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爱之语的交集

米妈
font print 人气: 71
【字号】    
   标签: tags:

情感的表达有很多种方式,然而,会不会有一种可能,我们一直很努力的表达却无法传递?而我们所使用的情感语汇,对别人来说就像是外国话,宛如对着一个不懂英文的阿嬷说“I love you”(我爱你)与“Sorry”(对不起),其实都没有太大的意义?因为惯用自己熟悉的语言,以为别人一定懂得,于是,对他人所表达的情感语汇反而不够敏锐?

爱,有时会让人沮丧,因为无法传递?或传达的情感不够强、不够有力?情感是行动,也是感受,表达情感与爱的语言,称为“爱之语”。“爱之语”可以是赠送的礼物、精心安排的陪伴、身体的接触、肯定的语言、服务的行动……每个人对于“爱之语”的表达有不同的感受!

太太从“爱之语”感受被爱的顺序是:“肯定的语言”居首,最后则是“身体的接触”。先生感受被爱的顺序:“身体的接触”在先,“肯定的语言”殿后,夫妻两人完全相反的选择,对“被爱”的感受是无法有交集的!

有些父母表现爱子女的方式是购买礼物,然而孩子想要的却只是陪伴,那么双方情感的表达就无法交流了,或者应该说无法有着“被爱”的感受!

我们彼此相爱,却找不到方向!我与逸仔、昕仔做了一个功课,是关于“爱之语”的排列顺序。逸仔说,她最喜欢“肯定的语言”,末项选择是“送礼物”。而昕仔的首选是“身体的接触”,末项却是“肯定的语言”。在孩子7岁以前,他们通通都喜欢,然而随着孩子长大,个性与气质会让你明显地感受他们的变化。

厘清“爱之语”的顺序,对夫妻、亲子间的情感传达有正面的作用!了解先生、孩子与我之间爱的接触点,熟悉家人彼此间的“爱之语”,也就是说明白“示爱”的方法是必要的。因此我知道,当我想鼓励逸仔时,我必须说清楚,能写张卡片更好。而昕仔则是给予一个温暖的拥抱,胜过千言万语!

我与一些老师、家长们分享“爱之语”观点时,得到的回应是“难怪有些孩子用说的没用!”或者“即使用体罚或奖励也没效果”,因为有些方法对A是管教,对B 却是伤害。对“肯定的语言”有强烈需求的孩子,会因为负面的语言产生挫败感。而喜欢身体接触、抱抱亲亲的孩子,父母与老师的身体力行胜过说教。

在所有的亲密关系中,相处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明白“爱之语”是一种需要,因为我们周遭存在各式各样不同的交集。有些人,因着不曾被拥抱或是不曾被鼓励,而成了不善于表达,或是表达不适当的人!

气质与环境影响着每一个人对爱的感受与顺序。当我疲惫或沮丧时,昕仔会用手抱着我说:“妈咪!你怎么了?”,而逸仔则是给我加油的字条或是言语的鼓励,这就是他们的不同!原来,孩子用他们感受最强的爱来驱逐你的怒气,“爱之语”是双向的,能适切地传达爱是一件美好的事!

我一直认为,父母彼此相爱是给孩子的最佳礼物!而家庭亲密关系的稳固得来不易,因为是在酸甜苦辣过程中带来的真实,更显得可贵!它是享受,不是认命。观察与辨识“爱之语”的交集与认识它们在家人心中的顺序,可以让家人的关系更紧密、更上一层楼。◇

──转载自“米家的慢走与乐活”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这些过动的小天使们不适宜的行为是疾病的表现,不是存心捣乱、蓄意破坏。多给包容,少用苛责,大人付出的苦心一定会得到收获的。

  • 有一点可能会让你感到比较安慰,那就是这些研究(以及在这之前的许多研究)的结果均发现,父母教养孩子的方式并不是凭直觉就可以拥有的能力;事实上,教养孩子对很多父母来说都是很困难,而且很吃力的事。大部分父母都很需要鼓励与资讯来帮助他们把孩子教得更好。事实上,父母可以培养出教养孩子的能力,也能学习更有效的教养方式与对策。
  • 许多研究都曾探讨父母的教养方式。教养方式指的是你与孩子相处时的表现,你们之间的互动模式,你与孩子沟通的方法,以及你对待孩子的态度是什么。前面我曾经提过,教养方式可分为三种:权威型、独裁型与放任型。
  • (shown)我明白养育孩子这段过程对我而言并不是牺牲,而是因着减法得到的加法,甚至也许是乘法。因为愿意“舍”,而换来更大的祝福与生命的品尝。
  • 总是难以克服“让孩子自己做”的盲点?以下四个观念,或许能有效帮助你跨越障碍:
  • 透过以上四阶段过程洗礼,家长较能“心安理得”放心放手。透过循序渐进的放手过程,让孩子一步步累积对自己的信心,大人也一步步累积对孩子的信任。
  • 资优的儿子学业优秀,但在家中却让人伤透脑筋,状况百出,到底该如何改变现状呢?......
  • 现代很多父母都用“付费”的方式让孩子表现好,其实让孩子无偿的帮家里做事也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