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课教材(高级):一丘之貉

(成语故事)
正见文化课教材编辑小组
font print 人气: 44
【字号】    
   标签: tags:

【原文】
人有上书告长乐(1)非所宜言,事下廷尉(2)。长乐疑恽(3)教人告之,亦上书告恽罪:“……恽闻匈奴(4)降者(5)道单于(6)见杀(7),恽曰:“得不肖(8)君,大臣为画(9)善计不用,自令身无处所(10)。若秦时但任小臣,诛杀忠良,竟以灭亡;令(11)亲任大臣,即至今(12)耳。古与今如一丘之貉。”恽妄引亡国以诽谤当世(13),无人臣礼。……”上不忍加诛,有诏皆免恽、长乐为庶人。(《汉书.卷六六.公孙刘田王杨蔡陈郑传.杨敞》)

【注解】
(1) 长乐:戴长乐,为汉宣帝宠臣。
(2) 廷尉:职官名。
(3) 恽:音“运”。杨恽,为司马迁外孙,杨敞之子。
(4) 匈奴:古代时北方的游牧民族。
(5) 降者:投降的人。
(6) 单于:单,音“禅”。于,音“鱼”。汉时匈奴君王的称号。
(7) 见杀:被杀。
(8) 不肖:没有才能。
(9) 画:设计、筹谋。
(10) 身无处所:没有可容身之处,意指死亡。
(11) 令:假使。
(12) 至今:延续到今天。
(13) 当世:指当朝的汉宣帝。

【故事阐述】

汉朝有一个叫杨恽的人,他的父亲是汉昭帝时官封为丞相的杨敞,母亲则是大史学家司马迁的千金。且自幼便受到良好的教养,在未成年之时就成了朝中要人,被封为平通侯。

当时朝廷中贿赂之风盛行,有钱的人往往可以用钱行贿,而且经常在外玩乐,不做正事;没有钱行贿的人,整天忙碌,甚至整年都得不到休息。可是自从杨恽担任中山郎这个官位后,便以身作则,把这些弊病全部都革除了,满朝官员无不称赞他的廉洁。

杨恽因少年得志,又有功劳,不久便骄傲自满了起来,结果与长乐(长乐是宣帝宠臣)发生了争执。此事长乐一直积怨在心中。

有一次,长乐被人告了一状,他怀疑是杨恽指使的,于是他也上书控告杨恽诽谤当朝的皇帝。其中一条罪状是:杨恽听见降汉的匈奴人说匈奴的领袖单于被人杀了,杨恽便感触良深的说:“像单于这样的君王,他的大臣们为他拟定好治国的策略却不被采纳,最后自己白白送了命,这不就像我国秦朝时的君王一样?专门听信小人的话,杀害忠臣良将,结果国家灭亡了。如果秦王当年不如此,肯采纳别人的意见,可能到现在国家还存在着呢!从古到今的君王都喜欢听信小人的话,他们真像在同一山丘上的貉一样,毫无差别呀!”就这样,杨恽被免职了。

后来的人把它浓缩成“一丘之貉”一句成语,来此喻同类之间一样低劣、没有差别,就像在同一个山丘里的貉一样。

【讨论】
(1)杨恽革除了当朝中的什么弊病,获得文武百官的赞赏?
(2)杨恽和长乐产生心结,长乐上书控告杨恽,是导因于哪一件事呢?
(3)你觉得杨恽认为“自古君王都喜欢听信于小人”的一番话,是否过于偏激呢?把你的想法和同学分享一下。

【造句练习】
例:这些坏人全都是一丘之貉,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
例:一个是利用职权欺负人,一个是利用职权办自己的私事,你们这样做,分明都是一丘之貉啊!

【相似成语】
全无分别

【课后时间】
汉字的“貉”和“貂”,外形看似差别不大,但却是不同的两种动物,请你查一查它们上分别指的是什么呢?也可以找找图片和同学分享喔!

【参考解答】
貉:一种形似狐狸的动物。
貂:食肉类动物,属于鼬科。

--转载自正见网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汉朝的魏其侯窦婴,是汉景帝的母亲窦太后堂兄的儿子,为人十分好客,汉景帝刚即位时,他就担任詹士的官职。
  • 朋友死了,没有亲属宗亲打理葬事,无可归葬,孔子说:“丧事由我来料理吧。” 朋友馈赠物品,即使是车马之类贵重的东西,除非是祭肉,否则也是不拜的。
  • 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1)。” 朋友之馈(2),虽车马,非祭肉,不拜。 (《论语‧乡党第十》)
  • 战国时代,有一次楚顷襄王到兰台去游玩,宋玉、景差两位有名的辞赋家陪侍在侧。这时有一阵风吹来,顷襄王情不不禁敞开衣襟,赞叹地说:“这风真是凉快,是我和百姓一起共享的吧?”宋玉不以为然,因为顷襄王近来沉溺享乐,荒废国政,又听信小人谗言,放逐他的老师屈原,正想找机会劝谏他,于是借题发挥说:
  • 子路使(1)子羔(2)为费宰(3)。子曰:“贼(4)夫人之子(5)。”子路曰:“有民人(6)焉,有社稷(7)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子曰:“是故恶(8)夫佞(9)者。” (《论语‧先进第十一》)
  • 斋戒沐浴的时候,要穿明洁的衣服,用布做的。斋戒的时候,一定要改变平常的饮食,改变日常生活的居处。
  • 违背自己的良心活着,对古人而言,是生不如死的,与其这样,还不如隐居,但隐居对于道德修养不高的人也非易事,因为隐居对他而言,并非怡然自得,而是无尽的寂寞和饥寒。而现代人,也可不必隐居,很多人懂得拒看恶质的电视、报纸、电影、书籍等,它乱它自败,我自清不跟它乱......
  • 孔子说:“我施教的对象,没有贵贱贫富等的分别。”孔子将礼乐教化向所有人敞开,配合“因材施教”等教学原则,学有专精的有孔门四科十哲、七十二贤人,开中国古代私学、平民教育的先河,也奠定了中国传统教育的基本思想。
  • 孔子说:“说话大言不惭,那么要做到也就困难。”
  • 阙里有个童子,奉命给孔子传话。有人问孔子:“这是个求上进的孩子吗?”孔子说:“我看见他和长者一同坐在成人的位子上,又看见他和长辈并行。他不是个求上进的人,只是个急于求成的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