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丽话五千】北宋三位垂帘听政的贤后

人气 12657

《清平乐》讲的主要是宋仁宗皇帝的一生,但是你发现了没有?里面其实总共出现了北宋三任皇帝的皇后。那你知道她们有什么共同点吗?就是她们都曾经垂帘听政!你一听这个词是不是都觉得特别可怕?马上让人联想到武则天,还有慈禧太后这种人物。那这三位皇后在历史上到底是好是坏呢?她们跟电视剧里演的到底有多大的差别呢?咱们今天就挨个的来说。

听新闻:

(听更多新闻请至“听纪元”平台)

宋真宗皇后刘氏:狸猫换太子?

第一位出场的就是宋仁宗的父亲宋真宗的皇后刘皇后,这位刘皇后在电视剧里一出场,就是压在小皇帝宋仁宗头上的皇太后,还被仁宗发现她不是自己的生母。大家可能都听说过狸猫换太子的故事,而她就是故事里用狸猫偷换了皇子、陷害李宸妃的恶毒皇后。可怜的李宸妃被打入了冷宫,后来又流落民间,直到我们的包拯包大人闪亮登场,秘密调查出事情的真相,让母子相认,揭穿了刘皇后的恶毒面目。这个故事我不知道是谁编出来的,但是脑洞咱们得给他10分!

问题是,包拯是刘皇后去世多年才出仕为官,也就是说这两个人根本没有任何交集。其实狸猫换太子的故事是明清时代才出现的,里面的内容基本完全是杜撰的,那真实的情况是怎样的呢?

咱们来看史书里的记载:“以其无宗族,乃更以美为兄弟,改姓刘。”

《宋史》里说这位刘皇后的姓和名没有记载,因为她没有宗族,所以入宫之后认了龚美做兄弟,改成了刘姓。那龚美是谁呢?《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里说刘皇后最开始是嫁给这个叫龚美的人,跟着他来到汴京,就是现在的河南开封,后来龚美太穷,就在她十五岁的时候把她献给宋太宗的第三个儿子,也就是后来的宋真宗。

我想这姑娘当时应该是挺漂亮的,《邵氏闻见录》里说她是成都人,成都出美女嘛!而且宋真宗在当时也差不多是十五岁的年纪,所以他非常喜欢这个刘氏。但是真宗的乳母和父亲太宗都不希望他养这个女子在身边,我想大概是怕她红颜祸水吧!真宗不得已就把她安置在别馆,一放就是十四年。在别馆的日子我猜跟我们现在在家自我隔离应该差不多少,不知道你在家天天是怎么过的?但是据说这位刘氏利用这段时间阅读大量的诗书充实自己。

宋真宗后坐像轴(公有领域)

“后性警悟,晓书史,闻朝廷事,能记本末。帝每巡幸,必以从。衣不纤靡,与诸宫人无少异。凡处置宫闱事,多引援故实,无不适当者。帝朝退,阅天下封奏多至中夜,后皆预闻之。周谨恭密,益为帝所倚信焉。”

《宋史》里记载刘氏不仅聪明,还通晓历史,听到朝堂上的事都能记住前因后果。生活俭朴,穿的衣服从来不奢侈华贵。处理后宫发生的事情,赏罚有度,没有不适当的地方。真宗常常批阅奏章到半夜,刘氏都可以回答真宗的问题,就这样成为皇帝能倚重的人。所以她入宫之后,即使没有宗族后台可以支持,还是一步一步走到了皇后的位置。

那现在说回来这个李宸妃,她是何许人也?《宋史》里说她是杭州人,刚入宫的时候是刘氏的宫女,她的性格庄重寡言,后来被宋真宗纳为了妃子,她怀孕后生下的儿子,就是后来的宋仁宗。宋仁宗从婴儿时期就由刘氏和杨淑妃共同抚养,但史书里完全没有提到抢夺或者陷害的部分,也没有什么狸猫,或者李宸妃被打入冷宫的情节。

“明道二年三月。初,宸妃入宫,其弟用和才七岁,后不复相闻知。用和穷困,凿纸钱为业,居京师。妃既生子,太后使刘美及张怀德访妃亲属,得用和于民间,补三班奉职,累迁右侍禁、阁门祗侯。癸巳,特迁用和礼宾副使。帝即位逾十年,宸妃默处先朝嫔御中,未尝自异。”

相反的,《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里记载李宸妃入宫时她的弟弟用和才七岁,生活的很困苦,刘氏就差人找到她的弟弟,给了官职,保他生活无忧。而且这位李宸妃生前从来不把自己当作什么特殊的人,而是和先帝的其他嫔妃一样自处。

