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人生】穷汉终身未婚 晚年却得子孙奉养

作者:泰源整理
李某做了好事给自己造了福。图:元 王蒙绘《素庵图》(局部)。 (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1609
【字号】    
   标签: tags:

清朝时,西乡某一村庄有一姓李的村民,一直未婚,他以小车推货物、送旅客为生,常年都在外面奔走忙碌,很少回家。

有一次他送客人到峄山,回途时,早早就起程了,途经村头的尼姑庵后面,见到一个浑身是血的婴儿在啼哭,他走近一看是个男婴。但是想到自己家中没老婆,不能养育他;如用小车载着他走,就难以谋生,于是只好将他放回地上,准备离去。这时,忽然来了一只狗,扯开包裹着婴儿的衣被,婴儿哭得更厉害了,李某担心狗会伤害到婴儿的生命,急回头赶走了狗。但当李某离开后,狗又跑回来了。这时李某起了恻隐之心,把婴儿抱着放在车上。天气有些微寒,李某用旧衣服裹着婴儿,继续往前走。

走到了一个大村庄,见到村民后,借口说妻子生产后突然去世,留下这个孩子,自己打工到处行走,孩子不能养,想送与他人,逢人就这么说。后来遇到一位老人,老人对他说:“我已经有子孙,但我同情你左右为难,愿意为你代养。”于是问了李某的姓名、家族和住处,李某详细说了。老人说:“我姓李,和你同姓。这孩子长大后,我一定会让他回去认祖归宗,希望你给他起个名字,留下一个表记,以便日后好相认。”李某就以孝字作为儿子的名,并将裹着儿子的小衣服撕开半幅留下,作为日后相认的凭证。

李孝逐渐长大,到十七八岁时,身躯高大雄伟,李翁令他练习武功,并得以进入县学学习。后来李翁年纪大了又多病,恐怕死后自己的子孙会刻薄李孝,就表面上分很少的财产给他,而暗地里却厚赠他,让他回去寻找自己的父亲。于是,李孝就带着妻子、儿子而去。

这时,李某也年纪大了,不能再出外推车谋生,回到乡里,在一些聚赌的场所打零工糊口,冬天就住在地窖里。有一天,村中忽然来了个年轻人,衣冠整齐,后面跟着几辆车,载着行李和少妇、幼子,问李某的名字。

村里的人问他:“你问李某干什么?”年轻人回答说:“他是我的父亲啊!”村里的人感到很奇怪,私下议论说:“李某没有妻子,为什么会有儿子呢?”一个人说:“村里又没有与李某同名同姓的人,怎么知道这不是他儿子呢?”于是急忙跑去地窖中找到李某,说:“你儿子来了。”李某问:“在哪里?”村民说:“在村头问人。”李某大喜,急忙翻箱倒柜地找出半幅小衣服走出来。村民问他:“你拿这个干什么?”李某说:“如果没有这个,那么父亲就不是他的父亲,儿子就不是我的儿子了。”

李某在村头见到年轻人,就问:“你是李孝啊?”年轻人回答说:“我就是。”李某就将半幅小衣服交给他,年轻人看了,也将自己的半幅小衣服拿出来,两者合起来,正好是一件婴儿的小衫。李孝当时立即跪下来拜见父亲,也令少妇下来拜见公公,小儿子请祖父安。李某激动得说不出话来,惟有连连点头而已。

李某是个穷极的人,如果不是见到血娃而动了恻隐之心,怎么能享受这晚年的厚福呢?事后村里的人私下问他,李某说:“某年在某个地方自己曾建立家庭,但一年多妻子就去世了。”李某长年累月在外奔走,极少回家,乡里人也不知道他在外面的情况,也就相信了他的话了。李孝问母亲的墓地在什么地方?李某说葬在某处乱坟堆中,后来被山水淹没,已无踪迹可寻,他的儿子也就相信了。

下面再讲一个因战乱而父子失散后再团聚的故事:

清朝时,有一木工陶某,是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市)人。当他四岁时,粤贼攻陷城池,他父亲被贼抓走,只有他们母子相依,幸而平安无事。大乱平定后,他们仍然在城里开店。

