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中的瘟疫——罪与罚的故事(三)

作者:周怡秀
米希尔·史维特斯(Michiel Sweerts)《古城中的瘟疫》(Plague in an Ancient City),约1652年至1654年前后。(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1032
【字号】    

与普桑类似的作品还有法兰德斯十七世纪画家米希尔·史维特斯(Michiel Sweerts)之作描写的《古城中的瘟疫》。

史维特斯深受普桑影响,这幅《古城中的瘟疫》是他向法国大师普桑的《阿什杜德瘟疫》致敬,因此画面中许多元素与普桑的相似,读者可自行比较。作者本人并没有明确这幅作品的特定历史背景,或道德教训。一般猜测是在描绘大约公元前四三〇年左右,伯罗奔尼撒战争期间爆发的雅典大瘟疫,这场瘟疫毫不留情地袭击雅典,死亡人数接近人口的一半。那么为什么发展出高度文明的雅典出现瘟疫,而同时与之交战的斯巴达却能全身而退呢?雅典在高度发展的同时,也逐渐走向骄奢淫逸。从当时陶器彩绘中,出现许多描绘男女或同性淫乱,甚至多人杂交的画面,可见当时淫乱败坏的风气之盛,令人不禁想起旧约中被神所灭的淫乱之城索多玛和峨摩拉。而在瘟疫爆发时,许多对生命绝望的人,认为被神抛弃,未加自省反而更加放纵,视法律、宗教约束为无物。恶性循环的结果,雅典城邦终于一蹶不振;而斯巴达人从小被严格的战斗训练,生活自律简单,不像雅典人那样放纵享乐,或许是他们能躲过一劫的原因。

也有人把史维特斯这幅作品解释为罗马帝国时期发生的瘟疫。罗马帝国横跨欧亚非三洲,军队所向披靡,在政治、法律、哲学、文化艺术各个方面都为后人所取法,是后世西方文明的重要基础。然而,瘟疫却是罗马帝国的常客;有据可考的大瘟疫有四次,小瘟疫不断。罗马帝国的皇帝中,固有不少励精图治的明君、开疆辟土的英雄,荒唐败德的也大有人在。随着帝国的强盛和称霸,人们生活奢靡,纵情声色,嗜杀好斗。然而罗马人犯下的最大罪恶,还是对基督信仰的残酷迫害。自尼禄皇帝焚烧罗马城嫁祸基督徒开始,三百年来多位君主对基督徒进行多次镇压迫害,不仅造谣污蔑,煽动人们对基督徒的仇恨;甚至把无辜向善的信徒当作火炬活活烧死,或投入斗兽场喂食野兽,君民上下以此为乐。然而,长期迫害也没能消灭了基督教。反而是基督徒以慈善和信仰的力量感动了越来越多的罗马人,最终得到罗马皇帝的认同和皈依,成为罗马的合法宗教。

有一幅法国十九世纪画家居勒-埃里·德洛内描写的《被瘟疫侵袭的罗马城》,特别具有深意。

法国画家居勒-埃里·德洛内(Jules Elie Delaunay,1828~1891),〈被瘟疫侵袭的罗马城〉(Peste à Rome),1869年作,巴黎奥塞美术馆藏。(公有领域)

巴黎美院的画家德洛内在一八五六年得到罗马大奖,得以旅居罗马学习古典艺术。这段期间参观圣彼得锁链教堂时,一幅十五世纪波拉优洛(Antonio del Pollaiuolo)描绘瘟疫的壁画引发了他的创作动机。

德洛内以罗马市区为背景,用娴熟的学院派技法表现了古代罗马发生的瘟疫景象:萧条的街区、弃置堆放的尸体、垂死挣扎的人们等等……但是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央两个特殊人物的行为:一个有翼大天使指使一个外型凶悍的黑衣打手(死神?瘟神?)去攻击门窗紧闭的一户人家。而这一景象正源自于那幅于1476年的壁画。

《被瘟疫侵袭的罗马城》(Peste à Rome)局部。(公有领域)

与原作比较,两幅画的城市背景都有阶梯和雕像,也有堆叠的尸体,更主要的就是天使与“打手”的剧情。这个典故来自于中世纪描写圣徒传奇生活的《金色传奇》(注一)(Legenda Aurea)有这样一段记载:“……于是出现了一个好天使,他命令一个坏天使带着长矛去刺击每一户人家的大门,而死去的人数正好与门上被击打次数一样多”。基督徒相信,当时的瘟疫是神对罗马人迫害基督教的警示与惩罚。天使是神的使者,而所谓“坏天使”也只是个奉命行事的执法者,可能像中国所谓的瘟神,也可能近似西方预告死亡或索命的死神。

可能有人质疑,迫害是罗马执政者的决定,为什么会祸及平民百姓呢?请想一想,当众多罗马观众在斗兽场看到无辜的人活生生被野兽撕裂吞食还能取笑为乐的时候,在神的眼里能是无辜的吗?

