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摘:故道──以足为度的旅程(2)

The Old Ways
作者:罗伯特·麦克法伦

《故道:以足为度的旅程》(大家出版社 提供)

font print 人气: 30
【字号】    
   标签: tags: , , , ,

海道

早期的水手拥有一定的航海及造船技术,因而能够找到启程及归返的海路。我们只能臆测这些技术的内容,至于他们踏上旅程的原因,所知则更为稀少。

康利夫(Barry Cunliffe)在关于大西洋文化的大作《面向海洋》中揣测,“海洋的躁动”本身可能就会激起旅行的欲望。他更务实地指出,迁徙的鱼群和精华资源分布不均,也可能激发人们去寻找可靠的海路

最初的海道航行者可能利用的是大自然的导航技术,例如参考鹱、海燕、塘鹅等陆栖鸟类黄昏时分的飞行方向,或是在天穹中固定不动的极星或北极星,星星看起来都围绕着它转。若是看到地形云,便知道有陆地自地平线拔起。此外他们可能也探测涌浪的各种模式。

这些方法都让早期的航海者得以留在想走的航道上,也慢慢形成一种关于海岸线和最佳海路的记忆地图,藉由故事和图绘而保存、传承下来。

海路的发现迫使一种对欧洲史的激进再想像成为必要。

现在你也可以自己试试看:在心中将不列颠、爱尔兰和西欧地图内外翻转。将这些国家的内部填满,想像成没有地貌特征的空间(就像你将海洋视为没有地貌的空间一样),然后在西部和北部的海域填满路径和轨迹,想像一个连结起港口和港口、岛屿和岛屿、陆岬与陆岬、河口与河口的行旅体系。

如此海洋变成陆地,分布其上的不再是障碍,而是通道,是日常的输运媒介。

这是一种摄影负片似的翻转式思想实验。这种实验伴随着许多结果,而其中之一具有一种离心性:物质和文化向边缘旋转,中心清空了,边缘成为中心。

欧洲的大西洋海岸不再是“旧世界”的边缘,却是连结新世界的介面。沿海聚落是出发点和到达点,是蓬勃发展的十字路——奥克尼群岛并非遥远的地点,而是中心点,立于贸易和朝圣网络的核心。

第二个结果是现今国界会随之动摇崩溃。从昔德兰群岛和奥克尼群岛一路南下到西班牙的加利西亚,这些朝向外界的沿海聚落不属于刚好拥有海岸线的某些特定国家,却自成一种连续的领土:先天具有大西洋性格,并且共享文化、技术、工艺和语言。

高兴的话,你可以视为分散的西方大陆,以走向同一片大洋的足迹统合各国区域。正如康利夫所主张的,沿着这道大西洋门面,有一个共同的文化认同在过去超过一万年的时间里发展起来,包括加利西亚人、凯尔特人、不列塔尼人和赫布里底人,他们的相似之处,可能比他们和“内陆亲属”的相似处还多。

怀特提出“失落的波长”和“大西洋感”复苏的说法,认为有些感受和思考方式是受到长时间居住在大洋边缘此一事实的激发和制约。怀特写道,有些“心智事件”只可能发生在“受奇异的精神之风吹拂”的大西洋沿岸。

这种内部地景为外部所强力塑造的看法,深深吸引着托马斯,而怀特所言正是此种想法的另一个版本。

冰的力量

“我来讲之前说过要跟你讲的那个故事。”

朝圣者离开后,强,向贡嘎山摆了一下手:

“听过这个故事以后,你绝不会想要攀登这座山。你要知道,走上这座山的任何一条路,都等于一脚踏进棺材。一九八○年代,中国向西方登山界敞开大门,这是一九四九年之后首度开放,当然有很多人争相要前往心目中的宝山。贡嘎山是这当中最大的挑战。有人登上过贡嘎山,一九三二至三三年间,一支美国登山队成功登顶,之后一九五六年又有一支中国登山队达成目标,但也只有这两例。一九八○,我的朋友里克,第一个登上K2峰的美国人,特地赶来想要拍摄贡嘎山,队上还有一名叫做金的向导,第一个发现巴塔哥尼亚的男人,以及伊凡,还有年轻的山岳摄影师强纳森。他们在狂暴的天候中来到贡嘎寺,在冰碛石上方扎了一顶低矮的帐蓬。他们展开艰苦的冰岩混合攀登,完成之后也只上到贡嘎山的西北山脊。你从这里就可以看出从那里攀登有多么困难。”

强指着那道山脊——隆起的雪坡,教人束手无策的直立山壁。

“他们才刚抵达下方山脊那道较低的山壁,就遇上雪崩,损失惨重。金有多处骨折,里克断了好几根肋骨,伊凡死里逃生,几乎没受什么伤,但强纳森受了重伤,颈椎断裂。里克设法爬到他身边,强纳森就这样死在他的臂弯里,在那高高的山壁上。”

