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珍事】范仲淹俭朴能舍 子有父风

作者:陆真

原来改名也是早已注定的事。(shutterstock)

font print 人气: 700
【字号】    
   标签: tags: , ,

范仲淹,字希文,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他是唐代宰相范履冰的后人,从小就是个孤儿,两岁时父亲便去世了。其母改嫁于朱姓人家,范仲淹跟从母亲到朱家,一度曾改姓朱。他从小就很有志气节操,稍大知道自己的身世后,感泣而离家,到了应天府寄食于亲戚家,发愤攻读,昼夜不息。据《五朝名臣言行录》记载,他在那里,共刻苦攻读了五年,终于掌握了六经的精髓。在这五年中,他从来没有脱掉衣服,安安稳稳地睡过一觉。冬天疲倦了,用冷水洗脸,清醒头脑;没有粮食便经常喝稀粥。别人对于这样的生活都不能忍受,范仲淹却不以为苦。

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1008–1061),他终于考中进士,步入仕途。到宋仁宗庆历三年(1043),范仲淹担任了参知政事,他联合富弼等人,实行“庆历新政”,提出了十项改革措施。但是新政推行不到半年,他便被罢去参知政事之职,离京出任陕西四路宣抚使。

范仲淹又是个文学家,其散文和诗词都写得很好。在其散文名篇《岳阳楼记》中,他写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这实际上也是他的政治抱负和行为准则。他对自己的要求十分严格,曾对人说:“我夜晚躺在床上,总是要反思白天的行为。如果这天所做的事比较得体,没有什么过失,我便能安心睡觉;如果不是这样,那这一晚我就一定睡不好觉,第二天一定要加以改正。”

范仲淹随母到朱家时,曾结识了一位方士,这位方士病重时,将范仲淹叫到床前,对他说:“我懂得炼银术,我的孩子尚小,不能传授给他,就留给你吧。”说完,即将炼银方和炼好的白银,一并交给范仲淹。这位方士不久便去世了。

十多年后,范仲淹在朝中任官,这位方士的儿子也长大成人了。范仲淹将此子叫来,告诉他其父之事,并将炼银方与方士所给的白银,一并交给方士的儿子。这么多年来,范仲淹从来就没有看过方士的炼银方一眼。由此可知,他的节操是多么高尚。

范仲淹因为小时饱受贫困之苦,所以即使当了高官,也从来不肯奢侈忘本。他的家中,如果不是来了宾客,吃饭决没有两种荤菜。妻子、儿子们的衣服、食物,仅仅是勉强够吃够穿。但是他对外人却决不吝啬,喜好施舍。他特意在苏州近郊,购买了千亩良田,置为“义庄”,专用来养活那些贫穷无依的人。他选出一些年纪较大、办事公道的人主持义庄的事务,给贫穷之人每人一天一升米,一年一匹布。对于他们的婚丧嫁娶,都用义庄的钱财给予帮助。

范仲淹时常告诫自己的子女,要节俭朴素,他对儿女们说:“我贫穷的时候,和你们的母亲一道侍奉你们的祖母。你们的母亲亲自动手烧饭做菜,因为家里贫穷,所以也没有办法好好供养你们的祖母。现在有了丰厚的俸禄,有条件好好地供养她,她却已经不在人世了。你们的母亲也很早就已经离世,这是我最痛心的事。我怎么能让你们坐享富贵之乐,而忘记了根本呢!”

范仲淹的儿子范纯仁,已到婚娶之年,妻子即将要迎娶进门,为了显得漂亮些,范纯仁用绸缎做了个幔帐。这要是在别的官宦人家本是极平常的事,可范仲淹对此却很不高兴,对儿子说:“绫罗绸缎是用来做幔帐的吗?咱们家素来清寒俭朴,怎么能随随便便坏了家法?你要是敢把绸幔帐拿出来,我就在庭院中一把火烧了它!”

