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壁画的起源不可考,但早在米诺安文明时期以及古罗马人(如庞贝城)中就有出色的彩色壁画。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是湿壁画的辉煌时期,从13世纪到16世纪中,契马布埃(Cimabue)、乔托(Giotto)、马萨其奥(Masaccio)、安吉利科(Fra Angelico)、米开朗基罗、拉斐尔到柯勒乔(Correggio)等,都是创作湿壁画的能手。其中以米开朗基罗在西斯汀礼拜堂绘制的《创世纪》和《最后的审判》最为伟大、壮观,而拉斐尔在梵谛冈的诸室壁画如《雅典学院》等则最为精致典雅。然而由于油画等发明和运用成熟,16世纪中期湿壁画逐渐式微,而被油画大量取代。到20世纪上半叶,这种技术由黎维拉(Diego Rivera)和其他墨西哥壁画画家短暂加以复兴。
技法
湿壁画是从意大利文Fresco而来,意旨“新鲜的”、“新的”,因为它要求将颜料涂在刚抹好的湿灰泥墙壁上,故而得名。这种把研磨好的干粉颜料掺入清水而制得的色彩,与灰泥一起干燥凝固后,就成为墙壁的永久部分。由于湿壁画耐久且表面不会反光,成为制作壁画的理想方法。
1. 布翁(Buon)式湿壁画(或称“真正的”湿壁画)是最耐久的技术,制作过程是︰在墙上预先敷上两层由灰泥和沙(有时再加上大理石粉)调配较粗糙的灰泥(称为rinzaffo)后,暂待它干燥变硬。这时,艺术家就可把图稿描到墙上,为arriccio。最后描绘时再抹上第三层较细致光滑的灰泥(intonaco),涂抹的面积以每日(一次)能完成的工作量为限。接着小心沿着轮廓线描上此区边界,让接续部分的新灰泥边缘或接点看不出来。然后,在这层新涂的光滑表层描摹,小心与墙壁上其它邻接的绘图部分一一对准接齐,再把轮廓和内部线条描到新鲜灰泥上,叫做arriccio(注1)。绘画时就根据这些浅淡而精确的轮廓处理色彩和明暗关系。
如果光滑表层调配得当,能保湿好几个小时。画家用水性色彩绘制时,色料会渗入灰泥,与石灰粒、沙粒牢牢结合;干燥后颜色便能持久而不脱落,因为它已成为墙面的一部分。
这种材质使画家需要高超的技巧,因为他必须在灰泥还没干的时候快速工作,而且不能涂改,只能用干式画法在新鲜灰泥上修正。也因为干燥速度迅速,画家得一步一步地按计划进行,并计算他们在一天内可以画多少面积,每天根据工作量敷上一块新范围的泥灰,叫做giornata。每个区块之间的接缝是看得见的,因此能判断出绘画的步骤顺序。
因此画家可以藉由画面的接合处去计算需要多少天才能画完,但他们在意的不是一天可以画多少面积,而是要如何画的又快速又精美,以避免日后用干壁画(secco)的方式的修改,且保证颜色有着相同的保存时间。
2. 干式湿壁画(Fresco Secco)则是一种表面的画法,墙壁用湿灰泥混合的材料涂敷,墙壁变干后再用石灰水弄湿,趁着还湿的时候画上去。其颜色不会渗入灰泥,而是和其它涂料一样形成表膜。干式湿壁画比真正的湿壁画略逊一筹,但适合用来修饰。
3. 半湿式湿壁画(Mezzo Fresco)常见于16世纪末,是一个在细泥灰表面几乎干燥时绘制的画法,颜料只有轻微渗透灰泥壁面,画在色彩已固定的湿灰泥上时可使色彩更丰富变化。
注1:在十五世纪之前,传统上还是习惯于将草图画在灰泥上,但在十五世纪之后,广泛流传着将草图先画好再转移至墙上的技巧。@#
责任编辑: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