和电视剧最不一样的是,刘氏生前宋仁宗都不知道她不是自己的生母,他称呼刘氏为“大娘娘”、扶养照顾他的杨婉仪为“小娘娘”。“太后保护帝既尽力,而仁宗所以奉太后亦甚备。上春秋长,犹不知为宸妃所出,终太后之世无毫发间隙焉。”

《宋史》写到刘氏尽力保护皇帝,仁宗也非常孝顺刘氏,在刘氏去世前,两人之间都没有丝毫的间隙。但是刘氏去世之后,就有人跳出来告诉仁宗说,刘氏不是他的生母,还说刘氏毒害了李宸妃。仁宗一开始也信了,但是开棺验尸后,发现李宸妃用水银保养好好的,没有被毒害的迹象,而且她还是以皇后的礼仪下葬的。

上叹曰:“人言其可信哉?”乃于大行神御前焚香泣曰:“自今大娘娘平生分明矣!”上顾辅臣曰:“朕欲亲行执绋,以申孝心。”乃引绋行哭,出皇仪殿门。左右固请止,上泣曰:“劬劳之恩,终身何所报?”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记载宋仁宗非常的后悔,大叹说:“人言其可信哉?”就是说怎么能轻易相信别人说的话呢?(在刘氏灵前)一边焚香一边哭泣道:“现在还大娘娘一个清白了!”后来,他亲自抓着刘氏灵柩的绳子来表达孝心,并哭着说:“一生辛苦的养育之恩,这辈子该如何回报呢?”可以看出来他们感情其实非常深厚,大概也是因为刘氏对宋仁宗真的是尽心尽力了。

咱们前面说到这个刘氏很有头脑,也有能力的。在天禧四年的时候,宋真宗久病不能处理朝政,常常交给皇后刘氏来决定。宋真宗还对当时的大臣们说,内廷有皇后辅佐,就不用担心了。乾兴元年的时候,真宗崩了,这时候的仁宗才13岁,所以群臣上表请皇太后垂帘听政,刘氏一开始其实并没有答应,是三次以后才同意的,就这样她成为了宋朝历史上第一位摄政的皇太后。

“初,仁宗即位尚少,太后称制,虽政出宫闱,而号令严明,恩威加天下。左右近习亦少所假借,宫掖间未尝妄改作。内外赐与有节。”

《宋史》里记载刘太后号令严明,恩威并施,内外赐与有节,后来有朝臣上书请刘太后效仿武后武则天,又进献了《武后临朝图》,但是刘太后生气地把它撕了扔在地上,说:“我不做这种辜负祖宗的事情!”所以,史书对她的评价是“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也就是说她有吕雉和武则天的才干,却不像她们一样心狠手辣。你说这样一位传奇的人物,不知道怎么着,后来就成为了历史上被黑的最惨的皇后了,所以真的不能小看艺术的力量,观众是很容易被误导的。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真实的历史,不妨来订阅我的频道,还有打开小铃铛接收通知。我希望可以藉由华夏衣冠之美,呈现给大家中国传统文化的真正精髓。好,那咱们下一位要出场的就是宋仁宗的皇后曹氏。

宋仁宗皇后曹氏

这位曹氏在电视剧里最先被评价为“貌丑不至惑君”,果然是“人言其可信哉”,而且,在电视剧里她从小爱慕仁宗,嫁给仁宗之后却是爱而不得,活得很痛苦,观众看得也痛苦。据说她还有一个爱慕她的忠心内侍。实际上,史书里并没有对曹氏外貌的描述,倒是有很写实的皇后画像可以参考,我觉得呢,以现代的审美观点看肯定是不够美了,也不符合古人那种粉面桃花、樱桃小口的审美观,我倒觉得旁边两个仕女画得很美,果然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佚名《宋仁宗后坐像》,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公有领域)

既而左右引寿州茶商陈氏女入宫

上方披百叶择日,士良曰:“陛下阅此何为?”上曰:“汝奚问?”士良曰:“臣闻陛下欲纳陈氏为后,信否?”上曰:“然。”士良曰:“陛下知子城使何官?”上曰:“不知也。”士良曰:“子城使,大臣家奴仆官名也。陛下若纳奴之女为后,岂不愧公卿大夫耶?”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里记载,宋仁宗的第一任皇后郭皇后被废了之后,他本来想让茶商的女儿陈氏当皇后,结果宦官阎士良看到之后问仁宗:“您知道子城使是个什么官吗?”仁宗说:“不知道。” 哎?竟然还有皇帝也不知道的官名!阎士良就告诉皇帝说:“子城使就是大臣家的奴仆,您要是纳了奴仆的女儿当皇后,岂不是要被人瞧不起了。”这才让仁宗打消了这个念头。

