艋舺少年翻版 博士老师教无类

font print 人气: 38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1月19日报导】找回廖国豪们系列报导(2)(中央社记者周永捷台北19日电)在教室里卖力讲课的实习老师沈延谕,即使面对血气方刚的学生爆冲,他也不放弃拉住每个孩子的可能。在他们身上他看到当年的自己,那一双双怒火中烧的眼神,背后是徬徨无助。

今年34岁的中山大学政治所博士候选人沈延谕笑说,他青春期的叛逆程度,可不输他班上的学生。

国中时的沈延谕个性叛逆、不服输,国一开学第1天就和班上“耍老大”的同学相约在学校后巷“单挑”。由于经常打架闹事,国三时为了怕校外人士寻仇,他还在抽屉里偷偷藏了两支尖锐的玻璃片。

“如果再偏个2公分,我可能会遗憾一辈子”。他说,有一天早自习一进教室,发现自己的桌椅都被搬走,地上还涂满咒骂字语,追问之下和同学扭打起来,混乱中随手拿起玻璃片猛刺对方,对方当场血流如柱紧急送医。后来他才知道那名同学脖子上的伤口离颈动脉只有2公分之差,他差一点就铸下无法弥补的大错。

是什么力量驯服桀骜不驯的他?沈延谕说,他就读桃园复旦高中时,还是一样常闯祸,打架、飙车、翘课,甚至半夜去KTV唱歌后,打电话叫老师来付钱;这些荒唐的举动,看在当时国文老师马叔智眼里,只是一种渴望别人关注的表现。

沈延谕还记得,马老师平常不断苦口婆心劝他要念书,为了不让其他老师惩处他、当掉他的成绩,马老师常常会“打他给别人看”。这种“另类的保护”,却是沈延谕在离开学校多年后才恍然大悟。

“环境是改变1个人最大的因素”。沈延谕说,虽然国中、高中不断闯祸,不过他在退伍后重拾课本、就读东吴大学时,发觉身边的人都在认真规划自己的未来,有的要出国、有的要考研究所,比同班同学“晚”了2、3年念大学的他,大四那年开始“发奋苦读”。

在高中实习的沈延谕坦言,班上有几个问题学生就跟他当年一样,因为课业表现不好,只能用“廉价”的失序行为,引起别人的关注,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

“我不会允许你伤害别人,也不会让你伤害自己”。面对学生的失控行为,人高马大的沈延谕从不让步,他总是先设法压制学生的爆冲举动,等到学生冷静后,再私下跟学生单独沟通,努力让学生感受到“老师会听你说话,老师不会放弃你”。

他说,这些孩子要的只是多一点关怀和肯定,老师不能成天只是记挂着学生的学科成绩,而是要引导1条“可能的路”给孩子们,鼓励他们发展自我,也许是撞球、也许是电玩,谁能料得准这些课业表现差强人意的学生,不会是下个台湾之光?

在昏暗的灯光下点起1根烟,沈延谕的棱角之间隐约还有几分当年的戾气。回想过去的轻狂年少,他常常用他自己的例子跟学生分享“如果人生可重来,我绝对不会再做一样的事情”。

就像他不经意的无奈感叹,“别人是大学毕业就可以当老师,我却是晚了10年才来做这件事。”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纪元8月12日讯】躁郁症又称为双极性情感疾患,患者的情绪、精力、思考与行为会呈现两极性的起伏变化,也就是高亢期与忧郁期的变化。在躁期,患者持续性地情绪高昂或激躁、伴随精力旺盛;而在郁期,患者则持续性地情绪悲伤或易怒、伴随疲倦无力。
  • 【大纪元6月2日讯】(据中广新闻报导)桃园县某国中女导师在课堂歇斯底里殴打学生被拍摄PO上网。对于这件体罚事件,全教会认为,教师体罚学生的确不可被原谅。现在教育讲求重视人权,但青少年又处叛逆期,的确让许多老师在管教上产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教育学者则认为,如果孩子从小就拥有良好的亲子关系,面临到叛逆的青春期,也能因为有家庭支持,安然走过。
  • 〔自由时报记者徐夏莲/台中报导〕中市一名高中男生,因言行偏差和妈妈发生肢体冲突,他跑到医院验伤,要求社工安置,母子大战还闹到警局,不过也因此发现他是注意力缺陷过动儿,医师表示已错过治疗黄金时间,让妈妈自责不已。
  • 〔自由时报记者陈文婵/高雄报导〕杨姓国二生出身单亲家庭,叛逆期缺乏父爱,崇拜大哥偶像作祟,竟加入帮派厮混,从玩BB枪习得开枪技巧,跟随老大沦为枪手,令警方难以置信;杨姓少年投案仍心有余悸,10天来胆战心惊,经常夜不成眠,他后悔不已,请求社会原谅。
  • (大纪元记者林美节、叶澄旭编译报导)青少年的叛逆是成长过程的正常心理状态,这是他们渴望独立自主,却又无法达成愿望的情绪反应。父母可以像朋友一样与他们保持互动,参与他们喜欢的活动,了解他们喜欢的新科技如网路或手机,让他们感到被尊重信任,而不是被监视限制。
  • 公视每周日下午播出的公视招牌青少年戏剧《我的这一班》,即将迈向第十年。昨(14)记者会上,介绍最新一季的“我”剧邀来形象清新的“小豫儿”李佳豫,以及资深艺人孟飞的儿子孟翔等人加入。该剧年轻活力,以“品德教育”为基础,持续关怀青少年,并辅导他们走过懵懂叛逆的青春期。
  • 国中时期曾经行为偏差、让家长头痛不已的方皓任,在教官建议下,到医院当起音乐志工,这不但“救”了一度迷途的他,还让他对于生命更加珍惜。
  • 青少年正值叛逆期,常令许多父母伤透脑筋。有的父母过于严厉或唠叨让孩子更加叛逆,有的父母又过于民主,以为将孩子当朋友对待可以增加亲子关系。但美国一位教育作家艾伦‧瑞特伯格(Ellen Pober Rittberg)撰文指出,教育青少年还是需要一些规范和伦理。
  • 杨布差点就真的打狗了,幸好他的哥哥阻止了他。杨布的哥哥是怎么让生气的杨布能够冷静下来?他的方法真的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