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心求道

【人生之钥】三个弟子修炼为何只有一个能成仙?

作者:泰源
在命运与人生之中,诚心、悟性和坚心都是求道必备的人生之钥。 (pixabay)
font print 人气: 3444
【字号】    
   标签: tags: , , , ,

东汉末年,桓帝之世,在吴地会稽上虞(今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这个地方,有个名叫魏伯阳(约151—221年)的人,名翱,道号云牙子。魏伯阳出身名门望族,父亲魏朗是“东汉三君八俊”之一。然而他生性喜好道术,过着闲居养生的日子,不肯从政当官,官位爵禄对他来说如同尘垢秕糠,毫无用处。魏伯阳作有《参同契五行相类》共三卷,是现存系统阐述炼丹理论的最早著作,他被世界公认为以著作闻世的最早的化学家。

魏伯阳试验弟子的诚心和悟性

魏伯阳从阴长生习得炼金丹道术。后来,他带着三个弟子,隐居在深山里,炼制神丹。神丹炼成了,魏伯阳见自己的弟子俗念未尽,于是试探他们的心意说:“丹虽然是炼成了,最好还是先拿狗试验一下。如果狗吃了丹可以飞升的话,然后我们才可以服用;如果狗死了,那么人也不能服用。”

于是魏伯阳取丹喂随身的一只白狗,狗很快就死了。魏伯阳对弟子们说:“我们诚心诚意地炼丹,唯恐稍有差错炼不成丹,现今丹炼成了,但这只白狗吃了却死去,恐怕是丹药还没达到神明的要求,如果我们服用了,恐怕也和这只白狗一样,你们打算怎么办?”

弟子们不知如何是好,询问魏伯阳说:“先生您是否服用呢?”魏伯阳回答说:“我违背世俗常轨,丢下家人入山修炼,就是为了得道成仙。如果做不到,我也耻于返回家中,不管是死是活,我是服用无疑的。”说完,把丹放人口中,当场就死去了。

弟子们面面相觑说道:“炼丹是为了求得长生不死,现吃下去就死了,这可怎么办呢?”其中姓虞的弟子说:“先生不是凡夫俗子,他服丹而死,难道就没有特别的用意吗?”说着,也从炉中取出一粒丹,放人口中,服后也死了。

剩下的两个弟子彼此商量道:“之所以要得到丹药,是想求得长生不老,现在既然吃下去就死,还要它干什么?不吃这个丹药,还可以在世间多活几十年。”于是都没有服用,他们一起出山,打算为先生和师兄弟备棺人殓。

这两个弟子走后,魏伯阳便站了起来,取出真正的神丹放在弟子和狗的口中,片刻他们都活了过来。这个服丹的虞姓弟子,随着先生一起成仙而去。

他们走之前在道旁碰到一个进山砍柴的人,魏伯阳就写了一封信给家乡的人,让砍柴的人带回去,信中对两个弟子表示感谢,那两个弟子看到信后懊悔不已。

魏伯阳曾作《参同契五行相类》,共三卷。内容似乎是为《周易》作注解,但其实是假借《周易》中的爻象说辞,来论述炼丹的原理。但是俗世的儒生,不知道炼制神丹是怎么回事,多从阴阳学说的角度去注解它,从而违背了原作的旨意。

看来,一个人能否学道成仙,悟性也很重要。下面再看李八百的例子。

李八百的考验

李八百是蜀地人,没有人知道他的姓名,好几代都有人看到他。当时的人计算他的年龄有八百岁了,就用“八百”来称呼他。他有时隐居在深山老林之中,有时又在街头闹市出没,他知道汉中的唐公昉(西汉未期人),有志学道,但一直没有遇到明师指点,就想去教授他。于是决定先过去试探他一下,寄居在他家做雇工好些年,唐公昉并不知道李八百的来历。

李八百听从使唤做事都很用心,跟别的雇工不一样,唐公昉特别喜欢他。一天,李八百假装得了重病,病得要死的样子。唐公昉就为他请医生诊治,花费几十万金钱,但不觉得有什么损失,对他担忧挂念的神色都表露在脸上。

李八百又变生恶疮,长满全身,流着脓血,散发着恶臭,让人难以忍受,不敢靠近。唐公昉流着眼泪对他说:“卿做我家的佣人,勤劳辛苦了好几年,却病得这般严重,我找大夫来想要把卿治好,对钱财没有什么舍不得的,但卿的病还是不好,该拿卿怎么办呢?”

