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比哀多小堂:文艺复兴全盛时期建筑的巅峰之作

艺术比生命更重要:在无数的岁月中,艺术鼓舞着我们
文/詹姆斯‧霍华德‧史密斯 (James Howard Smith)编译/唐韵、莫琳
伯拉孟特时代的人认为坦比哀多教堂实现了古典建筑的设计。尽管在当时是一座摩登的建筑,那完美的结构好像它早就已经存在那儿了。(JHSmith/The Epoch Times)
font print 人气: 827
【字号】    
   标签: tags: , , , ,

意大利著名建筑师及画家多纳托·伯拉孟特(Donato Bramante)于公元1502年设计的坦比哀多小堂(The Tempietto)既是神圣秩序的展现,也是纪念使徒圣彼得的纪念碑。当时的建筑师们为了超越古典主义,无不尝试以具体的建筑形式来表达其对生命与宇宙的领悟。如今,这座小堂已被公认是文艺复兴全盛时期建筑的巅峰之作。

“坦比哀多”意大利语的原意是指体形略小的小堂。虽然只是一间小教堂,却以完美的几何图形与比例连结着天与地,描摹出天国世界的完美。不断重复的球体与圆形形状传达着一致与完整,也意涵着精神方面的实践。

这座小堂唤起人们对天堂的遐想。底层是平稳坚固的平台,古希腊风格的多立克柱列(Doric columns)整齐规律地矗立其上,中心由厚重的圆柱形墙面构成了建筑物的主体。对比之下,上层则是相对轻盈的露台空间,有着开放式的壁龛与精致的装饰,四周围绕的栏杆则是建筑环状的延伸。整体给人一种开阔的感觉,仿佛在向我们招手,走向心所向往之所在。

然而,整座建筑却没有登上露台的走道,我们不禁陷入沉思:这露台是为谁而造?栏杆和圆形的穹顶朝向天际。心思在此飘远了,想着:天空之上,还有些什么呢?

完美组合的建筑

只要登上罗马七座山丘之一的贾尼科洛山(Janiculum Hill),穿过圣彼得罗修道院( the monastery of San Pietro)入口的庭院,即到达意大利建筑师多纳托‧伯拉孟特(Donato Bramante)所设计的坦比哀多教堂。

同心圆一般的几何形状从小堂向外一层一层展开。阶梯轻躺在庭院中,邀请参观的游客穿过环状排列的多利克廊柱进入屋内,瞻仰圣者。

小堂内部一样环绕着神圣的几何形状。抬头往上看,可以见到穹顶内部布满了星星,描绘着无边的宇宙。

圣彼得的雕像位于小堂中央。圆形的房间,中心有一个洞,垂直往下看去,地下室有一个十字架图案,正是圣彼得殉难的地点。

伯拉孟特采用古老的科斯玛蒂(Cosmati)磁砖铺设地面。这种马赛克技术是十二三世纪罗马建筑师及设计师惯用的传统工艺。

建筑师伯拉孟特一定早就知道维斯塔神殿(the Temple of Vesta),该神殿建造于一世纪初罗马共和国的末期。伯拉孟特很可能从维斯塔神殿汲取古典形式的灵感,不过,坦比哀多教堂的结构则是文艺复时期的发明,超越了古典形式,还启发了后代世界各地无数的圆顶建筑,如伦敦的圣保罗座堂(St. Paul’s Cathedral in London)、美国华盛顿的国会大厦等。

当代的人认为坦比哀多教堂实现了古典建筑的设计。尽管它在当时是一座摩登的建筑,但它的结构是如此完美,好像它早就已经存在那儿了。

实际上,伯拉孟特将各地抢救而来的建筑物废弃品整合到坦比哀多教堂的建筑中,如据称来自古埃及的花岗岩石柱。如此一来,整座教堂立即有了古代遗迹的风貌。

建筑传达了圣彼得的品德

圣彼得是耶稣亲自拣选的第一任教宗。为了纪念圣彼得,建筑本身适切地传达了他的品德。小堂庄严高贵的外观、适度的尺寸与装饰,衬托圣彼得的质朴与真诚;坚固的结构与建材则代表他的力量——上天所赐予的坚毅美德。

