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行善行列 美国大小企业共襄盛举

人气 1
标签:

【大纪元2013年04月09日讯】(大纪元记者叶淑贞编译报导)美国企业纷纷加入行善的行列,其中有些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大企业,也有不少小型企业默默跟进。这并非资本主义出现了疯子,而是美国正蜕变成一个有良心的资本主义社会。有人预测,在不久的将来,美国公司的善举将变成常规,而不是例外。行善的企业主都说,他们回馈社会的善举是发自内心的,不只是考虑市场的业绩。

行善企业大小皆有

《今日美国》报导,行善的大企业有些是一般人所熟悉的品牌,例如老牌冰淇淋公司班杰利(Ben & Jerry)、美国最大天然食品零售商全食超市公司(Whole Foods)、帕纳拉关爱快餐店(Panera Cares)、星巴克(Starbucks)和诺斯壮百货公司(Nordstrom)等热心公益(Do-Gooder Society)的消费大品牌,也有慈善健康轻食公司(KIND Healthy Snacks)这种小企业。

有些公司甚至把慈善铭刻于经营核心几十年了,并乐见别人跟进,其中包括:美体小铺(The Body Shop)、户外服装公司巴塔哥尼亚(Patagonia)、石田(Stonyfield)、户外服饰公司天博伦(Timberland)和于1985年决定把税前利润的7.5%捐给慈善事业的冰淇淋产业领导者班杰利公司(该公司2000年为全球巨头联合利华(Unilever)所收购,但仍持续捐款大致相同的金额)。

罗恩夏伊科(Ron Shaich)在2010年于圣路易斯开设了第一家回馈社区的店,名字叫做帕纳拉关爱快餐店,只要求客户支付他们负担得起的帕纳拉面包(Panera Bread)。过去18个月内,帕纳拉关怀餐厅已在全美各大城市陆续开了好几家分店。

有些客户不付钱,但没有关系,因为别人会心甘情愿支付一些额外的费用。这个餐厅赚得的利润主要为有危险的孩子做工作的培训。到目前为止,该餐厅仍是有利可图的。

夏伊科说:“这是我们的DNA。我们创办企业的目的不是只为了赚钱,不是这样的,这是不好的。我们之所以创办企业,是为了要使我们的顾客有不同的生活。”帕纳拉关怀餐厅目前已在五个城市闯出不同的局面,并计划扩展到更多的城市。

诺斯壮百货公司(Nordstrom)也在曼哈顿开设一家可帮助别人的宝物及债券(Treasure&Bond)零售商店,该家店把其利润,而有时甚至把销售收入的一部分都捐给慈善机构。约翰•麦基(John Mackey)等人所开设的天然食品杂货连锁店全食公司(Whole Food)则发放贷款援助试图做小生意的55个国家贫困者。

星巴克在纽约哈林区 哈莱姆(Harlem)经营的一家社区分店已经把它相当大一部分的利润捐给当地的慈善机构超过7年了。最近,它在洛杉矶和休斯顿也开设了类似的分店。到2018年,预计将经营50家这种社区分店。

而诸如慈善健康轻食公司(KIND Healthy Snacks)这种小企业也从事善举,该公司每个月做一次大善举,例如为无家可归的儿童购买学习用品。同时,刺激它的客户做善举,然后把这些善举上网报导。当有足够多的客户报导善举,公司也会以实物形式的大善举来响应。

善举易被传开

过去几年中,几十家美国最大的品牌已把社会善举视为它们向消费者、员工、股东,甚至向媒体推销的一种异常有效的方式。班杰利(Ben & Jerry)的联合创始人本.科恩(Ben Cohen)说:“企业无法再隐藏了。因为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成为社会媒体报导的题材,有远见的公司已经开始少做坏事,多做善事了。”

全食公司(Whole Food)共同创始人麦基说,在超透明的世界里,信息迅速从脸书(Facebook)流动到推特(Twitter),再到相片特效与分享工具Instagram,任何一个公司所做的一切都是公开的。他说:“如果你正在做的所有事情都被看见了,那就会去做人们赞同的事情,这是人的本性。”

