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追求的道与传下的道

文/楚一丁
河北省金山岭一段长城的秋色。(Mark Ralston/AFP)
font print 人气: 3355
【字号】    
   标签: tags: , , , , , ,

谈中华文化不可能不谈孔子。要想找到中华文化的本源,当然更少不了孔学的核心——那个被孔子称作为“道”的东西……

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有素王之称。素王的意思是他有王者之道而无王者之位,是文化意义上的王。元大德十年(1306年),元成宗加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曰:“先孔子而圣者,非孔子无以明;后孔子而圣者,非孔子无以法。”意思是:如果没有孔子,人们就不知道孔子以前的那些圣人为什么是圣人。而孔子以后的人,如果不效法孔子就成不了圣人。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后代尚不得不对孔子如此诚恐诚惶,可见孔子在中华文化中无人可以取代的地位。

但说到孔子对中华文化本源的那个“道”的开示,其中的奥妙文章就多了。

先来看《论语‧里仁》中的一段对话。“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这段话记录的是孔子与他的衣钵传人曾子(名参)的一段对话,意思是:孔子告诉曾子说自己的道是“一以贯之”的。孔子说完这句话之后就离开了。随后门人问曾子孔夫子讲的这个“一”是指什么,曾子答:忠恕而已。

曾子解释的“忠恕”是不是孔子所说的“一”或者“道”,这个回答对不对?两千多年来学者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实这里的关键不是曾子的答案本身,而是要问:忠恕二字如此简单,为什么孔子不直接说出来,而是用这个“一”字来代替,然后要曾子去猜。难道孔子就是用这种打哑谜的方式教自己的衣钵传人吗?

类似的问题在《论语》中还不止一次。再来看《论语‧八佾》中的另一段:“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林放问孔子礼的根本是什么,或者说礼是从哪儿来的?孔子回答:问题问得太大了。礼仪不用太铺张,不要太浪费。办喜事有喜气儿就行,办丧事表达了哀悼之情就足矣。然而问题来了:如果礼的根本就是这么简简单单的一个省着点儿花钱的道理,为什么夫子会来一句:大哉问!?到底是什么问题问得太大了呢?前言不达后语嘛。夫子在暗示什么呢?

再来看《论语‧卫灵公》中的另一段:“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孔子问子贡(端木赐):你以为我的学问是因为我读了很多书而得来的吗?子贡反问:难道不是吗?孔子说:不是的。我是“一以贯之”。这里又出来一个“一以贯之”,又在打哑谜了。

天人合一的文化本源:天道

读过《论语》的人都知道,对于孔门修养的最高境界——仁,孔子对不同的学生有多种不同的解释。今人理解不了,虽然都知道孔子因人施教的方法,但现在的人绝对不会把一门理论中最为核心的概念不加任何定义地随意去解释。孔子不但这样做了,而且其思想承前启后,成为后世中华文化的主流。所以我们在研究孔学的时候,要想理解孔子的本意,就不能不从更大的文化背景去探讨。

中华文化是天人合一的文化:天道引领人道,人道则是天道的延续。在这个文化中,道德中的道是指天道,而德则是人德,即人的行为标准。“道德”二字的摆放是先有道后有德,亦即人的德是建立在天道法则的基础之上的。这就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的关系。

孔子五十岁开始研究易经,且终其余生乐此不疲。《论语‧述而》有:“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孔夫子大有没能早点开始研究易经的遗憾。易者,上日下月为易。顾名思义,易经所讲的就是天地之道。所以夫子五十岁以后所研究和追求的,就是天地之道。事实上,在“天道”二字中,儒家更多的是讲天,而道家则更专注于道。按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的序列,天虽然不及道,却无疑更接近于人。这就是为什么后世的文化在儒道两家学说中更重儒学的原因。

既然孔子所追求的是天道,那么从追求天道的角度回去看孔子所讲的“礼之本”和“一以贯之”,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天人合一的文化中,文化的本源是那个天道。而林放要孔子解释这个“礼之本”,等于就是在问天道了。孔子知道以林放的悟性,告诉他了他也做不到,所以就有了那句感慨:“大哉问”。但孔子一生诲人不倦,又不愿不回答林放的问题,于是就有了后面的那几句少花钱多办事的话,因为以林放的悟性,他也就只能做到这些了。至于说曾子和子贡,这两人的悟性虽然要比林放强得多,但孔子仍然认为以他们的悟性还不足以传以自己所学之全部,所以就用了个“一以贯之”去讲。意思是自己是在追求天道的过程中,理解了更高的天道法则之后,站在一个更高的高度上,以“登泰山小天下”之势,从上到下一下子豁然通达,看清了人的文化。至于这个“一”究竟具体是什么,只好让曾子和子贡自己去悟,能悟多少是多少了。

