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教育还是商品?

font print 人气: 4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5月20日讯】(大纪元记者李新迪编译报导)悉尼大学的一项调查研究结果发现,为了保证孩子教育上的成功,现在的父母越来越多的干预到孩子教育方面,并试图更多的发挥他们的作用。

这项调查采用的数据,来自1350项调查、以及与63位7年级的学生家长的采访交谈。比如,为了让孩子就读无论是学术标准还是文化标准来讲“最好”的学校;中产阶级背景的家长倾向于买靠近理想学校区域的房子。

比如,随着澳洲教育新兴市场–补习学校的兴起,许多亚裔家庭背景的孩子通过补习,获得了就读重点中学录取资格。这使得原本认为他们的孩子理所应当就读精英中学的澳大利亚英裔家长有一种挫折感,尽管他们并不认同这种补习学校,但现在已经“认”了,甚至也通过这种补习方式,帮助他们的孩子研习往届入学考试试题。

比如,研究项目的成员之一的悉尼大学教育学院的坎贝尔( Campbell)副教授谈到,在采访中,中产阶级家长们对于他们的孩子应该就读哪个地区的学校,表达的非常明确。

这项调查数据还显示,“对于大多数人来讲,一个好的公立学校还是人们的第一选择。”但是现实生活中,“很多人感到沮丧的是这样的学校离他们越来越远了。”

基于这项调查研究的结果,一篇刊登在悉尼晨锋报关于澳洲父母在子女教育方面所持认识的文章,给出了两个原因:

1、由于政府对公立学校的拨款有限,使得那些希望孩子进入公立学校受教育的家长感到不安,这意味着他们的孩子不得不“被迫”选择就读非公立学校。比如,有资产的家庭会搬迁到理想学校招生覆盖地区,比如悉尼的丘陵区(Hills District)区域,那里附近有几所著名的公立学校。而没有资产的家庭,经常是选择低收费的天主教或基督教教会学校。

2、悉尼晨锋报近日接到的一个电话给出了另一方面的解释。这位有着两个小女儿的妈妈,尽管“完全赞成文化多元性”,但为了不让人曲解她所反映的问题,她没有透露姓名。她们目前居住在莱德(Ryde)地区,但正在考虑搬迁到其它市郊去,因为她为孩子所能选择到的唯一的一所公立学校,现在招生的绝大多数是说中国普通话的孩子。她说, “学校现在重点是放在让孩子考取精英学校,而像跳舞、体育活动这些方面,学校不大关注。”

文章指出,研究调查着重强调了中产阶级背景的家长对教育的态度已有所改变,已从教育的传统定位改变到把教育视为商品的定位。或许这才是对于下面坎贝尔副教授这句话的最好一个注解。

坎贝尔副教授说,“压力真的是太大了,父母们感到他们不得不比从前干预更多。”

“教育的成功”意味着什么?意味著名、利双收?意味着就读无论是学术还是文化标准来讲‘最好’的学校?意味着拿到“精英中学”的入学资格?意味着以此承传家庭的名誉?意味着学校招生额满?

教育可以因为受制于家庭的财力、家长的能力而改变教育本身的作用吗?它可以曾是人类文明、人性道德数千年承传普及教化的基石,今朝则因为物欲名利之驱使而蜕变为张名显势的商品吗?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