殴打侮辱孩子 您可曾体会孩子的感受

夏晓言
font print 人气: 3838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2014年10月25日讯】(大纪元记者夏晓言综合报导)“打骂”这种行为是每个人都反对的,但是,父母殴打和辱骂孩子却是最常见的。许多试验与研究已证明,殴打辱骂不是教育子女的好方法,而且,儿时常遭打骂的孩子,长大后患癌症、心脏病和心理疾病的风险会大大增加。

孩子被暴力惩罚时的心理感受

作为父母,教育孩子是应尽的义务与责任。然而,有不少父母是因为孩子没有达到他们的某种期望,或者违背了他们的意愿,就对孩子大打出手。教育专家们认为,父母对孩子进行打骂或体罚,是没有效益的教育方式,它给孩子带来的不仅仅是皮肉之苦,更多的是心灵的创伤和行为的扭曲。

《儿童虐待小论》一文中,作者清晰地描述了自己童年时被父亲打骂时的心理感受:

“我永远无法忘记,那是一种怎样无助的感觉。当我被呼唤到父亲身旁,准备被揍的那一刻,是我十二岁之前的生活中最大的恐惧与梦魇。不管我到底犯什么错,我永远感觉到我所受的痛苦比我犯的错误可怕十倍以上。我至今仍不时忆起,一个弱小怕痛的孩子,瑟缩的站在愤怒的大人身旁,大人高大,强壮,有力气,愤怒而青筋暴怒,手上挥舞着恐怖的工具,随时可能往你身上击来。那可能是一条皮带,一根扫把,一根藤条,一个巴掌。不管什么,都会造成肉体巨大的疼痛。而且,我的父亲不准我逃跑或反抗。他说,我越这样他会打得越重。我只好哀求,放弃自尊的不断哀求,用颤抖的小手,不止的泪……我唯一的目的就是,希望父亲放了我,不要用棍子打到我身上。可是我常常失败……在被打的那一刻,我有股被天地遗弃的感觉,我会痛恨自己为什么要生下来,为什么要有感觉与生命……这已经是十多年前的往事了。可是,当时那种恐怖与绝望感,至今想起来仍心有余悸。”

家庭暴力对孩子来说就像经历一场残酷的战争

科学研究已经发现,长期生活在一个暴力恐怖的环境中,孩子的身心健康都会受到严重影响。

英国伦敦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在2011年12月的《当代生物学》杂志上发表的报告称,在一项试验中,研究人员让四十多名儿童分别观看悲伤、冷静或生气等不同面部表情的图片,同时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对他们的大脑活动进行扫描。在这些孩子中,约一半人曾经遭受过家庭暴力,还因此被送入社会救助机构,这部分孩子的平均年龄为12岁。研究发现,他们在看到生气表情的图片时,大脑中前脑岛和杏仁核两个区域的活动幅度要明显大于那些正常成长的孩子。

据介绍,这两个区域与紧张情绪有关,以前研究人员也曾在经历过残酷战争的士兵的大脑中发现这种变化。由此可见,家庭暴力对孩子的影响可与战争对成人的影响相提并论。

儿时常遭殴打侮辱 长大后更易患癌及心理疾病

英国普利茅斯大学(Plymouth University)心理学院科学家的一项研究发现,与健康人群相比较,那些儿时遭殴打的人患癌症的风险增加70%以上,患心脏病风险增加30%,患哮喘风险增加60%。

研究人员对700名沙特阿拉伯成年人进行调查,其中身体健康者250人,癌症、心脏病和哮喘病患者各150人。调查显示,频繁遭受殴打和侮辱(每月一次以上)与心脏病、癌症以及哮喘危险大幅增加有关。在沙特阿拉伯,殴打和侮辱孩子是常见的教育方式。研究人员推测,患病危险增加是因为这种教育方式给孩子造成压力所致。

另有研究发现,家长以粗暴的方式(包括打骂在内)教育孩子,会使孩子长大后患心理疾病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而有心理疾病的人得其他疾病的可能也会增加。

现在心理学上的研究已经证实,父亲经常打儿子,会造成儿子逆反心理、不愿服从社会规范或成年后不愿面对现实、缺少男子气等情况;父亲经常打女儿,会造成女儿缺乏自尊和自信,在青春期容易出现早恋的情况。母亲经常打儿子,会造成儿子缺乏自信,性格多疑;母亲经常打女儿,会造成女儿嫉妒心强,没有安全感。