孔子门徒继承的道:仁爱

中国东部山东省曲阜市的孔林。(STR/AFP)

子贡是孔子的十大弟子(孔门十哲)之一。《论语公冶长》中有:“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子贡说:孔子诗书礼仪方面的文章还可以听得到看得见,但孔子对人的心性与天道方面的研究,就无法听到了。孔子一生中最为得意的门徒是颜回,夫子认为只有颜回能继承他的道统。可惜颜回早逝,死在了孔子前面。所以子贡所谓的“不可得而闻也”,其实不见得是孔子不传,而可能是孔子认为除了颜回之外,别的弟子的悟性都还不够,所以没把自己对天道的领悟讲给他们。颜回死的时候还不到32岁,在剩下的弟子中,孔子挑了曾子继承自己的衣钵。但以曾子的悟性,他认为孔子“一以贯之”中的那个“一”就是忠恕。所以,孔子的门徒所继承下来的道就是以忠恕为核心的仁爱了。《论语里仁》里有:“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如果早上知道了做人要讲忠恕,晚上就死了,那哪来的时间去实践忠与恕呢?

道家讲“道、德、仁、义、礼”,这中间的道和德与我们今天所讲的道德不是同一个概念。这里所讲的道德不是建立在后世的一些思想或主义基础上的道德,而是建立在修道人对天道的修炼基础之上的道德。“道、德、仁、义、礼”是从上到下五个不同的层次,孔子自己的层次应该高于仁。但他的弟子所继承的只有仁、义和礼。孟子后来加上了智,董仲舒在汉代又加了信。这就是后世儒学讲的五常:仁义礼智信。@#◇

——转载自《新纪元
责任编辑:王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中华传统道德文化精神,将为民族开创新的希望。()
    在这危急关头,我们呼唤中华传统道德文化精神。在那一片土地上,这种源自上天和久远的精神,创造过奇迹,抵御过风雨,演绎春秋大义、忠烈悲歌,绽放华彩。今天,许多真诚、善良、正直的中国人,正在以勇气和行动,坚守与实践着民族的精神。
  • 法轮功创始人李洪志大师最近指出:在过去三年的疫情期间,中国已有约4亿人死亡。如此巨大的社会变迁按照中国古人的讲法,就是天劫降临,巨变将至。
  • 孔子是古代的圣贤,创立的儒家思想,是千百年来,中国政治的主导思想,获得非凡的成功和辉煌。
  • 各城各邑各地方都有守护地方、翦凶除恶的守护神——“城隍”。民间百姓和官吏都很尊敬这位地方守护神,尊称“城隍爷”。城隍爷是怎么选出来的?哪些人可以当上城隍爷呢?听过城隍的考试吗?蒲松龄《聊斋志异》有“考城隍”的故事;清代名人袁枚的后身也成了城隍。
  • 本次中华文明,从黄帝开始,到夏商西周,是为礼乐文明。所谓“六代乐舞”,一般指黄帝《云门》、尧《大咸》、舜《大韶》、禹《大夏》、商汤《大濩》,以及周武王《大武》。又分为文舞和武舞。前四代,因禅让得天下,故称文舞,表演者手持乐器与雉鸡尾羽;后两代,因靠武力夺天下,故称武舞,表演者手持干戚。
  • 中秋夜,当仰望天空中有如银盘一般的明月,嫦娥、玉兔和吴刚伐桂等传说中的故事是不是跃出你的心海呢?“嫦娥奔月”的故事代代相传,早在商周时代就有,而吴刚和玉兔的故事都是成形于唐代,这些流传民间的中秋节故事都有上千年甚至数千年的历史了。然而近年对月亮的研究有一个飞跃,科学分析指出:月亮是人造的!这个发现,可能启发我们对中秋节的传说故事的新观点和领悟吗?
  • 既然日本人喜爱赏月,仰慕月宫,喜爱玉兔,中秋节神性十足,那么,他们是否也有类似中国的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呢?《竹取物语》(たけとりものがたり),又称为《辉夜姬物语》,是日本最古老的神话故事。故事讲述了一个美丽的公主“辉夜姬”从月亮降临到人间,再返回月宫的故事。
  • 本章前句是评一不当做而做的事,后句是评一当做而不做的事。有人认为,从意义上讲,应当各自为一章。但既然作为一章,编者应有苦心。就“为政”而言,有所不为,有所必为。无论“不为”还是“必为”,都上循天理,内怀仁心,而勇于担当。
  • 中华传统文化讲天人感应,佛家讲万物有灵,无神论者不相信,不过上天偶尔露一手,让人看到奇迹。
  • 孔子百世可知,其依据就在于中华文化,在于道统。汉代董仲舒说了个非常著名的话“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注意,孔子这里说的“继周”,有特定的含义,是指继承周礼、周的文化。只要行在中华文化的轨道上,有“因”有“损益”,“虽百世可知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