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说(45):始可与言《诗》

作者:薛驰
《论语说》(公有领域 / 大纪元制图)
font print 人气: 113
【字号】    
   标签: tags: , , , ,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论语‧八佾‧八》)

【注释】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前两句见《诗‧卫风‧硕人》,第三句可能是逸诗。前两句大意:有酒涡的脸笑得美呀,黑白分明的眼流转得媚呀。(杨伯峻《论语译注》)第三句则理解多有不同。有人翻译这句为:好像在洁白的质地上画着美丽的图案呀。有人以为,素比喻口辅美目,绘比喻笑倩盼动。毛子水认为,这三句诗的意思应是:一个有美颊和秀目的女子,得素而益显文采。子夏似疑素不足为文采,所以发问。但这个“素”字,有三种义训。一是白色的衣服;一是白色的傅粉;一是朴质的风采。(朴质以为绚,就是保留最近于天然的美而不加什么装饰。这种朴质的文采,亦是审美的人所贵重的。)我们当然不能知道子夏用哪一种义训。

绘事后素:一说“以素为后”,古人绘画,先布五采,再以粉白线条加以钩勒。也有人解说为“后于素”,素指素地,引《考工记》:“绘画之事后素功,谓先以粉为质,而后施五采。”

起:发挥、发扬。亦有解说为启发,从教学相长角度讲,也通。

起予者商也:汉石经没有“者”字。毛子水认为,没有“者”字,则“商也”连下读,和“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句法一样。

【讨论】

本章前人解说纷繁,多有歧见。分歧点,主要是对孔子所说“绘事后素”这四个字的理解。

第一种理解,“绘事后素”之“绘事”指绘画,“素”指绘画的白底,或白绢、即没有染色的丝织物。(《说文解字》:“素, 白致缯也。”)白底作画,固为后人之习惯,但在孔子时代也如此吗?可不一定。

第二种理解,古人作画先施五彩,然后才上白色;或绘画完毕后,以白色勾勒出图案。如东汉郑玄注曰:“绘,画文也。凡绘画先布众色,然后以素分布其间,以成其文,喻美女虽有倩盼美质,亦须礼以成之。”这种理解较流行。

第三种理解,“绘”并非指绘画,而是刺绣。甲骨文“绘”字由两部分构成,左半部分象征丝线,而右半部分则为汇集。古人在未染色的白绢上刺绣,于是便有了五彩纹饰。这一过程称为“绘”。而“绘”指用笔作画,是汉代之后才有的。《礼记‧杂记下》“纯以素,钏以五彩”,可以认为这是对“绘事后素”的解释。

以上理解虽不同,但对我们理解原文多助益;而且不论哪种理解,都不妨碍我们去深入体会“礼后乎”的涵义。

为什么“礼后乎?”子夏从孔子“绘事后素”的比喻悟到,先天的素质固然重要,后天的努力也不可或缺;学礼必须以仁心为基础,或者说虽有仁心善意,必有礼以成之。如《论语‧雍也篇》所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也契合《礼记‧礼器》所言:“忠信之人,可以学礼。苟无忠信之人,则礼不虚道。是以得其人之为贵也。”

子夏悟性好,闻一知二、触类旁通,孔子喜而赞之。盖诗人之言,其旨甚微,而寓意深远。善说诗者,能求之于言语之外,而不拘泥于文字之末。似子夏这等聪明颖悟,才可与论诗。

张居正说:按此章之旨,与前章林放问礼之意,大略相同。林放求礼之本,而子夏以礼为后,皆有反本尚质,挽回世道之意。故孔子于林放则以大哉称之,于子夏则以起予许之,此又圣贤未发之旨也。学者宜致思焉。

主要参考资料
《论语注疏》(十三经注疏标点本,李学勤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四书直解》(张居正,九州出版社)
《论语新解》(钱穆著,三联书店)
《论语译注》(杨伯峻著,中华书局)
《论语今注今译》(毛子水注译,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论语三百讲》(傅佩荣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论语译注》(金良年撰,上海古籍出版社)
《论语本解(修订版)》(孙钦善著,三联书店)
《说“绘事后素”》http://www.guoxue.com/?p=7555

看更多【《论语》说】系列文章。

责任编辑:林芳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儒家对孝的重视,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历朝历代都说“本朝以孝治天下”。甚至西汉皇帝的谥号里都有个“孝”字,其它王朝皇帝的谥号也多有“孝”字。所以,中国正统之政,重点是讲“教化”、“王化”,而非暴力统治,皇帝是“作之君、作之师”,官员是“父母官”,家国同构。从家庭到朝廷,孝是主导性的伦理。
  • 钱穆对本章的解说,则非常高妙。他说:人类社会,有法律契约,有道德礼俗,所以为指导与约束者纵甚备,然使相互间无信心,一切人事仍将无法推进。信者,贯通于心与心之间,既将双方之心紧密联系,而又使有活动之余地,正如车之有𫐐𫐄。
  • 孔子百世可知,其依据就在于中华文化,在于道统。汉代董仲舒说了个非常著名的话“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注意,孔子这里说的“继周”,有特定的含义,是指继承周礼、周的文化。只要行在中华文化的轨道上,有“因”有“损益”,“虽百世可知也”。
  • 本章前句是评一不当做而做的事,后句是评一当做而不做的事。有人认为,从意义上讲,应当各自为一章。但既然作为一章,编者应有苦心。就“为政”而言,有所不为,有所必为。无论“不为”还是“必为”,都上循天理,内怀仁心,而勇于担当。
  • 本次中华文明,从黄帝开始,到夏商西周,是为礼乐文明。所谓“六代乐舞”,一般指黄帝《云门》、尧《大咸》、舜《大韶》、禹《大夏》、商汤《大濩》,以及周武王《大武》。又分为文舞和武舞。前四代,因禅让得天下,故称文舞,表演者手持乐器与雉鸡尾羽;后两代,因靠武力夺天下,故称武舞,表演者手持干戚。
  • 鲁国文化最盛,在中华文明的传承中还有一个独特的意义。大家知道,一朝文化精华俱在宫廷。然而,公元前771年,犬戎攻陷镐京,西周灭亡,文化亦遭浩劫。幸而有鲁,许多文化精华得以保存。
  • 到了孔子的时代,礼坏乐崩,孔子要救世,怎么救?只能从归正人心着手。怎么归正人心?首先厘清礼乐的本源。这个本源就是人心,要有仁。
  • 盖俭啬无文,虽未合于礼之中,而犹不失为淳古之风,是即本之所在也。居丧者与其习熟于仪节,而无惨怛之诚,宁可过于哀痛,而少品节之制。
  • 连夷狄皆有君主,不像中国的君主已经名存实亡了。这是孔子伤时之乱而叹之也。“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史记‧太史公自序》)
  • 泰山在中国历史文化中,具有崇高的位置,封禅是帝王最高的祭祀天地典礼。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