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话西油】一代宗师:雅克‧路易‧大卫(上)

雅克‧路易‧大卫1787年所绘“苏格拉底之死”。(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1704
【字号】    
   标签: tags: , , ,

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是“新古典主义”的开山鼻祖,西方美术界的一代宗师:雅克‧路易‧大卫。他在西方美术的江湖上,就是“少林派”的开山鼻祖!

新古典主义的开山鼻祖

关于大卫呢,大家需要记住这么几点。

第一点,他是新古典主义的开山鼻祖!是西方美术界的一代宗师!

西方艺术史被艺术史家们分成了几个主要的大阶段,其中一个重要的阶段就是新古典主义!而且,由于他和他的弟子们都太杰出了,所以直接开启了一代之风气,奠定了法国学院派的基础,以至于法国学院派一直到今天都是正统美术的江湖名门。打个比方,如果把西方艺术界比喻成一个江湖的话,各个门派林立,而法国学院派的地位就如同少林武当在江湖上的地位!

所以,这么说起来,大卫就如同少林派的鼻祖达摩祖师!这样一比喻,大家就明白了。

第二点,大卫在艺术上的成就以及对后世的影响是巨大的,待会带你看画就知道了。但是,他最遭人诟病的就是他的政治立场太过摇摆!而最令后世引以为耻的就是在法国大革命期间,他倒向了雅各宾派。并且在处死路易十六的判决书上签上了自己的大名。这也直接导致后来路易十八复辟之后,他就成了参与处死国王的罪犯了。于是,大卫只好流亡比利时,并且最终身死异乡。

第三点,他生命最华彩的篇章就是和战神拿破仑的相遇。他也是拿破仑最欣赏的画家,直接成了皇帝的御用画师。这部分的故事我会放到下一集细讲。

好,那么接下来,我就来用他的几幅代表作,来把他精彩的人生故事讲给大家。

法国诞生了路易十四之后,整个西方的艺术中心就无可置疑的搬到了巴黎!太阳王去世之后,路易十五著名的情人,被后世称为洛可可教母的蓬巴杜夫人登场,从而为整个欧洲带来了一股浓浓的甜腻的充满享乐主义的洛可可艺术风格。当时整个欧洲都沉浸在这股骄奢淫逸,纵情声色、甜得腻人的风气中!

物极必反啊,其实纵观整个艺术史的不同阶段,有一个有趣的规律就是,当艺术风格太过偏左了,就会有人出来往右边拽一拽;太过偏右了,又会有人来往左边拽一拽。

当洛可可太浓情蜜意的时候,人们就开始觉得甜得受不了了。于是,就该有人站出来一扫艺术界这种安逸萎靡的享乐之风,重振古典时代的那种充满阳刚的,神圣的,庄严的风气了!于是,大卫登场了!

1784年,随着所谓启蒙运动的兴起,欧洲的王权出现了松动的迹象。人们已经受够了洛可可的萎靡之风,这时候法王路易十六就希望有一副作品可以表现出古典时代的理性、庄严,以及王权的神圣感!经人介绍,他认识了大卫,于是他就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大卫。

《贺拉斯兄弟之誓》大卫一战成名

此时的大卫已经36岁了,经过多年历练、潜心钻研,他的技法以臻圆熟,人生阅历和历史知识的积累也达到了一定程度。在接到国王的委托之后,一股厚积薄发的磅礴力量从心底奔涌而出。在经过一番构思之后,大卫拿出了这幅令他一战成名,并正式确立他一代宗师地位的成名作:《贺拉斯兄弟之誓》(Oath of the Horatii)。先来看画。

这幅画取材于一个古罗马时代的真实故事。当时,罗马城邦和另一个城邦国家一言不合剑拔弩张,但为了避免战争涂炭生灵,于是双方决定各自派出三名勇士展开决斗,以他们的生死来了却两国的恩怨!

罗马这边就选中了贺拉斯一家的这三个兄弟!这幅画所表达的就是在接到要求三位勇士奔赴沙场的命令之后的情形。

先来看画中的主要人物。画右的父亲拿着三把利刃,正在准备递给画左的三位手足情深的兄弟。画中这四位主要人物造型冷峻,肌肉紧绷,神情肃穆,态度庄严;画面构图严谨,线条明快,充满阳刚之气!一股浓浓的英雄主义情怀奔涌而出!而英雄主义,恰恰是大卫最拿手的,尤其是在他遇见了拿破仑之后,这是后话。

再来看背景处的三个拱门,使画面整体非常均衡;相对简单干净的用色表达了神圣庄严的气氛;人物的肌肤血管、肌肉线条极为逼真,身上不同材质衣服的褶皱、头盔和兵器的寒光四射,都彰显了画家高超的技法。

再来留意画右的几位女眷和孩子,这几位女眷应该就是他们的妻子和孩子。得知丈夫就要奔赴生死决斗的战场,眼前无疑就是一场生离死别!但在家国大义的面前,女人们也只能暗自垂泪,隐忍悲伤!