李八百说:“我的恶疮能好,但必须要有人来舔它,这样才能好。”公昉就招来三个婢女,让她们给八百舔疮。李八百又说,“婢女舔不好,要是您能给我舔一下,就应该能好。”公昉就舔了。李八百又说,“还是没好,如果夫人能来舔,应该会好。”唐公昉就让他夫人舔了李八百的恶疮。

李八百又告诉他说:“我的恶疮快要好了,要是能得到三十斛好酒来洗浴身体,就会完全好了。”

于是,唐公昉就为他准备好酒,放在一个很大的容器里。李八百走入酒缸中洗浴,恶疮立刻就不见了,身体也变得像凝冻的油脂一样光洁白润,而且身上也不见任何瘢痕。

李八百于是告诉唐公昉说:“我是仙人,看你有学道修仙的志向,所以才这样考验你。你确实是可以教授的人,现在就传授你成仙的秘诀。”

于是让唐公昉夫人和那三个舔疮的婢女,用他洗浴过的酒来沐浴。她们三人立刻就变年轻了,容貌皮肤都变得漂亮极了。李八百把一卷如何炼丹的经书传授给了公昉,公昉就进入云台山中制药,丹药制成,服下后就成仙而去了。(资料来源:葛洪《神仙传》)@*

──点阅【人生之钥】

责任编辑:古容#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浙江海宁地区有一姓查的人,在科举考试上一直很不如意,考到了四十多岁时还没有考上,家中十分贫苦。有一天,他来到了关圣祠祈祷,随后求得一签,签诗中有“南贩珍珠北贩盐”一句,于是打算放弃科举考试,进入都市去经商。经商无着,因缘际会,因为帮助了他人,助成了他的事业。
  • 王皇后与永历帝感情非常好,在颠沛流离的日子里,他们患难与共,相互扶持,将风雨飘摇的南明苦苦撑了十六年。示意图。(公有领域)
    一个书生遭丧父之痛时,未婚妻被改嫁,赴考之日正是他失婚之时。后来他幸逢贵人,竟然帮他找回了未婚妻,挽救了婚姻。这事是怎么发生的呢?
  • 何医生给两人病情相似的人开了同样的药,结果却大不同。他茫然若失地说:“今天才知死生在命,不在药的功效,也不在医生的技术啊。”从此闭门谢客,许多年不再谈医术了。
  • 粤语中有这样一句方言:“财来自有方,唔使咁彷徨。吃几多,着几多都系整定噶。”意思是说:一个人发起财来自有它的方法,无须你煞费苦心地去筹谋。吃多少,穿多少,用多少,都是注定的。本文的故事就能反映出这一点道理来。
  • 成公为人耿直,性好善良,老了就在水边建了一座茅庐,以捕鱼为生。有一天,天快黑的时候,有个穿着湿衣服的人,哭泣着走来,成公以为他是个掉落水中而爬上来的人,于是就叫他进来,准备办了酒饭,要招待他吃一顿,暖暖身子。后来这两“人”发生了一段“超人”而感人的故事。
  • 父亲欠下巨债忧闷丧命导致家庭变故,一个豆蔻年华的女孩子和母亲被骗入“瘦马家”,等待她的是养肥后被出售的命运。直到“买主”来“挑货”那一天,她才豁然明白!面对艰苦余生,她怎样选择?屈从偷生?还是“宁做乞丐而死,而不受辱而生”呢?
  • 平日作人做事不贪不取、一尘不染的人,对人存一份厚道、一份好心的人,可能在经历人生坎坷之后,得到丰厚的回报。请看本文讲的两个这样的故事。
  • 乱世中,有人看似强盗,却是地道的好人;有人看似好人,却是真正的强盗。看故事吧!
  • 明末清初著名诗文作家王猷定说:“古往今来,因为琵琶弹得好而闻名于世的人多了,可没有一个人能与汤(应曾)先生相比!人如果没有至性,情感就不会深入专一,那怎么能流传后世呢?”汤应曾弹奏琵琶怎般地感人呢?
  • 清朝未年时,武昌事发,北京大乱。书生吕居翰家住北京,请求母亲去避乱,他的母亲说:“人心瓦解,清室固亡。但是也没有什么地方可去。假如革命军是救民的,就不用避;假如是害民的,到哪里也不能幸免。皇宫里,京师内都还算安静,我们家又穷,没有必要去匆忙避乱。”吕生也就顺从了母亲的意思,后来乱兵来打劫,吕生怎样在乱世中保住一家人和邻人的平安又缔结了良缘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