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糖尿病黄斑部病变年轻化 早期治疗减缓视力恶化

长期的高血糖,可能会引起糖尿病黄斑部病变。(Shutterstock)

长期的高血糖,可能会引起糖尿病黄斑部病变。(Shutterstock)

人气: 864
【字号】    
   标签: tags: , ,

【大纪元2019年04月26日讯】(大纪元记者施芝吟台湾台北报导)据卫生福利部统计,全台湾约有两百多万名糖尿病友,且每年约增加2.5万人,而长期的高血糖,可能会引起糖尿病黄斑部病变。51岁的蔡先生,在三十多岁时罹患糖尿病,2年前发现已黄斑部病变、玻璃体出血,经过治疗后,病情获得改善,视力也从0.5恢复到1.0,目前持续治疗。

蔡先生有高血压及糖尿病家族病史,从事夜市餐饮业工作,分享自身治疗心路历程。他说,三十多岁时就确诊患糖尿病,接着又被诊断有高血压,对于血糖、血压一直有按医嘱控制良好,但依旧于2年前发现右眼出血、视力不清等症状,就诊后才发现左眼罹患糖尿病黄斑部病变及玻璃体出血,有扭曲、黑影、看不清楚等症状,视力从原先1.0掉至0.5。

蔡先生表示,刚开始内心感到十分害怕、担心,且因工作需要使用菜刀,眼睛看不清楚十分危险,所幸在家人给予鼓励下,接受医师安排的疗程,面对疾病并好好听从医师指示治疗。在经过积极治疗后,减轻黄斑部水肿、玻璃体出血也逐渐消退,目前两眼视力已回复到1.0,病情得到良好的控制、视力回复后,大大改善日常工作、开车状况,固定时间回诊一次,持续进行治疗。他也提及在生活习惯上持续进行血糖、血压控制,并且缩短使用3C产品时间,使眼睛休息时间增加。

彰化基督教医院眼科部主任陈珊霓说,糖尿病患者罹患黄斑部病变风险更高于一般人,失明概率高出常人25倍,是糖尿病患致盲最主要原因之一。加上近年来,饮食精致化、生活型态的改变,越来越多青壮年族群罹患糖尿病,且血糖常未妥善治疗及控制,导致黄斑部病变患病年龄逐渐下降,不再是老年人专属的疾病。

她建议,糖尿病黄斑部病变治疗应该要“精准、治本”,除了定期进行眼底筛检,早期发现、积极治疗,避免失明风险。治疗着力于阻挡黄斑部水肿、视网膜新生血管消退,透过眼内药物注射将抗血管生长因子直接注射到眼球玻璃体内,使水肿消退及网膜新生血管萎缩,以达到治疗目的;根据临床实验显示,持续接受抗血管生长因子注射治疗一年的患者,有超过65%的病患能有显着的视力改善,由此可见积极接受治疗的重要性。◇

责任编辑:昱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