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

蒸之馥之香胜梅 闻名千载阳羡茶

阳羡茶是中唐以来的贡茶,深受帝王喜欢,它以汤清、芳香、味醇的特点而誉满天下。中唐著名诗人卢仝在一首与茶圣陆羽《茶经》齐名的茶诗中写道:“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可见阳羡茶之分量和魅力。宜兴阳羡茶历来与杭州龙井茶、苏州碧螺春齐名,被列为贡品。

宜兴地处长江下游苏、浙、皖三省之交的中心腹地,东部是烟波浩渺的太湖,南部是天目山余脉,群峦起伏,风光绮丽,气候宜人。宜兴历史悠久,古称荆溪、荆邑,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置阳羡县。中唐以来一直是皇家的贡茶产地,发端于宋、兴盛于明的紫砂陶更是举世闻名。

宜兴的产茶历史应早于1,800多年前的东汉末期。成书于东汉末年的《桐君录》中有“西阳、武昌、晋陵皆出好茗”之说。晋陵是今天常州的别称,而自古以来常州辖区内多产茶的仅有阳羡。早在三国孙吴时代,宜兴产茶就名驰江南,当时称为“国山茶”。“国山”,即今之离墨山。据《宜兴县志》载:“离墨山在县西南五十里……山顶产佳茗,芳香冠他种。”

唐代贡茶 芳香冠世

阳羡茶在唐朝达到了空前鼎盛。茶圣陆羽为撰写《茶经》,曾在阳羡南部山区作了长时间的考察,认为阳羡茶“阳崖阴林,紫者上,绿者次,笋者上,芽者次”。唐朝中期,李栖筠任常州太守时,有山僧进阳羡茶,陆羽品为“芳香冠世,推为上品”,“可供上方”。

经过陆羽的推荐,阳羡茶名一天下,声喧一时,并被纳为贡茶,上供朝廷。阳羡茶又称晋陵紫笋,也叫阳羡紫笋,每年贡茶万两。

据史籍记载,唐肃宗年间,每到产茶季节,常州、 湖州两地太守便汇集于宜兴茶区,朝廷特派的茶吏、专使、太监于此设贡茶院、茶舍,专司监制、品尝和鉴定之职。采摘下来的嫩茶焙炒好,要分五批通过驿道,快马日夜兼程,赶送京城,务必赶上朝廷的“清明宴”,谓之“急程茶”。当时诗人李郢有诗云:“凌烟触露不停采,官家赤印连帖催……驿路鞭声砉流电,半夜驱夫谁复见?十日皇城路四千,到时须及清明宴。”

宜兴阳羡茶不仅得到朝廷帝王的赏识,也备受历代名士之盛赞。唐诗人杜甫、白居易、杜牧等均曾为阳羡茶吟诗作赋。宋代苏东坡在“耳根洗尽功名话”以后,更是爱上阳羡香茶、甘泉,他卜居阳羡,写下了“雪芽我为求阳羡,乳水君应饷惠山”的名句。

元代时,进贡的阳羡茶数量十分可观,据《万历志》卷四记载:“每年贡荐新茶九十斛(一斛合今天的33.5升),岁贡金字末茶一千斛,茶芽四百一十斛。”到了明代,阳羡茶依旧是贡品。明代的制茶工艺、饮茶习惯有了较大改变,叶茶(片茶)逐渐取代了末茶,绿茶制作工艺基本成熟,在沿用煮茶法的同时出现了沏泡茶的方法,并且开始用紫砂壶泡茶。

汤清 芳香 味醇

宜兴山区青山逶迤,绿带萦绕,有“茶的绿洲”美誉。(fotolia.com)


“阳羡贡茶”,产于宜兴的唐贡山、南岳寺、离墨山、茗岭等地。据《宜兴县志》记载:“在县东南三十五里,临罨画溪,以唐时产茶入贡故名,金沙寺即在其下。”这也就是今天的宜兴唐贡山、唐贡村的由来。

阳羡茶汤清、芳香、味醇。明代周高起,在他的《洞山茶系》中赞曰:“阳羡茶”以“淡黄不绿,叶茎淡白而厚,制成梗极少,入汤色柔白如玉露,味甘,芳香藏味中,空深永,啜之愈出,致在有无之外”。

阳羡春茶多在谷雨前采制,阳羡雪芽采摘细嫩,制作精细。外形纤细挺秀,色绿润,银毫显露,香气清鲜幽雅,滋味浓厚清鲜,汤色清澈明亮,叶底幼嫩,色绿黄亮。阳羡雪芽经高温杀青、轻度揉捻、整形干燥、割末贮藏等四道工序加工而成,成品茶品质特征为:外形紧直匀细、翠绿显毫、内质香气清雅、滋味鲜醇、汤色清澈、叶底嫩匀完整。

用宜兴水质上乘的金沙水泡阳羡茶,盛于泡茶不走味、贮茶不变色、盛夏不易馊的宜兴特有的紫砂壶中,早已成为“江南饮茶三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