还有研究结果显示,从小遭受殴打和家庭暴力的孩子,在其长大成人后极有可能虐待他们的配偶和儿女。而且,有家暴经历的孩子更有可能成为校园霸凌行为中的施加者。

如何界定“合理管教”与“过度体罚”

家庭暴力确实能让孩子身心受到伤害,但是,父母还是可以打孩子的,关键是要理智地教育好孩子,要把握好“合理管教”与“过度体罚”之间的尺度。而且,教育专家认为,在一些涉及道德、伦理的问题上,父母用体罚方法对待孩子有时是必要的。日前美国纽约市长岛一上诉法庭就宣布一名打孩子的父亲属于“合理管教”。

据《纽约每日新闻》报导,去年萨福克郡家事法庭(Suffolk County Family Court)的一位法官裁定一名父亲对他8岁的男孩进行了“过度体罚”。裁决中说,据称2012年在一位朋友家中所开的派对上,这名男孩因为骂人而被父亲动手责打。但日前上诉法庭认为,这名父亲在听到儿子咒骂一名成年人后动手打他,这一行为属于合理管教,而在此情况下不构成过度体罚。随后将这名父亲无罪释放。

针对此案,有居民认为,作为一名父亲,必须要教育孩子,用一点责罚来避免孩子误入歧途。对一些孩子来说,如果不稍微惩罚一下他们,他们不会学会尊重他人。

其实,打还是不打孩子,只是教育手段不同,不是教育的目的。教育孩子是对“心”的教育。孩子因为幼小,很难分辨是非好坏,父母教育孩子是为了让他在行为中认清什么是对,什么是不对的。当孩子犯错,适当的惩罚是必要的,但惩罚形式本身不是目的,而是通过惩罚让孩子认识到他的行为为什么是错的。

在教育孩子时,首先家长要清醒理智,不可动气。动气打孩子,很大程度是在发泄私愤,而不是教育。因此柔弱的孩子往往屈服于家长的威势,而不是真正了解为什么错。外部暴力的强制,只会让孩子表面屈服,心里不服气,反而会产生怨恨。而合理适度的管教会让孩子从心灵上理解,从而主动改过。**

责任编辑:李晓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项新研究显示,80%的澳洲母亲们认为父母打自己的子女是可以接受的,并表示她们不会支持反对打孩子的立法。
  • 父母养育孩子非常辛苦,孩子“不听话”时,在美国一般被视为“不顺从指点”,而且父母需要根据情况,有见识,有经验和有水平地处理父母与子女的关系,而不是一些人认为用“打”(Spank)的办法就能够解决问题的。
  • 如果孩子的父亲经常对母亲施加暴力,孩子呼吸系统严重感染和腹泻的危险就较高。这两种疾病是全世界幼儿死亡的两大主要因素。 (2009-08-24-voa72.cfm)
  • 新西兰“反掌罚法”公投结束后还不到三个星期,本周一,奥克兰就有一位母亲因殴打其三岁的儿子导致孩子脑部受伤而遭到起诉,被控犯有严重人身伤害罪及未能照顾好孩子。
  • 在NurtureShock,兰斯福德和道奇教授进行了一些国际范围的跨民族的研究。他们的数据表明,如果一个文化认为,孩子犯错后被打屁股是正常后果,偶尔打几次并不会伤害孩子。他们解释说,在打屁股行为普遍的文化或社区里,家长打孩子屁股时不那么激动。偶尔大发脾气的打屁股可能比经常性打屁股更糟糕。如果根本不打孩子屁股呢?因为从来没有被打屁股的孩子很难找到,所以他们还无法回答。
  • 浙江一名母亲因3岁女儿不懂背诵李白著名诗作《静夜思》,体罚女儿,岂料出手过重,打死女儿。
  • 香港一项调查发现,有六成的父母打孩子。
  • 近日,英国一名黑人议员表示,如果取消禁止家长拍打孩子的法令,可能会防止去年夏季英格兰骚乱的重演。这番话引起很多的议论。《星期日邮报》进行的调查显示,41%的受访家长支持这名议员的话,37%的反对。
  • 在中国大陆,常见父母把孩子单独留在家里,孩子调皮不听话的时候,做父母的打两下,大家都习以为常。中国人常说一句话“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但是这种教育观念在美国延续使用,就会惹来无穷的法律麻烦,严重者,那就要出大问题了。
  • (大纪元记者周慧心综合报导)2013年7月11日,在中国深圳南湾沙平北路一出租屋内发生一幕惨剧。因孙子调皮,爷爷以棍棒猛打,孙子被打成重伤送医院抢救,爷爷自责跳楼身亡。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