但这个故事真正令人悲痛的是,贺拉斯家这三兄弟的妻子们,正是来自要跟他们进行决斗的那个家族。而且,那个家族的兄弟也和贺拉斯家的姑娘们订了亲!所以,无论决斗的结果如何,都将是一场极为悲痛的人间惨剧!

油画《贺拉斯兄弟之誓》(Le Serment des Horaces),作者:大卫(Jacques-Louis David),作于1784年。(公有领域)

无论作品背后的故事,还是作品所传递出的精神气质,这幅画都完美诠释了新古典主义的要义:神圣,庄严,均衡,理性!在王权日渐式微的十八世纪末,《贺拉斯兄弟之誓》一扫此前萎靡不振的社会风气,为欧洲的艺术圈子带来了一股阳刚、冷峻,充满力量感和英雄气质的清新风气!获得了巨大的好评,雅克‧路易‧大卫,一战成名!

《苏格拉底之死》大卫名留青史

三年后,大卫又拿出了一幅令他名留青史的作品:《苏格拉底之死》。

那就先要来说说这位古希腊最伟大的圣人、哲学家苏格拉底Socrates。他还有一个很出名的弟子叫做柏拉图,柏拉图也有一个有名的弟子叫做亚里士多德。做一个不是很恰当类比的话,这师徒三人很像中国的老子、孔子和孟子。苏格拉底呢就相当于是老子,柏拉图就是孔子,亚里士多德就是孟子。而且,这三人生活的时代也是完全一致的。

好,下面来看画:《苏格拉底之死》The Death of Socrates。

只要几个重点就好。

第一个,画面中总共出现了13个人物,正好是西方人认为很不吉利的数字。

第二,画面正中的圣人左手指天,代表对神明的尊崇。临死前,圣人依然在和弟子们探讨人的神性和对信仰的坚贞。而同时,看都不看就伸出右手去拿那碗将夺走他性命的毒棘酒。表现了圣人对生死的淡漠。因为,苏格拉底经常说,肉身才是灵魂的枷锁。要想让灵魂真正的升华,就不能贪恋肉身的享乐!而且,根据柏拉图《裴多篇》的记载,临死前,圣人告诫弟子,死亡一点都不可怕,只要看破生死,方能明白生命的意义。这一点和佛家的教导很像。

如果把画面放大,人物的肌肉线条,腿部的血管青筋,极为鲜明生动准确,完美呈现了画家高超的技法!插一句,这个《裴多篇》的中文译本也叫做《裴多对话录》,是由钱钟书夫人杨绛女士翻译的。译文优美流畅,完美展现了“信达雅”的翻译标准。篇幅也不长,非常深邃充满智慧,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来一读!

第三点,坐在画面最左边低头沉吟的老者就是柏拉图。但是这里画家做了一个艺术假设,因为根据真实历史,圣人赴死的当天,柏拉图因为生病,所以并没有前来送别。而且,当时的柏拉图也没有这么老迈。但作为艺术创作,画家让一个老迈的柏拉特图来见证圣人的离别,更有一种历史的沉重感!

第四点,注意坐在他身前一手扶住圣人膝盖处的那个人,他叫克里同,是圣人的弟子。据史料记载,他一直在劝说老师改变主意。并且,他之前已经买通了狱卒,在牢房的地上挖了一个通道。大家注意克里同脚下的那块石板,有两处凹槽。这块石板是可以掀开的,石板下面就是事先挖好的通道。克里同希望带着老师逃出雅典。

而且,据说碍于苏格拉底的声名赫赫,雅典当局非常不愿意处死他。所以,挖通道这件事当局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就是他们也希望苏格拉底悄悄跑掉是最好的!但是,圣人断然拒绝了这个请求。

[法]雅克―路易‧大卫《苏格拉底之死》,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公有领域)
雅克‧路易‧大卫《苏格拉底之死》,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公有领域)
这就要说说为啥雅典当局非要跟苏格拉底过不去了。因为当时的希腊社会风气已经严重堕落了,人们也不再信仰真正的神,而是信了一些不好的东西,并且形成了强大而邪恶的宗教势力。苏格拉底的出现正好触动了这些恶势力。

70岁的苏格拉底慨然赴死

苏格拉底是西方历史上第一个真正为真理和信仰献身的人,他的遭遇与四百年后的耶稣非常相似。苏格拉底倡导有道德的生活,鼓励人们正直勇敢地活着,教导人们通过省思来觉醒内在的神性,从而让生命走上真正光明的道路。

最终,他的学说为雅典当局所不容。当局就以:误导青年以及对希腊神祇不尊敬等莫须有的罪名对他进行了审判。当时给了他两个选项,一个是离开雅典,终身不准再回来。另一个就是饮鸩而死。圣人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后者。

他说:我为什么要逃走?我做错过任何事情吗?我所坚持的是真理,为真理而死,有什么值得遗憾的呢? !这番话,一百多年后的孟子也做过类似的阐述: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

公元前399年,70岁的圣人苏格拉底,慨然赴死。

历史上,由于圣者的出现,触动了旧有的邪恶势力,而遭到迫害的事情屡有发生。古希腊是苏格拉底;古代印度是释迦摩尼;古代中国的孔子一生颠沛流离;古罗马的耶稣,被钉在了十字架上。这些事情史不绝书!