作品右下角有个患病挣扎的男子,他痛苦地仰首向上方的伊斯库拉比(Esculape,罗马的医药之神)神像求助,却得不到回应。这似乎在暗示过去宗教中的神已经救不了他们;从另一角度看,如果真的是人犯罪而遭到的恶报,求神也无用。

《被瘟疫侵袭的罗马城》(Peste à Rome)局部。(公有领域)

背景另有一座可能是马库斯·奥雷留斯(Marcus Aurelius)皇帝的雕像。他虽然是罗马帝国五位贤明的君主之一,却也同样犯下迫害基督徒的错误。他的远征军班师回朝时带来了瘟疫,并传染到整个帝国。这座雕像下方却出现了未来将结束迫害并皈依基督教的君士坦丁大帝的名字。画家是否另有深意?雕像的手遥遥指向执行瘟疫的好坏两位天使,似乎引导观众注意画面中央发生的事,去省思瘟疫的发生和神的真正旨意。

注释一: 《黄金传说》(拉丁语:Legenda aurea,约1292年),原名为《圣人传说》(Legenda sanctorum),是意大利热那亚第八代总主教雅各·德·佛拉金(英Jacobus de Voragine;意Jacopo da Varazze, 1230年—1298年)所收集的基督教圣人传记集。逐章介绍含耶稣、圣母玛利亚、大天使米迦勒等100名以上圣人的生涯。@#

法国画家居勒-埃里·德洛内(Jules Elie Delaunay,1828—1891),〈被瘟疫侵袭的罗马城〉(Peste à Rome),1869年作,巴黎奥塞美术馆藏。(公有领域)

──转载自艺谈ARTIUM

(点阅【艺谈】系列文章)

(点阅【绘画中的瘟疫——罪与罚的故事】系列文章。)

责任编辑:李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歌剧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开始时是一项复兴希腊古典戏剧的实验。到了巴洛克时期(1600年─1750年),歌剧达到了顶峰,成为吸引全欧洲观众的艺术奇观。这种艺术形式逐渐成为那个时代的精髓,并预示了其400年后的发展。
  • 站在美国国会大厦圆形大厅(Capitol Rotunda)里可以欣赏到许多艺术。 很多人认为圆形穹顶的视觉体验美到令人摒息。然而,除非游客花时间研究这个广阔空间所呈现的艺术、建筑和雕塑,否则很容易忽略其重要的历史意义。圆形大厅里的饰带(friezs)即是一例。
  • 阿拉巴马州议会大厦(Alabama State Capitol)位于阿拉巴马州的蒙哥马利(Montgomery),其令人印象深刻的门廊(portico)以新古典主义风格设计,是该议会大厦特色。阿拉巴马州议会大厦与其它州的议会建筑类似,都是坐落在小山丘上,俯瞰整个城市。
  • 奥斯陆大教堂(Oslo Cathedral)原名“救世主教堂”(Our Savior’s Church),这座于市中心、弧形一层楼高的荷兰巴洛克风格建筑,以石材与红砖混合而成。大教堂东边是教堂前侧圣坛或称礼拜堂(chancel),钟楼有铜制的圆屋顶,搭配文艺复兴风格的尖塔。大教堂几世纪以来不断在整修与翻新。
  • 雕塑通常用来纪念重要人物或是故事。古往今来,雕塑流行的题材包括神话场景、政治领袖或宗教人物。然而,古典雕塑中有个最特别的主题并不在上述类别里。人物雕塑《斯皮纳里奥》(Spinario)或称《拔刺的少年》(Thorn-Puller)呈现的是一位坐着的裸体男孩,全神贯注地在拔他脚上的一根刺。几千年来,这座雕像给艺术家带来非常深刻的启发。
  • 英国威尔顿庄园(Wilton House)完美融合古典主义与英国美学,堪称独树一格。外墙采用当地石材建造,与英格兰威尔特郡(Wiltshire)乡村融为一体。古典比例、强调对称、矩形特征等设计,符合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Vitruvius)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建筑师安德里亚‧帕拉迪奥(Andrea Palladio)的美学原则。外墙没有石柱,最初的构想是为了让人们可以待在户外,同时还能屏蔽来自地中海炙热的阳光,这样的设计适合北方的地理与气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