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天堂。”以神佛的高超法力,可以洞观微观下的三千大千世界,而寻常的凡夫俗子,若想洞观可没那么容易。在没有电子显微镜的时代,中国出现一种精巧绝伦的微雕技艺,将人的心思和视觉发挥到极致。匠人能在方寸之间,雕刻出一个完整的小世界。虽然没有芥纳须弥一样的超远与豪迈,却也能透出匠人的精巧之心。
据《虞初新志》记载,康熙皇帝的宠臣高士奇有一串念珠,一共一百零八枚,以山桃核作成,每粒念珠圆如小樱桃。这串念珠的奇特之处是,上面雕满了罗汉。
如小樱桃那么大点儿的桃核,一枚之中竟可雕三四尊,或五六尊罗汉。而且罗汉神态各异,惟妙惟肖。有站者、坐者、诵经者、荷杖者;也有的正在入定于龛中;有的趺坐在树荫下说法;有的环坐一圈,彼此指画论议……
桃核很小,所刻罗汉,大小仅如一粒米,而且相貌奇古。他们或穿着有织文的绮绣,或穿着袈裟,或麻布短衣。这些罗汉神情风雅,举止洒脱,驻足于松柏岩石之间。微雕技艺传神,所刻罗汉形态逼真,栩栩如生。经统计,这串念珠上雕刻了五百个罗汉。
除此之外,罗汉用的蒲团、竹笠、茶奁、荷叶、瓶钵、经卷等物一应具全,也都雕刻在上面。同时还雕有云龙、风虎、狮像、鸟兽、狻猊、猿猱,这串念珠宛如一个生机勃勃的小世界。
崔铣郎中所着《王氏笔管记》也中有一段记载:唐朝德州刺史王倚家,有一管毛笔,粗约一寸,中间刻着一幅画《从军行》,虽然雕刻细微,但是人马毛发,亭台远水,均是清晰可见,雕刻技艺精巧,细腻无比。每一部分还刻有《从军行》二句诗文,比如“庭前琪树已堪攀,塞外征人殊未还”等。
元末明初陶宗仪所着《辍耕录》中,说到宋高宗一朝,也提到一位能工巧匠詹成。詹成所雕造的鸟笼,四面使用竹质花版,每一竹片上雕刻着宫殿、人物、山水、花木、禽鸟,细如纤缕,而且玲珑活泼。
要想成就一件精美的微雕艺术品,是否有哪些秘密?
据康熙年间钮琇所着《物觚》介绍,康熙一朝,姑苏有一金姓老匠人,雕刻手艺堪称一绝。他能在一枚桃核上,雕镂出一艘“东坡游舫”:舫上高大隆起,舫下宽敞而平坦,中间是方形船舱,船舱四周雕饰着美丽的花纹。两侧各有一扇小窗,开合自如。打开小窗,看里面还陈列着一桌几,三把椅。中间所坐之人正是苏东坡,佛印禅师则坐在东坡的对面,里面还有一个吹箫的少年。
据他所说,从事微雕的匠人,不仅要有精准的眼力,精巧入微的心思,还需要摒弃杂念,平心静气。“气静而神完”,匠人能静得下来时,所呈现的艺术蕴涵的精神就会完整无缺。由此看来,整个过程俨然修道一般。或许这就是成就绝巧技艺的所在吧。@*#
(据《虞初新志》卷16、卷17;《太平广记》卷214)
责任编辑:王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