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

五月五日风物唤 求索端午精神利人生

作者:允嘉徽
font print 人气: 663
【字号】    
   标签: tags: , , ,

角黍*包金,香蒲泛玉,风物依然荆楚。
(*角黍即粽子)
——宋 周邦彦《齐天乐.端午》词句

端午节,在林林总总的节俗、节景和象征节物背后,屹立着两个英灵——屈原伍子胥。巧的是,这两位忠臣都是荆楚之人,有共同的特色——忠谏之臣,也都在五月五日赴义。回顾历史,如果这二位忠臣的逆耳忠言能够被君王采纳的话,历史就必然改写了。

屈原忠言逆耳遭放逐 不改丹心

屈原(芈姓,屈氏,名平,字原,约公元前340年—前278年)是战国后期楚国贵族,在楚怀王时任左徒、三闾大夫。屈平博闻能干,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事国君楚怀王。然而,他遭到争宠妒嫉他的上官大夫的谗言挑拨,从而受到疏离,外放使齐。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屈原因此怀忧而作《离骚》,以刺世事,以陈治乱之道,以明兴国之志,最终仍是无可奈何。怀王不能知人,不识忠臣,相信小人和昧见,不听屈原的意见,结果兵挫地削,亡六郡,最终受骗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顷襄王继立,屈原又遭到谗言中伤,被二次流放。在前后超过二十一年的流放中,屈原不得回朝进家一步,然而,他对家国的一片丹心从未改变。虽然有人劝他不要执著,随流扬波何必自苦?他以《楚辞〈渔父〉》自白:“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屈原。《圣君贤臣全身像 屈原》(国立故宫博物藏品  提供)

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陷楚国首都,楚迁都到陈(今河南淮阳)。此时,仍在流放中的屈原,眼见国家如礨卵岌岌可危,而自己全然无法为国效力,伤痛沉重异常,抱沙沉江入汨罗江。其后楚国国势一日日削减,数十年后为秦所灭。

屈原死在五月五日这一天,楚国人不舍屈原这位一代贤臣死去,以舟楫拯救他,从而代代传承形成舟楫竞渡的纪念风俗。(《荆楚岁时记》:“按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伤其死所,故并命舟楫以拯之。”)这种风俗,百年千年如一日,屈原的爱国志节,一日如千岁。如今的世世代代华族都记得在五月五日这一天纪念屈原。若屈原死后有知,一定更希望后代不要学他自杀殉节,而是效法他的良善赤诚,宁作忠言逆耳奋斗到底的孤臣,也不为随波逐流的愚迷。

端午风物画舟楫竞渡纪念屈原。图:元 吴廷晖龙舟夺标 轴(国立故宫博物院藏品  提供)

历代都有悼念屈原的诗,南宋劲节忠臣文天祥的悼亡与明志诗,带给我的印象极为强烈深刻:

五月五日午,薰风自南至。试为问大钧*,举杯三酹地。

田文当日生,屈原当日死。生为薛城君,死作汨罗鬼。

高堂狐兔游,雍门发悲涕。人命草头露,荣华风过耳。

唯有烈士心,不随水俱逝。至今荆楚人,江上年年祭。

不知生者荣,但知死者贵。勿谓死可憎,勿谓生可喜。

万物皆有尽,不灭唯天理。百年如一日,一日或千岁。

秋风汾水辞,春暮兰亭记。莫作留连悲,高歌舞槐翠。

——文天祥《端午》
(*大钧:指“天”。)

诗的前半是悼念屈原,后半则是文天祥的明志自述。同样是劲节忠臣的文天祥,又是出生于端午日,同样遭逢乱世板荡、国家存亡的冲击,他对屈原的忠诚劲节感慨特是深刻!文天祥吟叹“高堂狐兔游”,对映屈原受到君主身边谗臣的中伤而遭受流放的历史背景。“人命草头露,荣华风过耳,唯有烈士心,不随水俱逝。至今荆楚人,江上年年祭”,描述屈原死后年年受后人追悼,他的“烈士心”亘古长在,精神长存!在其中叠映了文天祥心里深刻的人生认同:“万物皆有尽,不灭唯天理”!这两位伟人有着同样的忠诚不二生命节操,留给后人凛凛然不畏死的伟岸风骨。