“性慈俭,重稼穑,常于禁苑种谷、亲蚕,善飞帛书。”

曹氏进宫后,虽然和仁宗没有爱情,但是《宋史》里评价她性格慈善俭朴,十分重视农业,经常亲自在后宫种植庄稼,采桑养蚕,而且她写得一手好书法。历史上记载曹氏会劝谏皇帝勤俭,叛兵作乱的时候沉着冷静地指挥内侍们把守宫门,事后论功行赏,还有在张贵妃屡次挑衅的情况下,都一再忍让。这些电视剧里基本都演到了,但是可能很多人在看剧的时候,就特别理解不了曹氏,觉得她这么守规矩是不是活得太憋屈了。

大家想一想,她一进宫就已经是一国之母了,有什么必要去争宠呢?而且,她还有前车之鉴,郭皇后就是因为争宠误伤了皇帝直接被废掉了。电视剧里演的这位曹皇后对仁宗,总是在一种期待和失望之间反复,却又硬是压抑着自己的情绪。但我觉得历史上这位曹氏应该是看得很明白,宋仁宗明显的不宠爱她,她自己又是一个生性俭朴的人,根本就不在乎张贵妃表面上那点嚣张和排场,反正也动摇不到她的地位,反而为她赢得了宋仁宗和大臣们的敬重,所以我倒认为她是一个有大智慧的人物,这点也可以在她后来垂帘听政的时期看出来。

清焦秉贞《历朝贤后故事图册》之《禁苑种谷》,描绘宋仁宗曹皇后在皇宫里种植庄稼。绢本设色,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公有领域)
清焦秉贞《历朝贤后故事图册》之《禁苑种谷》,描绘宋仁宗曹皇后在皇宫里采桑养蚕、种植庄稼。绢本设色,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公有领域)

宋仁宗驾崩之后,宋英宗登基的时候已经31岁了,并不需要辅佐,但是他即位不久就生病了。“嘉祐八年四月。先是,辅臣奏事,帝必详问本末,然后裁决,莫不当理,中外翕然,皆称明主。是日晚,忽得疾,不知人,语言失序,复召已责降医官朱道安、甄立里、秦宗一、王士伦等人侍疾。丙子,尊皇后曰皇太后。丁丑,群臣三上表请听政。”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里记载英宗当时人都认不得了,还胡言乱语。所以,群臣就上表请曹太后分担国事,曹太后就在御内东门小殿里听政。大家知道上一位刘太后垂帘听政的时候,是和小皇帝一左一右坐在承明殿这个大殿里的,所以曹太后就是在用行动表明,自己不跟皇帝平起平坐,只是帮忙代理一下。她从不擅自下决定,处理政务的时候自称为“吾”,也是为了不跟皇帝一样。

“颇涉经史,多援以决事。中外章奏日数十,一一能纪纲要。检柅曹氏及左右臣仆,毫分不以假借,宫省肃然。”

曹太后在代班期间,展现了她出色的业务能力,《宋史》里说曹太后经常引经据典,大量的奏章都能记得纲要,而且就算是娘家人也不偏薄,秉公处理。到了第二年夏天,宋英宗的病情刚好转,曹太后就立即撤了帘子还政,一点都不拖沓,所以她真的是一个很清楚自己定位的人,而且拿得起也放得下。

保护大臣

英宗驾崩之后,宋神宗即位,后来发生了著名的王安石变法,这个事情震动了整个朝堂,也牵连了很多人,其中王安石就成为了众矢之的,后曰:“吾闻民间甚苦青苗、助役,宜罢之。安石诚有才学,然怨之者甚众,帝欲爱惜保全之,不若暂出之于外。”

《宋史》记载曹太后告诉皇帝,王安石虽然有才学,但是怨恨他的人太多了,皇帝要是爱才想保全他,不妨让他先去外地避一避风头。

苏轼以诗得罪,下御史狱,人以为必死。后违预中闻之,谓帝曰:“尝忆仁宗以制科得轼兄弟,喜曰:‘吾为子孙得两宰相。’今闻轼以作诗系狱,得非仇人中伤之乎?捃至于诗,其过微矣。吾疾势已笃,不可以冤滥致伤中和,宜熟察之。”帝涕泣,轼由此得免。

