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擺脫藥罐子 從小做起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2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鄭喻心台灣台北報導)長期以來,兒童的藥物治療有許多潛在的問題,景康藥學基金會與台灣兒科醫學會今天於台北市玉成國小舉辦兒童用藥安全記者會,邀請台大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李秉穎及台大臨床藥學研究所副教授林慧玲,講述兒童感冒和發燒的正確處理方式及兒童用藥安全須知。

臺大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李秉穎表示,兒童感冒一定要看醫生,若自行到藥局購買成藥治療則可能延誤治療時機,因為有感冒症狀不一定就是感冒,可能是肺炎、過敏性鼻炎、氣喘,所以需經由醫師檢查判斷有無細菌性併發症,而在國外就有自行使用成藥死亡的案例,且兒童病患應由兒科醫師診治,用藥也需有醫師處方,才能確保安全性。

面對小兒發燒情形,很多家長常常大為緊張與憂心,認為發燒會把腦子燒壞,李秉穎表示,其實發燒並不會把腦子燒壞,因為腦神經細胞相對比其他細胞耐熱,街坊傳說來自於腦炎或腦膜炎病人的神經後遺症,並非發燒所導致。

李醫師也引用國內外的研究報告發現,有時兒童發燒現象反而會提升免疫力。當人在生病、感冒的時候會發燒是因為免疫系統在發揮作用,發燒可以促進免疫功能,若用強力的退燒藥,讓燒退下來,反而會增加併發症甚至增加死亡率。

李秉穎說,發燒體溫並未超過39℃,不建議使用退燒藥,而有慢性肺病、成人型呼吸窘迫症候群、心臟衰竭之心臟病或發紺性心臟病、慢性貧血、糖尿病、伴有癲癇發作的神經系統疾病或過去曾發生熱性痙攣以及其他因為發燒而有不適症狀的發燒病患且體溫超過38℃以上時建議退燒。然而退燒藥只是一種症狀治療,並不會加速疾病康復。

台大臨床藥學研究所副教授林慧玲表示,最佳的兒童用藥安全策略是,找專業的兒科醫師正確診斷,再適當使用必要的藥品,切記「有必要才吃藥,不要做藥罐子」,且依照醫師或藥師的指示正確的使用藥品。

林慧玲說,兒童用藥需特別小心,因為有些藥品用在成人不會產生副作用,但用在嬰兒、兒童或少年會造成嚴重的不良反應,且兒童用藥劑量也與成人不同,所以必須找有兒科專業知識的醫師才能正確診斷與開藥。此外,用藥前一定要問清楚藥名、使用原因、如何使用、使用多久以及注意事項等五個問題。

林慧玲說,藥廠製造的兒童製劑不只是水劑,也包括錠劑、膠囊、粉劑、顆粒劑等。量取水劑時,量器需拿正,液面與眼睛同高,如次測量才會準確。而許多藥品缺乏兒童製劑,如需一次使用半顆或四分之一顆藥片者,可在給藥前使用切藥器正確分割。

學齡前兒童較無法吞服整顆錠劑或膠囊,可在給藥前將藥片剝成數片、磨粉或在磁湯匙內加水軟化壓碎,或將膠囊內容物倒出再餵食,且餵孩子吃藥時,應讓幼童在舒適的環境下用藥,讓小孩選擇給藥順序或地點,絕對不要採取脅迫或打罵的方式餵藥。

明慧學校荳荳園園長盧麗娟表示,荳荳園都是6歲以下兒童,平時學校會安排打坐時間,自從打坐後,身體都很健康,沒再吃藥,對此,桃園市振興診所內兒科醫師王元甫表示,由於打坐屬於氣功的一種形式,氣功的機理是打通經脈,增加氣血的循環,從而達到提高身體五臟六腑的免疫功能。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