伍子胥:忠言逆耳 死而成义

伍子胥(名为伍员,公元前6世纪—前484年)的时代比屈原更早,他也是一位直谏忠言的忠臣。伍子胥是楚国人,个性刚戾,恩怨分明,能忍辱负重成大事。父亲伍奢在楚平王宫中为官,担任太子太傅,因上谏为太子说公道话,受谗被囚杀,兄长伍尚为救父亲也被诱杀,伍子胥也处在被追杀的危境。于是他亡命投奔吴国。在吴国他帮助公子光当上了吴王(阖庐,也作阖闾),并攻破楚国之都,报了杀父之仇。

吴越两国在争霸中结下世仇。吴王阖庐在对越王句践(也作勾践)大战中中伤不治。太子夫差继立,二年后在夫湫打败越国。句践残兵五千人逃到会稽,被吴国军队团团围住。句践“请为臣,妻为妾”求生,伍子胥建议吴王不要答应,吴王没听入耳。后来句践以卑微辞令和厚礼求和,同时利诱吴国宰相助言,逃过一死,得赦返国。句践返越后,卧薪尝胆,食不重味与百姓同苦乐,生聚教训储备战力的事,后人多知道了。

夫差连连获胜,自骄自大萌生轻敌的心态。伍子胥一直提醒夫差,越国是吴国的心腹大患,但是忠言逆耳,夫差得意轻敌,总是不听他的。同时,一旁又有与越国相通的佞臣施计陷害,在夫差耳边吹谗言,最后伍子胥被夫差赐死。伍子胥死在五月初五,死后尸体被投入钱塘江中。汉代庄忌《哀时命》叹:“子胥死而成义兮”!

伍子胥
忠言直谏的伍子胥。《圣君贤臣全身像  伍员》(国立故宫博物院藏品  提供)

《吴越春秋》记载句践二十一年越国大军攻入吴国时,伍子胥的魂魄对吴国将被灭“心又不忍”,在夜里激生暴风疾雨、奔雷激电、飞石扬砂要吓退越军。后来伍子胥之魂接受了吴国将败的天意,也才放下了一执。后来吴国果然被越王句践所灭,夫差自杀死前后悔不听伍子胥的忠言,无脸见他。吴国的人们感于伍子胥的忠义,往后就在年中五月五日他的忌辰日,在波涛中赛舸舟纪念他。

元人龙舟夺标图 卷 局部。(国立故宫博物院藏品  提供)

《史记》、《汉书》都有“毒药苦口利病,忠言逆耳利行”之情节的历史记载。屈原和伍子胥两忠臣,只要是有益于君主治国之事,即使君王不爱听,也无不尽言!遗憾的是,他们的主子都不听忠谏,无独有偶都走上亡国之路!“毒药苦口利病,忠言逆耳利行”诚然不假!

后语:忠言逆耳,幸留神听!

从屈原和伍子胥的时代返顾当下,今年撼动全球生命安全的中共肺炎传出地武汉赫然就在古代荆楚之地,中土的京城也一再搬演“忠言逆耳”的情节。今昔相照,感慨更深重!“江上日多雨,萧萧荆楚秋”,今日的中土更被西来幽灵的红色共产邪灵劫持,中国人受谎言欺骗多认共产邪灵作祖,割裂了正统的命脉,割裂了传统文化,遭临的厄运更是剧大无比。临此端午节之际,如果屈原和伍子胥这两位二千年的忠臣英灵复生,他们最想要留给华族后代的肺腑之言,该当是“忠言逆耳,幸留神听”吧!生命诚可贵!在共产邪灵败坏人类的末世,来自海内外给可贵的中华儿女的保命忠告,苦口婆心莫不劝善、劝退,能听进忠告之言的就是幸运之神照拂的人!

