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名胜古迹

艳艳冬阳唐麻丹 奕奕瀑布蝴蝶谷

位于台中县内的“谷关七雄”,是七座盘踞在大甲溪两岸的山岳。七座山都是河谷切割地形,以山形雄伟、落差极大,赢得“雄”字封号。而唐麻丹山呢?排行谷关七雄之末,不过,却也是座不能让人小觑的山头。

旅人的车程由丰原进入东势,在台八线(中横公路)约26.1公里处右转过鲜红色的里冷桥,穿越社区,经过同心桥随即右转进入里冷溪林道,约行800公尺即能看见登山口。林道旁的空地不大,约莫能停放两部轿车,较理想的停车位置是在过同心桥后的溪岸。

主峰陡峭,山径两旁绳索助行

如果你以为唐麻丹山排行谷关七雄老幺就会轻松易行,那就错了。从登山口出发,一开始就是水泥砌石的陡梯。不过这一小段阶梯的铺设似乎有点多余,有点过度人工化了,连续陡上让旅人气喘吁吁的。然而上天总是公平的,一开始的路程行进于支棱上,透过林间,一旁是刚刚经过的里冷桥,另一旁则是蜿蜒的台八线公路,仔细一看,还能发现应该是旧的台八线被大甲溪水冲毁的灾区。

经过0.5K指标后,一小段平缓山径让旅人稍微调节呼吸。因为接下来又是连续的陡上,不过山径两旁都有架设绳索。步步为营,小心谨慎,是登山的唯一心法。

来到林务局搭建的凉亭,指标上指示左边的岔路往蝴蝶谷瀑布约3.2K,直行往唐麻丹山主峰约1.3K。由行进时间推算,应该“快到”了吧。稍微歇息后继续往主峰前进。陪伴旅人的,还是接连的拉绳陡上,真的不能让人轻忽唐麻丹山的“魅力”。

好不容易穿出树林,走上棱线,植被也转型为芒草,山径终于平缓些了。与先前在森林里的境遇相比,登顶前的这段路就像是高速公路般地轻松好走。加上最近才除过草,原本要钻行于草丛间,如今也能昂首阔步地前进了。

山顶泡茶聊天,视野辽阔

来到山顶,已有山友在此泡茶聊天。唐麻丹山虽然只是三等三角点,不过展望还真是不错:清楚可见的是排行第六的白毛山,登顶前的一小段瘦棱是明显的象征;隔着大甲溪相对的是排行老五的东卯山,山顶的反射板是最佳的地标。其他兄弟继续排列在大甲溪旁,远方的东势及更后面的丰原市区,则隐没于尘雾间。热情的山友忙着招呼旅人的到来,泡茶、巧克力、馒头、包子纷纷出笼。在山里,总能让人放下在都市丛林里的重重礼节,回归到最纯真的人际对待。

稍事歇息,告别山友,继续未完的行程。后半段的行程,多为之字型缓下坡,让旅人有更多的时间与精神专注在自然氛围里。这段的行程更能看出步道规划的用心:旧有山径会穿越较陡的林间,如今改为铺设叠石砂包。虽然步行时间距离较缓长,但介于登山客与自然环境间的冲突,却能降至最低。

蝴蝶谷瀑布,潭水深绿势磅礴

经过一段陡下的山径后,来到另一个岔路口。左侧山径回到登山口,旅人选择继续前行拜访鲜为人知的蝴蝶谷瀑布。虽然岔路口立着警示牌“汛期请勿进入”,不过冬天属于枯水期,水流不如丰水期那么大。套用事后诸葛的说法,冬天的水流量不如夏天来得大,所以现在可以前往,在夏季的话就要注意安全了。

往蝴蝶谷瀑布的山径仍维持先前的之字形缓下,暖暖冬阳洒落林间,黄色、红色的树叶散落步道上,光影及颜色的变化也丰富了旅人的视觉。

随着步道不断往下延伸,隐身在山谷里的溪流逐渐现身。沿着溪岸走一小段路,踏上沿着岩壁修建的栈道,蝴蝶谷步道的终点也快来到。下至溪床,再前行约100公尺,磅礴的蝴蝶谷瀑布随即现身旅人眼前。

瀑布在此不知已流过多少岁月,水流在下方冲击出深绿色的潭水。散溅出的水雾随着风的吹动,搭配穿落树梢的光线,形成无常多变的视觉写真,再高明的艺术家都无法与“自然”这位对手相匹敌。旅人手中的相机只能捕捉到瞬间的影像,来到这里,唯一要做的,或许就是静静地欣赏吧。

纵有千百的不愿意,还是得离开。来时的缓下坡,回头变成缓上坡,也让旅人有足够的时间由方才的感动中回归现实。回到岔路口,继续往登山口前进,后半段的行程为平缓的山腰路,路旁出现的叠石驳坎,或许说明这里曾是山下的松鹤部落的旧领域也不一定。

走过一座又一座的木桥,最后回到早上歇息过的凉亭,今天的行程算是结束了。仍是小心翼翼地拉绳陡下坡,回到登山口,旅人心中隐匿未宣的,却是与蝴蝶谷瀑布再次相见的约定!

--转载自《看杂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