善举可创造业绩

据爱德曼(Edelman)国际公关公司2012年的调查,有47%的消费者表示,他们每个月至少向一个支持慈善事业的品牌购买东西。与2010年相比,增长了47%。更重要的是,大约有72%的消费者说,他们会推荐支持慈善事业的品牌,这个比率在两年内增加了38%。

此外,根据万博宣伟(Weber Shandwick)国际公关公司2012年针对美国、英国、中国和巴西近2,000名消费者及高级业务管理人员所进行的调查,消费者说比起讨论公司的财务业绩,他们更可能讨论公司的善行。

任职于研调公司NPD集团(NPD Group)的首席零售分析师马夏尔.科恩(Marshal Cohen)说:“这比一个趋势还要大。对于品牌来说,这是一个使他们自己从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强大营销工具。”

上个月,NPD协助公民科学公司(Civic Science)进行调查时,询问美国消费者:当他们决定要去哪购物及他们会买什么,公司的“社会意识”有多重要?74%的人说,这个“非常”重要的或是“有点”重要。

一直在诺斯壮百货公司购物的詹妮弗•费舍尔(Jennifer Fisher)说,只要这家店还在,她就会继续在此购物。她是一名高档珠宝设计师,在距离该店大约5个街区的地点工作。在过去的一年中,她在那家店花了约1,000美元,主要是购买礼物给别人。她说,事实上,像这样一个以酷炫商品和贴心服务为主要诉求的商店,其业务是可以做很大的。她还说:“像这样的商店以前根本是不存在的……在此你可买到一些特别的东西,同时也可回馈社会。”

来自巴尔的摩的消费者、人类学家罗比.布林可夫(Robbie Blinkoff)说:“被经济衰退冲垮的千禧一代对消费觉得反感,但很少有其他的选择。他们必须建立另外一个选择,就是彼此相爱”,但不是60年代嬉皮所谓的爱。

行善必须发自内心

行善越来越不是一个选项,而更是一项要求。但它非常棘手,不再只是写张支票就可以了,行善必须发自于内心。

最近与人合著畅销书《自觉资本主义》(Conscious Capitalism)的全食公司(Whole Foods)总裁麦基(Mackey)警告说,如果行善的动机仅仅是为了销售更多的东西,或赚更多的钱,它注定是要失败的,“我们之所以做这些事情,是因为这些事情都是正确的事情。”

诺斯壮百货创始人的曾孙及商品总裁皮特•诺斯壮(Pete Nordstrom)说:“公司要做的事情必须超过赚钱这件事情。”

但慈善并非总是简单或是便宜的。诺斯壮承认,宝物及债券商店从开店以来,一直处于亏损状态。最重要的是,在租赁期满大约6个月后,它可能必须改变地点,或甚至是关门。但他说:“只要我们能够让它发挥作用,我们就会继续这样做。我们必须权衡是要赚钱,还是要履行我们的使命。”

班杰利公司联合创始人杰利.格林非尔德(Jerry Greenfield)说:“任何带给世界更多慈善的事情都是好事。当公司在衡量是否有益于社会的同时,也在衡量他们能赚多少钱。”

星巴克的首席执行官霍华德•舒尔茨(Howard Schultz)说:“这不能通过市场营销和公关的镜头去做,而是要通过指导准则的镜头去做。政府根本无法做每件事,所以去做比我们份额更多的事情是企业领导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慈善健康轻食公司是有10年历史的零食制造商,它声称同时拥有经济和社会的底线。该公司的创始人、首席执行官丹尼尔.鹿贝斯基(Daniel•Lubetzky)出生于墨西哥,其父亲是一个大屠杀的幸存者。他说,他父亲的痛苦是他公司的动力,其核心使命是“在民众之间搭建桥梁。”

他说,关键是慈善必须是真实的,他的点心不仅帮助身体和味蕾做好的事情,同时也为世界做好事。鹿贝斯基说:“年轻人不想只赚钱。他们想有所作为。”

(责任编辑:张东光)

相关新闻
底特律Art Van慈善晚宴 回馈社会
澳洲电器零售巨头呼吁Coles老板回馈社会
丽星邮轮回馈社会“宝瓶星号”公益启航
企业营造乔迁 捐复康巴回馈社会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