至同治甲戌年,陶某二十五岁了。有一天,忽然有个老人带着一个盲妇来到店门口乞讨,陶某给了老人钱,但他还不走,还仔细看着陶某很久,说:“你是不是姓陶,乳名叫某某吗?”陶问他怎么知道?老头说:“你是我的儿子啊。”陶某就进去叫母亲出去看看。

陶某母亲出来一看,果然是陶某的父亲,于是扶他们入屋,并询问他们从何而来?陶某的父亲说,被贼抓走后,开始往北行,后来又辗转到四川、陕西,现在从陕西回家了。他解开缠在腰部的布袋,拿出几锭银子,都是多年来买卖商品所得,但恐怕在路途遇上盗贼,便假扮成贫穷人,那盲妇是续娶的妻子。大家听到了,都皆大欢慰,亲朋戚友都来庆贺。自从战乱以来,父子、夫妻离散的人多得是了,这家人能得以团聚,想必是积有阴德吧?@*#

资料来源:《益智录》、《右台仙馆笔记》

─点阅【古道人生】系列─

责任编辑:古容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距离嘉兴三塔湾二十里,有一座塔孤零零地立在官塘旁边。塔上下共七层,高约十余丈,中层刻有“鹤秀”两个大字。塔面临大河,背后全是农田,旁边并无寺庙。路过的人以为是当地人为镇压风水方面建造的塔,但却不知道塔名是什么意思。后来问秀水县的人,才知道塔并非为风水修建,而是有一段动人的故事。
  • 浙江海宁地区有一姓查的人,在科举考试上一直很不如意,考到了四十多岁时还没有考上,家中十分贫苦。有一天,他来到了关圣祠祈祷,随后求得一签,签诗中有“南贩珍珠北贩盐”一句,于是打算放弃科举考试,进入都市去经商。经商无着,因缘际会,因为帮助了他人,助成了他的事业。
  • 王皇后与永历帝感情非常好,在颠沛流离的日子里,他们患难与共,相互扶持,将风雨飘摇的南明苦苦撑了十六年。示意图。(公有领域)
    一个书生遭丧父之痛时,未婚妻被改嫁,赴考之日正是他失婚之时。后来他幸逢贵人,竟然帮他找回了未婚妻,挽救了婚姻。这事是怎么发生的呢?
  • 何医生给两人病情相似的人开了同样的药,结果却大不同。他茫然若失地说:“今天才知死生在命,不在药的功效,也不在医生的技术啊。”从此闭门谢客,许多年不再谈医术了。
  • 粤语中有这样一句方言:“财来自有方,唔使咁彷徨。吃几多,着几多都系整定噶。”意思是说:一个人发起财来自有它的方法,无须你煞费苦心地去筹谋。吃多少,穿多少,用多少,都是注定的。本文的故事就能反映出这一点道理来。
  • 成公为人耿直,性好善良,老了就在水边建了一座茅庐,以捕鱼为生。有一天,天快黑的时候,有个穿着湿衣服的人,哭泣着走来,成公以为他是个掉落水中而爬上来的人,于是就叫他进来,准备办了酒饭,要招待他吃一顿,暖暖身子。后来这两“人”发生了一段“超人”而感人的故事。
  • 父亲欠下巨债忧闷丧命导致家庭变故,一个豆蔻年华的女孩子和母亲被骗入“瘦马家”,等待她的是养肥后被出售的命运。直到“买主”来“挑货”那一天,她才豁然明白!面对艰苦余生,她怎样选择?屈从偷生?还是“宁做乞丐而死,而不受辱而生”呢?
  • 平日作人做事不贪不取、一尘不染的人,对人存一份厚道、一份好心的人,可能在经历人生坎坷之后,得到丰厚的回报。请看本文讲的两个这样的故事。
  • 乱世中,有人看似强盗,却是地道的好人;有人看似好人,却是真正的强盗。看故事吧!
  • 明末清初著名诗文作家王猷定说:“古往今来,因为琵琶弹得好而闻名于世的人多了,可没有一个人能与汤(应曾)先生相比!人如果没有至性,情感就不会深入专一,那怎么能流传后世呢?”汤应曾弹奏琵琶怎般地感人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