胡節不辱,雪地又冰天,窮愁十九年,渴飲雪,飢吞氈,牧羊北海邊”的故事。
  • 中國古籍中記載著很多因為施政不當造成冤獄,從而天降大旱,後來又有賢明的官吏使得冤獄獲得昭雪,旱情也隨之了結的故事。是想告訴後人往往天災是出於人禍,正因為人做了錯事,上天才以各種災禍的形式降罪於人。因此每當遭遇天災,應該首先看看本地是否有不平之事發生,即時糾正。下面是古籍中記載的兩則故事。
  • 古人十分注重仁義道德,答應別人的事情,就會信守諾言,所以有「一諾千金」的成語。而且古人常說﹕「受人點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就是說受到他人的恩惠,應該想著回報,不能忘恩負義。《太平廣記》中就有這麼一則歷史故事,講述了在唐朝末年,鄭畋和西門思恭之間注重仁義的事跡。
  • 崔浩的父親崔玄伯被北魏開國皇帝拓跋跬所用,初任為黃門侍郎,以後參與軍國機要,草創制度,官至吏部尚書,封白馬侯。
  • 歷史上流傳甚廣的韓信忍胯下之辱的故事,就說明他有了不起的大忍之心。這個故事講的是淮陰有個無賴侮辱韓信說:“你雖然長的高大,喜歡帶刀佩劍,其實是個膽小鬼罷了。”又當眾侮辱他說:“你要不怕死,就拿劍刺我;如果怕死,就從我的胯下爬過去。
  • (編者註:歷史常常驚人的相似。2000年前,當耶酥被迫害的時候,他曾要求門徒為他傳播的真理作證。他們沒有辜負耶酥的教誨。300年間,一代又一代虔誠的基督徒,前赴後繼,不惜流血犧牲,以驚人的勇氣和毅力,走遍山山水水,只為了告訴人們,耶酥教人向善,他講的是真理。正是由於他們的努力,才洗盡了耶酥蒙受的不白之冤。如今,誰都知道,基督教原本是教人向善的,根本不是當年惡人們所誣陷的所謂邪教。2000年後的今天,法輪功學員為捍衛自己信仰所做的一切,不正是在重複與當年基督徒同樣可悲可泣的壯舉嗎?!為了幫助更多不明真像的人充分認清今天法輪功學員為堅持信仰、揭露邪惡和講清真像所做的一切,特將早期基督徒的若干故事編寫於此,供讀者參考。 )
  • 太宗和群臣經常在一起討論各種問題,形成共識,所以貫徹的力量非常強大。“貞觀四年”時,整個國家就已經進入“貞觀之治”的盛世了。“貞觀”一朝人才濟濟,名臣如雲,而其中以“諫諍”聞名的就數魏徵了。
  • 有一個屠夫對韓信說:你雖然長得又高又大,喜歡帶刀配劍,其時你膽子小得很。有本事的話,你敢用你的配劍來刺我嗎?如果不敢,就從我的褲襠下鑽過去。韓信素有大志,那時殺人也要報官償命,能夠隨便殺人嗎?韓信心無所動,當著許多圍觀人的面,從那個屠夫的褲襠下鑽了過去。史書上稱「跨下之辱」。
  • 一天半夜時分,蔣玄暉與朱友恭、氏叔琮等人暗中帶領「勇士百人叩行在,言有急奏,請見帝」。當宮門打開時...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