今天的中国,法轮大法的传出触动了共产党邪恶势力,而遭受了长达20年的残酷迫害。今天的美国,川普的出现触动了华盛顿沼泽里那些黑暗势力,而遭到冲击。历史啊,永远在重复上演!但是,又有多少人能真正明白此中真意,能真正体会神的良苦用心呢!人类能从历史中吸取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从来不会从历史中吸取任何教训!

圣人在赴死之前,依然从容不迫地和门徒友人们镇定自若地讨论灵魂不朽的话题。他还提到了地球周围不同空间有不同的生命居住等等,这些更像是一个先知探讨的话题,而不是哲学家的话题。他以伟大的人格,为人类留下了关于生死最生动的一课,圆满回答了这个令无数人困惑的问题。

英国著名出版家约翰‧博伊德尔(John Boydell)曾盛赞大卫的这幅杰作,是展现人类神性最伟大的作品。

这幅画的原作就在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大都会是我几乎每两周都会光顾的地方,这幅画我也看了不下百次!哈哈,每次都会被作品展现的神性、从容,和圣洁所打动!

您如果将来有机会来到纽约大都会,一定不要错过他!

好了,感谢您的收看!记得订阅分享!咱们下次见!

《大话西油》制作组

责任编辑:李昊#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秉持“抗疫不抗艺、竹县挺文艺”的精神,新竹县文化局美术馆推出4档精彩展览,要让你一次看个够!展览包括“清华大学校友书法联展-竹师芳华”、“万梅齐放版画展”、“极彩佛像创作展”及“创意绘画-王志中师生展”等,文化局欢迎民众到美术馆散心看展览,纾解疫情带来的紧张情绪。
  • 桃园疗养院康复者“崭露自我”艺展在中正纪念堂,“我是艺术家”艺展由八里疗养院承办并与5家部立精神科专科医院共同举办精神病人艺术作品展览,卫生福利部桃园疗养院,从去年到今年已经连续参与两年,为了参与该联展活动在展览前特别举办全院绘画比赛,最主要是能够鼓励具有潜能精神病人,发挥艺术方面的才艺,并从中发掘具有特殊艺术才能的康复者,让康复者的作品框上美丽的画框,在中正纪念堂的展场跃上全国。
  • 蛋雕
    越南一名艺术家花费3年的时间,在一颗鸵鸟蛋的蛋壳上钻出4万多个洞,并做成一盏装饰灯,成为一个美不胜收的作品。
  • 光是⽣命与希望的象征,灯笼可以是⼀种文化表达⽅式;结合灯笼文化,温哥华让历史⾛进来当代,⽤艺术启动我们与世界对话,使得农历新年在温哥华可以不⼀样。
  • 文徵明以“白描法”钩出娉婷玉立的莲花,用极婉约匀称的细线来钩勒。为了显现花瓣的精气有神,画瓣尖,下笔时先以书法中的“顿笔”为之,再提笔上来,一上来就见真章了。我们看到文徵明的花瓣线条是那么细致温和,好像随手不经意地就画出来似的,柔中带刚,刚中有柔。显得韵味无穷。
  • 南梁 张僧繇《雪山红树图》(台北故宫博物院提供)
    光凸凸的山,除了轮廓线以外,不添加任何线条也就是没画皴法。 这幅画怎么和常见的中国山水画迥然不同呢?
  • 来自比利时的法兰德斯风格画家安东尼‧范‧戴克(Anthony van Dyck,公元1599年–1641年)是一名臻求完美的肖像画家。他最著名的作品是替英国国王查理一世所绘的肖像画,优雅地呈现了查理一世和他的宫廷样貌。范‧戴克也是一位色彩大师,他善于运用色彩和大胆的笔触来表达光线、物体的移动和布料质地。这项特长也让他得以在作品中描绘出高度精准却仍具有绘画特点的蕾丝质地。蕾丝这种非常精致又复杂的布料是16至17世纪时富有的艺术赞助人流行配戴的服饰配件。
  • 华丽夸张的定型角色(stock characters)、简单的情节、即兴对白和户外表演,是即兴喜剧(Commedia dell’Arte,又译艺术喜剧)的核心特征。其幽默剧情常围绕着年轻恋人的种种考验。演员们不受台词限制,可以根据观众的反应调整表演。这些喜剧常含有对时政的讽喻和接地气的幽默,可以巧妙避开查禁。这种意大利民间戏剧形式也成了18世纪洛可可(Rococo)艺术运动的理想题材。
  • 冬天多少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沉闷些,有些人觉得天空乌云密布缺少阳光令人提不起劲来。但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就算在最昏暗的日子里也有色彩。最近我坐在一家咖啡馆里望向天空,当天刮风下雨天色昏暗,天空不再出现彩虹,反倒像是大理石般带点细微的灰色、蓝色甚至紫色。
  • 意大利伟大的艺术宝藏之一是位于帕多瓦(Padua)的斯克罗维尼小礼拜堂(Scrovegni Chapel)。是什么让小小的斯克罗维尼神妙不凡,且意义重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