两汉乐府《折杨柳行》传唱“夫差临命绝,乃云负子胥”!回顾这段和端午节民俗有关的历史,我们体悟到时间之神会给人机会,但机会不会永远在那里!唯有明明白白作出善抉择,回归正统道德文化,唾弃邪恶,才能渡过大难之关。@*#

参考资料:
《史记》、《吴越春秋》、《汉书》、《楚辞》

责任编辑:方沛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本章“最孔门言礼之精义”。中国古代,礼是区别尊卑贵贱的,不同的人采用的礼节有所不同;但若片面强调差别,则易离心离德;而且,礼的目的乃是建立和维持秩序──一种和谐、太平的状态。儒家的礼治观,是让人互不混淆而又和睦相处。换句话说,“别”是礼的手段,目的还在于“和”。有子讲“礼之用,和为贵”,含义丰富,直指核心。
  • 地球的“成长史”竟然是这样的?!科学家终于承认,史前大洪水真实存在,难道《圣经》中记载的是真的?
  • 焚香静心,佛图澄和尚竟然还可以用香来救人……真的假的,琴技高超空中竟然飘香?
  • 孝悌是孔门教人的起点。《孝经》讲,“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简单的说,最基本的孝,是赡养父母,“朝夕色养”,做子女的要爱护自己、修养品格,否则“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进一步,有条件、有机会的,子女做一番事业,为国为民效力,光宗耀祖。最高的,子女能立身行道,成圣成贤,父母也因此享大福分。
  • 金丝桃的这个花语浮现眼前的是这样的画面:一边毫无保留绽放烟花般的绚丽光华,一边发出防御的警讯威慑──非诚勿扰!邪祟勿近!别看我如此纤柔娇美,但我是味微苦、有小毒的,要是欺人太甚,将承受我报复的后果。
  • 为什么“夫子温、良、恭、俭、让”就能得之?这里援引一段张居正教小皇帝的话,有这五者德容之盛,感动于人,所以各国的君,自然敬之而不忽,信之而不疑。都把他国中的政事,可因可革的,来访问于夫子,故夫子因而闻之耳。”也就是说,孔子之闻政,是因为其德行的感召力。
  • 与其它文明相比,中华文明的一大特色,是对家、祖先、孝道的高度推崇。本章就是鲜明的体现——曾子说:“敬慎地办理父母的丧事,虔诚地追祭历代的祖先,老百姓的德行就会归于淳厚了。”在亲情中,人心有了依归,人生有了温暖,社会道德由此奠基,社会秩序由此扩展(古代中国是家国同构),所以说“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 天灯, 放天灯, 天灯节, 台湾, 平溪
    黄历正月十五夜称“元宵”,又称“上元”“元夕”“灯节”。这一天里,人们闹元宵,吃元宵、猜灯谜、结伴赏花灯,古代词人也把赏灯会情景写进诗词。写元宵灯会的词,不计其数,而南宋辛弃疾的一阕《青玉案‧元夕》,则千古长在人心。词中有元宵的胜景,词中对灯节寄情,更有人生的深意。
  • 在古代留下许多龙的故事;对现代人来说,有人认为“龙”只是一个概念,也有人认为龙的故事只是一种神话传说。有意思的是,为何自古以来每个民族都离不开神话故事呢?岁逢甲辰龙年,我们也来回味一些龙的故事。
  • “不重则不威”。君子一定是自重的,否则就没有尊严、威严。这里的“重”,始自内心, “正心诚意”,修为到了一定程度,“威”就表现出来了,如:“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相反,如果一个人不自重,言行轻佻,势必招来侮辱,所谓“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