“他们设法将强纳生的遗体运下来,安葬在一道很深的冰隙里,从那里可以看见贡嘎主峰。他们做了一堆叠石作为标记,之后放弃了探险计划。金的背部虽然有多重骨折,但还是忍着下了山,一段时间之后也终于完全康复了。”

“一九九九年,里克跟我联络,于是我帮他安排了一趟重返贡嘎山的旅行。但这次的目标不是攻顶,而是完全不同的朝圣之旅。跟里克一起来的是强纳森的女儿艾希亚。强纳森过世时,她还是婴儿。她想了解父亲为什么甘冒生命危险来登山,最后也真的把性命奉献给山。里克希望能够帮助她解开心头疑惑,于是带着她徒步来到这里。”

“光是入山的路上就像走在地狱。天候极差,一路电闪雷鸣,不过一行人最后还是抵达贡嘎寺,然后里克和艾西亚继续走,攀上那道冰河。里克凭着记忆,将艾西亚带到当年埋葬她父亲的地点。”

“令两人既惊恐又着迷的是,里克找到了当年的叠石堆,而且发现那下面露出一小片Gore-tex衣料。他随即醒悟:冰河漂移了,叠石堆随之移动。冰河以一种极其温柔的方式,将强纳森的遗体送上地表。”

强顿了一下。

“里克叫艾西亚先站远一点,确认了她真的想看父亲的遗体,才放她往前走去,看见自己的父亲躺在那里。不是从坟墓里出来,而是被坟墓带出来。她看见自己的父亲,栩栩如生,在冰天雪地里保存得跟二十年前过世时几无二致。她甚至还能伸手触摸他的脸。她剪下父亲的一绺头发作为纪念。之后两人重新安葬强纳森,在他过世后整整二十年。”◇(待续)

——节录自《故道:以足为度的旅程》/大家出版社

责任编辑:李昀

点阅【故道──以足为度的旅程】系列文章。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当我们迈入六十岁,我注意到一个变化。首先,他似乎更敞开而乐意交谈。然后,随着岁月流逝,他变得几乎渴望对我诉说过去的恐惧。
  • 约斯维希亲自把我带进囚室。他敲了敲窗前的栅栏,按了按草垫。然后,这位我们喜爱的管理员,又仔细检查了铁柜和镜子后面我经常藏东西的地方。接着,他默默但很生气地看了看桌子和那满是刀痕的凳子,还把水池仔细瞧了一遍,甚至用手使劲敲了几下窗台,看它有无问题。
  • 搭档看起来似乎很高兴:“你有这种分析能力,就证明我没看错人,对吧?而且你也猜对了,我的确从你身上看到了一些我没有的特质,所以才会认为我们很适合做搭档。”
  • 我每天带上枪,出门去巡视这黯淡的城市。这工作我做得太久,整个人已经和这工作融为一体,就像在冰天雪地里提着水桶的手一样。
  • “长长短短的文字犹如战火下的那一则则电报,一张张纸条,乃至大火余烬下的一丝丝讯息,都是这两个心地良善的孩子,在邪恶残酷的战争之下,始终把持住那一念善所成就出来的奇迹之光。”── 牧风(部落客)
  • 面包片还搁在那父亲嘴边。大家都定住了,愣愣看着自己的热咖啡腾腾冒烟。街上传来一阵妇人的哭喊。哭声,尖叫声,马匹嘶鸣。 父亲起身开窗,狭小的厨房立即冻结成冰。他隔窗叫住一名男子,两人一问一答,街上一片喧哗嘈杂盖过他们的对话。
  • 因而三十五年来,我同自己、同周围的世界相处和谐,因为我读书的时候,实际上不是读,而是把美丽的词句含在嘴里,嘬糖果似地嘬着,品烈酒似地一小口一小口地呷着,直到那词句像酒精一样溶解在我的身体里,不仅渗透我的大脑和心灵,而且在我的血管中奔腾,冲击到我每根血管的末梢。
  • 圣若翰对炒蛋很有一套。爱德华问他炒蛋的秘诀,圣若翰说他从来不一次炒,而是分几个步骤。爱德华也跟宝拉说了这个诀窍,现在也坚持要教我。
  • 虽然把他叫醒算是为他好,但梦境也是回到过去的秘密通道,是和在这个世界上再也无法见到的人交谈的时间,即使再怎么悲伤和痛苦,也不想受到任何人的干扰。国政之前因为曾经有过亲身体会,了解这件事,所以不敢贸然把源二郎从梦中叫醒。
  • 后来我发现,处理掉那些东西以前,再花点时间感受一下它们,心情能得到抚慰。每件物品都有它的历史,回味那些消逝的时光,总是乐趣无穷。年轻的时候我总是太忙,没能坐下来好好思索某件物品在我人生中的意义,没能想想它来自何方,或何时又如何来到我手上。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