坦比哀多教堂充满和谐感的组合是如此美丽,启迪着人们对生命与宇宙的探索。

伯拉孟特时代的人认为坦比哀多教堂实现了古典建筑的设计。尽管在当时是一座摩登的建筑,那完美的结构好像它早就已经存在那儿了。(JHSmith/The Epoch Times)
半圆形穹顶之上有一颗球体,上面耸立着一个十字架。(JHSmith/The Epoch Times)
伯拉孟特将各地抢救而来的建筑物废弃品整合到坦比哀多教堂的建筑中,如据称来自古埃及的花岗岩石柱。如此一来,整座教堂立即有了古代遗迹的风貌。(JHSmith/The Epoch Times)
小堂内部,圣彼得的雕像位于中央。圆形房间的中心,有一个洞,垂直往下看去,地下室有一个十字架图案,是圣彼得殉难的地点。(JHSmith/The Epoch Times)
同心圆一般的圆形形状从小堂向外一层一层展开。阶梯轻躺在庭院中,邀请参观的游客穿过环状排列的多利克廊柱进入屋内,瞻仰圣者。(JHSmith/The Epoch Times)
礼拜堂内部一样环绕着神圣的几何图形。抬头往上看,可以见到穹顶内部布满了星星,描绘着无边的宇宙。(JHSmith/The Epoch Times)

原文The Tempietto: Radiating a Divine Presence刊登于英文大纪元。

责任编辑:茉莉#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站在美国国会大厦圆形大厅(Capitol Rotunda)里可以欣赏到许多艺术。 很多人认为圆形穹顶的视觉体验美到令人摒息。然而,除非游客花时间研究这个广阔空间所呈现的艺术、建筑和雕塑,否则很容易忽略其重要的历史意义。圆形大厅里的饰带(friezs)即是一例。
  • 阿拉巴马州议会大厦(Alabama State Capitol)位于阿拉巴马州的蒙哥马利(Montgomery),其令人印象深刻的门廊(portico)以新古典主义风格设计,是该议会大厦特色。阿拉巴马州议会大厦与其它州的议会建筑类似,都是坐落在小山丘上,俯瞰整个城市。
  • 奥斯陆大教堂(Oslo Cathedral)原名“救世主教堂”(Our Savior’s Church),这座于市中心、弧形一层楼高的荷兰巴洛克风格建筑,以石材与红砖混合而成。大教堂东边是教堂前侧圣坛或称礼拜堂(chancel),钟楼有铜制的圆屋顶,搭配文艺复兴风格的尖塔。大教堂几世纪以来不断在整修与翻新。
  • 雕塑通常用来纪念重要人物或是故事。古往今来,雕塑流行的题材包括神话场景、政治领袖或宗教人物。然而,古典雕塑中有个最特别的主题并不在上述类别里。人物雕塑《斯皮纳里奥》(Spinario)或称《拔刺的少年》(Thorn-Puller)呈现的是一位坐着的裸体男孩,全神贯注地在拔他脚上的一根刺。几千年来,这座雕像给艺术家带来非常深刻的启发。
  • 英国威尔顿庄园(Wilton House)完美融合古典主义与英国美学,堪称独树一格。外墙采用当地石材建造,与英格兰威尔特郡(Wiltshire)乡村融为一体。古典比例、强调对称、矩形特征等设计,符合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Vitruvius)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建筑师安德里亚‧帕拉迪奥(Andrea Palladio)的美学原则。外墙没有石柱,最初的构想是为了让人们可以待在户外,同时还能屏蔽来自地中海炙热的阳光,这样的设计适合北方的地理与气候。
  • 大理石屋(Marble House)静谧地坐落在纳拉甘西特湾(Narraganset Bay)沿岸,它是美国罗德岛纽波特(Newport)第一座大理石豪宅,将原本幽静的木屋改建成富裕的堡垒。取名“小屋”(cottage)是为了对早期木瓦风格(shingle style)避暑别馆的尊重。但事实上,这是一栋“适合王后”居住的顶级豪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