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5月13日讯】 早前传出香港政府曾向广东省政府提出﹐将香港的垃圾运往与深圳接壤的地区弃置﹐被环保组织批评为“不道德的交易”。事实上﹐垃圾成灾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问题﹐垃圾的弃置和处理更牵涉到国际的不平等关系﹐发达国家往往将己所不欲的有毒废物输出予贫困的国家。有些人甚至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例如﹐现任美国财政部部长就曾经说过﹕“我认为﹐在低收入国家倾倒有毒废物的经济逻辑﹐是无可厚非﹑合理非常的﹐我们要面对现实……非洲人口稀少的国家﹐是可以容许更多的污染的。”
他说这番话时﹐他还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首席经济学家。国基组织的政策是推动全球化﹐推动自由贸易﹐而自由贸易论者的典型想法﹐就是每个国家有不同的“比较优势”﹐例如一些低度污染的国家﹐就有“优势”去接受更多有毒废物。难怪在最近一连串的反全球化示威当中﹐环保团体都是核心分子。
穷国可接受更多污染﹖
香港今日要将垃圾问题输出到内地去﹐不知是否也抱同样逻辑﹖事实上﹐面对不平等的国际分工﹐发达国家经常将废物处理的问题转嫁予发展中国家。由于发达国家的环境保护法例普遍比发展中国家完善﹐处理废物的成本也就相对较高。发达国家和跨国企业在追寻“比较优势”的驱动下﹐将一桶又一桶的有害废物倾倒在发展中地区。下面不妨用两个发生在亚洲的例子﹐说明问题的严重性﹕
日本→东南亚﹕日本一向透过焚化炉来处理垃圾﹐所以也是世界上制造最多二栾英的地方。但是最近几年﹐日本开始贷款东南亚国家建设焚化炉﹐负责处理日本运来的垃圾。环保团体批评日本的做法等如是输出毒气。不幸的是﹐除了日本外﹐世界银行及亚洲开发银行亦贷款予贫穷国家建设焚化炉。
不道德交易恶例甚多
台湾→柬埔寨﹕一九九八年圣诞节前夕﹐全球最大的PVC塑胶企业台湾塑胶集团﹐将三千吨受水银污染的有毒废物﹐鬼鬼崇崇地弃置于柬浦寨沿岸的小镇﹐以为可以瞒天过海﹐把这些储存厂内廿年也无法安全处理的毒物﹐来个一了百了﹐怎料一个落货的码头工人和一个曾到船上的村民﹐不久之后突然死亡﹐身上明显出现中水银毒的症状。结果引发恐慌﹐当地居民争相逃离家园﹐令死亡人数再添五人。事后台塑收回毒物﹐但仍试图将其运往其他国家﹐却纷纷遭到拒绝。
以“善于处理垃圾”驰名的国家又如何﹖以德国为例﹐垃圾分类回收做到十分严谨﹐简直到了“全民皆兵”的严阵以待境界。可惜﹐分了类的垃圾被运到第三世界去“再造”﹐不单浪费能源﹐在“再造”的过程中﹐更为当地制造了不少污染。
本港现时所回收的废物﹐大部分都会被出口﹐只有小部分在本地进行再造。在如此不公平的结构下﹐富人及富国便高高兴兴消费﹐搞点回收安顿良心﹐实质上持续破坏各地的本土经济。在全面发动全球建立消费社会﹑商品经济的浪潮下﹐这种为贫者及贫国制造垃圾灾难的趋势便会一直恶化下去。
富国继续高兴地消费
发达国家输出有毒垃圾﹐不单为发展中地区带来极为严重的环境破坏和健康问题﹐而且更鼓励企业继续妄视现行生产和消费模式的环境代价。当我们不需要为自己制造的垃圾负责时﹐我们自然心安理得地继续不可持续的发展﹐与此同时﹐在发展中地区的人民却要承受我们送给他们的苦果。而且﹐有害垃圾对环境的破坏﹐最后还是会影响到地球上的每一个人。输出垃圾的做法只是延迟危机的降临。
事实上﹐我们有其他更好的办法去处理垃圾问题。最近香港一些环境﹑劳工﹑社区和女性团体发起了“绿色联盟”﹐推动政府建立完善的废物回收制度﹐一方面可以减轻垃圾问题﹐合乎环保原则﹐另一方面更可以为基层工人制造就业机会。与输出垃圾的建议相反﹐“绿色联盟”建议从社区的层面手去解决垃圾的问题﹐这种鼓励每一个人为自己制造的垃圾负责是最好的环保教育﹐亦是香港迈向可持续发展中不可少的环节。
(《全球化监察》网址﹕http://globalmon.uhome.net)
──转自《明报 》,作者为﹕《全球化监察》编辑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