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年之中,“冬至”是一个让人印象鲜明的节气标志,因为天地间阴阳交替的转机——“一元复始”就在冬至。同时在冬至,也是祭祀天地、祭拜祖先、家人团聚储备能量的重要日子。古来在冬至这天留下一些饮食传说、节俗,展现了在冬至迎福增强正能量的作法。
冬至一元复始迎阳气
许多古书,包括启蒙教材《幼学琼林》都记载了“冬至一阳生”。就在冬至这一天,阴气开始渐渐消弱,阳气复返,《汉书‧五行志》说“冬至阳爻起初”,即“一元复始”的表征,这是中华《易经》阴阳学说的古老智慧。在冬至的卦象上,初爻从阴复阳,标志阳气循环返回起点,寓意天地间又回到万象更新的起点。
在这个时机吃红白冬至圆开年运,特别能反映“冬至一阳生”的意义。冬至圆的“圆”是“元”的谐音,圆形的冬至圆是岁月循环往复、一元复始的形象表征,红白冬至圆则蕴含着阴阳交泰开新运的意义。冬至一早,民间百姓先在大厅敬神明、拜祖先。祭拜的菜肴一定有冬至甜汤圆,并配上其它丰盛的菜肴。就在冬至日,来碗红白冬至圆,祈祝新年“阴阳交泰开新运”!
吃赤豆粥去疫病秽气
冬至吃赤豆粥去疫病秽气!南北朝时代的民俗志《荆楚岁时记》中,记载冬至日吃赤小豆做的红豆粥,以攘除疫病秽气。传说古代共工氏有个不才的儿子在冬至日死了,成了疫鬼,为患人间。但是它畏惧赤豆,所以人们都在一元复始的冬至日这一天煮赤豆粥来吃,用来禳除疫疾。
韩国的冬至节到如今还保留冬至吃红豆粥这种习俗;日本人在新年第一天早晨吃红豆加上香烤麻糬饼,这都是东亚文化圈的古中国风表现。赤豆是一种很营养的食品,也有除体内湿气的效用。冬至圆加上红豆粥是个很不错的选择,禳除疫病秽气,否极泰来!
吃馄饨长智慧
盘古开天于混沌中,带来宇宙的诞生,因而谐音词“馄饨”就成了祝贺新年新生、开展智慧、开创未来的象征。
清朝人普遍有冬至吃馄饨的民俗,《燕京岁时记》记载“馄饨之形有如鸡卵,颇似天地浑沌之象,故于冬至日食之”。上溯宋朝就可见这种民俗,南宋陈元靓的《岁时广记》记载:“京师人家,冬至多食馄饨。”南宋周密在《武林旧事》还提到以馄饨祭祀祖先。冬至吃馄饨庆贺一元复始,感谢先祖的庇荫,庆贺新岁,开展智慧,开创未来!
吃水饺保健康
冬至还有过年吃饺子的习俗俗称“安耳朵”,是从东汉传下来的。俗谚说“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冬至不吃饺,冻坏脚骨爪”、“吃饺子安耳朵”等等都和这个缘由有关系。
东汉末年非常动乱,瘟疫大流行。那时告老还乡的“医圣”张仲景在河南施药救人。他在白河边上看到一些在寒风中打颤、两只耳朵都冻烂了的贫穷乡人,很想帮助他们。就在一个冬至日,张仲景的徒弟们在南阳东关某地搭了个棚子,架上大锅煮沸了水,为穷人济食暖身、舍药治病,这食疗药膳就是张仲景研制的可以御寒的方子“祛寒娇耳汤”。大锅中煮的大水饺包着袪寒药材和羊肉,可以暖身,防止耳朵冻烂,张仲景给取名叫“娇耳”。从冬至日一直到过年,来到的穷人都得到赈济,吃一碗热呼呼的娇耳汤,吃过后的人浑身发暖,两耳生热,耳朵也不再受冻烂之苦了。
在中国北方,冬至和过年吃水饺已经是长年成俗了。今人在冬至这一天,也来吃一碗热呼呼的娇耳汤,为健康加分。
冬至补冬养精蓄锐
顺应阴阳过生活是《黄帝内经》提醒人的根本的养生之道。在一年中最冷的季节,养精蓄锐,是延年益寿的重点。冬天养“藏”,是进补增强元气,养精蓄锐的好时机。
补冬是让食物配合天地之气的收藏,可以得到相加相乘的补益效果,尤其在一年中最长的冬至夜进补,成了“补冬”的代表作。常见冬至夜用鸡和汉方炖补,有的用桂圆(龙眼干)和糯米,煮成甜的米糕养心神。还有其它的冬季进补方,五花八门,可以根据各个的身体状况、虚实冷热作选择。 在冬至之夜补冬,一锅美食,浓浓的氤氲热气,幸福感不也特别浓厚?!过了这一夜,迎来阳气上升的运势!
履长节除邪气 吃猪脚面线延寿
冬至还有一个名称叫“履长节”,因为从冬至之后,白日渐长,阳气渐升,人们踏日影沐浴阳光,可以吸收阳气驱除体内的邪气。因此,古人发展出媳妇在冬至向家中、家族长辈献鞋袜的贴心礼俗,也称为“献袜履”,祈祝长辈“履长”——晒晒太阳吸收阳气,驱除邪气身体健康,长命百岁!三国时代的第一才子曹植作了《冬至献袜履颂表》,表述献鞋袜意在“亚岁(冬至)迎祥,履长纳庆”,祝颂冬至迎祥纳庆。
从冬至献鞋袜祝福祝寿,转为献猪脚面线,可作为配合节俗的食俗作法。在民间,逢到长辈生日,请吃猪脚面线,是祝贺延年益寿的民俗。面线绵长不绝表示长寿无疆,猪脚则表示健步康泰。
当年应考的学子吃猪蹄,含有预祝考生们“金榜题名”的含意在里面。因为猪蹄炖得熟透软嫩,就是“熟蹄”,即是“熟题”的象征,考生吃了“熟蹄”,金榜题名在望。
在冬至这一天为家中长辈准备香炖猪脚面线,晚辈同时也可吃上一碗,同除邪气,齐颂一家延年益寿!又前途在望!
这些冬至的迎福食物,起作用的不仅仅是食物本身,且都带有冬至时节的天地能量和善能量的加持作用。若再加上自己“应天而行”的德行开新运,得到上天的加持,就更无往不利了。古籍《尚书》说:“天祐于一德”,《易经‧大有》告诉人,刚健之德“自天祐之,吉无不利”,就是这个道理!@*#
─点阅【中华文化300问】系列─
责任编辑: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