在范仲淹的严格管教下,范家始终保持着俭朴的门风。不仅如此,范仲淹的儿子们受父亲的影响,也变得乐于帮助贫穷之人。范仲淹在睢阳任官时,一次让儿子范纯仁到苏州去运一船麦子。这时候范纯仁年纪还很轻。麦船返回时停在丹阳,见到了熟人石曼卿。范纯仁问他为什么停留在此很久?石曼卿回答:“逢亲之丧,无力运柩返家。”范纯仁听了,便自作主张将一船麦子全送给了石曼卿,让他作回乡的费用。

范纯仁只身回到家中,因为送掉了一船麦子,不好向父亲交帐。在父亲身旁站立良久,始终未敢提起此事。范仲淹问儿子道:“你这次到苏州,有没有碰到新、老朋友?”范纯仁回答说:“石曼卿因碰到亲人丧事耽搁在丹阳,没有钱运柩回乡。这时又没有哪个人,能像前代郭震那样勇于救人于危难,所以真是求告无门。”范仲淹立刻对儿子说道:“为什么不把麦船送给他呢?”范纯仁听父亲说出这话,心里一阵轻松,回答范仲淹道:“我已经把一船麦子送给他了。”

即从此事,就可知范仲淹的家风,已经传给了他的儿子。

(《宋史·范仲淹传》、《五朝名臣言行录》卷七)@

责任编辑:王愉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赵匡胤急急忙忙从家里逃出来,受姐姐劈头一顿训斥,惭愧之余,也醒悟过来,懂得自己应该处变不惊、临危不乱,镇定勇毅。于是他立即镇静下来妥善地处理好了此事。后来他在士兵的拥立下,黄袍加身,遂建立了宋朝。
  • 刘赞,五代时的后唐大臣。魏州(今河北冀县)人。刘赞由进士出身,入朝为官,历任中书舍人、御史中丞、刑部侍郎等职。刘赞为官,不徇私情,不阿权贵,以正直守法而著称。
  • 庾衮(读雨滚),字叔褒,西晋初年人。受家庭的影响,庾衮自小就勤俭而好学。他出身于显贵世家,是明穆皇后的伯父。他的伯父、叔父等都个个显贵,独有庾衮的父亲很有志节,甘守清贫,平时约束儿子,要庾衮下地耕作,靠自己的双手劳动养活自己。
  •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是宋代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市)人。他是宋仁宗天圣年间(1023—1032)进士,曾在府县中任职多年,后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等官职。欧阳修晚年,反对王安石的新法,以太子少师衔致仕。
  • 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他是南宋抗金著名将领,本出身于普通农家,宣和四年(1122年)从军。由于他作战勇敢升为秉义郎,成为著名抗金将领宗泽的部下。他的一生是英勇抗击金兵入侵,为南宋朝廷的安定,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一生。他曾经大败金兀术,收复建康(今江苏南京),威镇八方。他带领的岳家军英勇善战,使金兵闻风丧胆,当时流传着“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口号,可见其岳家军,在南宋军民和金兵心目中的威德。宋高宗曾经亲自手书“精忠岳军”四字,制成锦旗,赐给岳家军。
  • 清人徐干学,字原一,号健庵,昆山(今属江苏)人。他是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学者顾炎武的外甥。康熙九年(1670)考中进士,入朝为官,后一直做到礼部侍郎、左都御史、刑部尚书等。
  • 每天早上,贾玭让贾黄中直立,拿出书卷展开,比量着儿子的身体长度,要儿子每天都要将与他身长相等的书卷读完。贾玭将这叫做“等身书”。
  • 只读正义书,不交坏朋友。这样的孩子必成大器,这是毫无疑问的。
  • 戚继光得到战败的消息,立刻命令各路将士在校场集合,将儿子和那员副将绑到面前。戚继光怒不可遏,当众宣布两人的罪状后,便喝令左右将两人按照军法处死。
  • 孟仁母亲后来亡故,孟仁十分悲痛,不顾朝廷的法令,弃官不做回家守孝。幸而朝廷知道他的孝心,赦免了他的过错。事过之后,仍然让他出来做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