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民俗文物
(大紀元記者鍾元臺灣臺北報導)今年是臺北偶戲館成立10週年,館長阮家貞1日表示,為配合臺北市建城130年活動,於臺北市12個景點,重現「肩擔戲臺」的風華,上演《巧戲人間 風華絕代》,詮釋130年前外國人來臺北經商與東、西、南、北城門的故事,希望讓參與的民眾與小朋友在寓教於樂中,了解臺北建城歷史和傳統偶戲文化的掌中技藝之美。
(shown)剪黏雖來自中國,然而文化大革命後這門傳統工藝已在中國消失。臺灣剪黏在臺南安平葉家承傳至第三代,從葉鬃開山、葉進祿接棒,目前由第三代葉明吉接手,百年的家業,為臺灣廟宇屋頂增添多彩的莊嚴。
紙製人像至今已流傳了一千多年,但是懂得如何製做的工藝師卻越來越稀少,位在台灣雲林縣北港的蔡爾容,是目前台灣僅存的工藝師。他製作的紙製人偶,特別考究人物造型、服裝配件,紙偶的神態栩栩如生、活靈活現,肌肉具有彈性,因此特別受到各界的青睞。
剪紙上所反映的歲時節令、居住、服飾、誕生成年、婚葬、壽筵,訴說著民間生活的情節...
薦盒亦稱敬盒、荐盒或奉案,係敬奉茶、酒及放置筊杯之檯座,通常置於神案上香爐之前。
香筒乃收納膜拜用線香之禮器,材質有竹、木、黑陶、紅陶等。
本件鉋刀係鉋側邊之用,有鋼質刀刃與壓鐵,其以赤皮為鉋台,堅韌不變形、不易磨損,如此才能確保鉋削面之平整。
本件係竹器師傅製作販售,專供廚房撈煮、洗滌細食之用。
(大紀元記者林諾亞報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26日將歷經歷史傳承的中華文化皮影戲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單。
瓏玲世人歎 藝絕神仙驚——中國宮燈
宮燈,又稱宮廷花燈,顧名思義是古代皇宮中為帝王之家照明的燈具。宮燈由於長期為宮廷所用,除去照明外,還配以精細複雜的裝飾,以顯示帝王的富貴和奢華...
剪紙是剪刀下的藝術,又稱剪花、窗花、刻紙,是用鏤空透雕的手法進行創造的一種民間藝術。古人將剪刀比作燕尾,燕子象徵春天的到來,所以每當過年期間,剪紙在民間遍及千家萬戶,貼到窗櫺、炕圍、碗櫥、糧囤……
應邀到法國演出的布袋戲師傅廖文和表示,在歐洲演出,發現觀眾熱絡程度和在台灣不相上下。觀眾在演出後圍著廖文和問問題,趨近看木偶,久久不願離去。
(shown)剪黏深奧、耗時,涵蓋許多工法,包括結構力學、營建、土木、彩繪、交趾陶等專業技藝,是一門複合媒材的藝術。剪黏雖來自於中國大陸,然而文化大革命後,這門傳統工藝已在中國大陸消失。談起臺灣的剪黏,最著名的莫過於臺南安平葉家,葉家從葉鬃(人稱鬃師)開山、葉進祿(人稱進祿師)接棒,目前由第三代葉明吉接手,為臺灣剪黏藝術的開山立宗門派。對於這麼多的創作與古蹟修復作品,敦厚的父子倆非常謙虛,絲毫不自滿,葉明吉說:「傳承自祖父葉鬃的祖訓:習藝者要謙卑,優點讓別人說,不要自己吹噓。一山還有一山高,謙虛是業界必備品格,這樣才能受到認可,也才能從中汲取經驗。」
稀有、罕見的白瓷門牌……
公賣局最初販售的香菸,名為「香蕉」,品質差,之後陸續開發「新樂園」、「雙喜」、「寶島」等等,不過,這些菸都無海綿濾嘴,直到「長壽」,品質提升且有濾嘴。
極為罕見的門鑑……
長壽菸的高級包裝……
布袋戲偶   蛇
十分罕見的物件……
日治時期之保正,係無給名譽職……
日治時期女學生證
日本在臺實施的教育制度,主要是為貫徹殖民政策,所以在教育形式或內容上,均有其特殊性,而且始終存在著差別待遇。
在看得見,聽不見的情況下,童軍以雙旗打旗語,將旗語轉成數字,在轉成字碼(每字四碼),即可相互傳話。
隨著社會變遷,保存下來的戶長門牌並不多見……
如廁後請沖水……
會發出不同的聲調……
水銀體溫計由玻璃製成,包含水銀球和水銀柱,它的原理是利用水銀受熱膨脹,其升高的度數依受熱程度而定,上升到相當刻度而不再上升之數據,即為正確的體溫讀數。
在農業時代,茶葉是奢侈品……
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
「萬家香」溫度計
在當時,這可是特別訂製的贈品……
這幾件掌中小竹凳即是布袋戲偶的座椅,其使用次數越多,則顏色越顯黑亮。
兒童最喜愛的「蟋蟀簍」
在沒有電視、電動玩具的年代,灌蟋蟀是兒童最喜愛的遊戲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