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2月1日訊】(大紀元記者朱孝貞台灣台北報導)1日兩廳院正式啟動「樂典」─國人音樂、演出、錄音發行計畫。「樂典」分別是委託創作樂曲與新作甄選兩部分,創作代表台灣風格的樂曲,並安排演出、錄音並協助發表。兩廳院董事長陳郁秀表示,唯有穩固台灣文化創意產業的最前端,創作部分,才能開創真正屬於台灣自己的文化的後端應用藝術。並將台灣的文化資產保留給後代子孫。
兩廳院董事長陳郁秀表示,文化不只要追尋過去也要把握現在,珍藏台灣的DNA。陳郁秀認為台灣的這些創作者就是台灣的DNA,因為它是台灣大力推動的文化創意產業的最前端。最前端創作部分做的好,後端的應用藝術才會是真正屬於台灣自己的文化。也為未來子孫留下文化資產,免得他們日後又追著過去跑。
委託創作樂曲部分,由34位台灣的作曲家創作代表台灣風格的管絃作品、協奏曲,也選擇作曲家過去的創作沒發表的經典作品,安排演出、由國家交響樂團錄音並協助發表。新作甄選,從中生代創作品105件中,選出32件;包含室內樂、獨奏、合唱或聲樂獨唱、重唱等作品。將成為兩廳院「樂壇新秀」、「室內樂系列」及國家交響樂團室內樂演出曲目。
12月中,由隸屬兩廳院的國立中正文化中心表演藝術雜誌社發行3張CD,馬水龍發行「關渡隨想」鋼琴演奏曲、「尋」古箏演奏曲與梆笛協奏曲,賴德和的紅樓夢交響曲是改編紅樓夢舞曲,適合演奏的曲目。
另一張CD是潘皇龍的委託創作曲「普天樂」長達45分鐘。潘皇龍說,「普天樂」是演出難度很高的大型演奏曲,將北管樂團加入管絃樂團演出,演奏人數多達上百人。「輪迴」是30年前靈感而發的創作曲,表達台灣早期社會家庭中根深蒂固的佛家概念。於兩年內陸續完成,當時還寫了另外5首曲子。他說,音樂創作者創作樂曲像是寫日記,記錄著當時的心情與生活面貌。
兩廳院未來也將邀請外國作曲家以台灣經驗、印象為創作內容,讓台灣的美麗樂聲傳播至世界各地。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