后来这个变法的反对方,苏轼苏东坡也因为一首诗获罪,惨遭文字狱,大家都以为他死定了,又是曹太后劝戒宋神宗,把他都讲哭了,才让他回心转意,救了苏轼一命。

《邵氏闻见录》还记载曹太后把当年曾经反对宋英宗即位的大臣奏章都交给他儿子神宗保管,嘱咐他自己死后才可以看,而且绝对不可以降罪于这些大臣。曹太后去世后神宗看到了奏章就开始大哭,并且遵循了太后遗训不追究大臣的罪过。

这位曹太后历经了三朝的皇帝,英宗和神宗都对她极为尊敬,后代史书对她的评价也极高,堪称是皇后的典范,那现在回过头来再看看当年的张贵妃又算得了什么呢?

宋英宗高氏

宋英宗高皇后像,出自《宋代后半像册》,北京故宫南熏殿旧藏。(公有领域)
宋英宗高皇后像,出自《宋代后半像册》,北京故宫南熏殿旧藏。(公有领域)

咱们今天要说的最后一位皇后,就是整部剧里最让人羡慕的的高滔滔。为什么说她最令人羡慕呢?因为她和这个小皇帝宋英宗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发小,两个人两小无猜、青梅竹马。宋仁宗自己的三个儿子都夭折了,所以过继了自己的侄子赵宗实当养子,从4岁起就养在宫里,曹皇后也没有孩子,就把她姐姐的女儿高滔滔养在了身边。

两个孩子同岁,又一起在宫里长大,不仅感情好,姻缘也是早早的就定下了。等到他们15岁大婚的时候,被宫中戏称“天子娶儿媳,皇后嫁女儿”。他们俩婚后感情一直都特别好,据说高滔滔是宋英宗一生的挚爱,膝下八个子女皆是高滔滔所出,简直就是童话故事。但是,这个宋英宗当上皇帝才四年,34岁就英年早逝了,儿子宋神宗即位。

神宗即位的时候20岁,也不需要辅政了,但是《宋史》里记载神宗36岁的时候得了重病,宰相建议让高太后“权同听政”,神宗同意了。同一年这个神宗就崩了,留下了一个才9岁的宋哲宗,于是群臣就再次上表请太皇太后继续听政辅佐,高氏在大臣们再三请求之后才同意。

“临政九年,朝廷清明,华夏绥定。自是内降遂绝,力行故事,抑绝外家私恩。文思院奉上之物,无问巨细,终身不取其一。”

《宋史》里对高氏垂帘听政的评价是,临政九年,朝廷清明,华夏安定。她严禁外戚干政,也廉洁自律,文思院进贡的大大小小的珍奇物件,她终身没有收取过一件。被后世称赞为“女中尧舜”。

清‧焦秉贞《历朝贤后故事图》之《女中尧舜》,描绘的正是北宋仁宗高皇后。(公有领域
清‧焦秉贞《历朝贤后故事图》之《女中尧舜》,描绘的正是北宋英宗高皇后。(公有领域

哇!这评价是相当高,可惜电视剧后来就没有再继续演下去了。《清平乐》这部电视剧是很多小伙伴们推荐的给我看的,一开始也没抱太大的希望,毕竟打着历史剧旗号被魔改的例子实在太多太多了。

但是这部剧从布景、道具、服装、化妆、人物用语等等,都看得出来他们是下功夫去研究的,而且灯光、摄影和美术也很养眼,拍出了宋代那种素雅的气氛。最重要的是,小说的原作者和编剧都没有魔改历史,比起这些年充斥荧幕的宫斗剧、穿越剧、古装言情剧,《清平乐》基本上是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进行的艺术创作,这点实在是太难得。希望以后的电视剧都能够不为了一点收视率,或者是制造一些噱头、话题性,而强制的扭曲历史,然后误导观众。

北宋的历史人物中你最喜欢谁呢?还有你最想看到我做什么样的内容呢?都欢迎你在留言区来告诉我,还有别忘记订阅我的频道,我会继续做更多有关中华传统文化和普世价值的视频,那咱们下次再见啦!

▼ 相关影片

本文由爱丽Ally授权刊登。点阅更多视频

责任编辑:李婧铖

相关新闻
【爱丽话五千】以干支纪年法推算 庚子年大事多
【爱丽话五千】古人如何防疫? 史书现秘诀
【馨香雅句】周公制礼 哪些影响上千年
【馨香雅句】周公解梦,周公到底是何许人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