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說(45):始可與言《詩》

作者:薛馳
《論語說》(公有領域 / 大紀元製圖)
font print 人氣: 113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子曰:「繪事後素。」曰:「禮後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論語‧八佾‧八》)

【注釋】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前兩句見《詩‧衛風‧碩人》,第三句可能是逸詩。前兩句大意:有酒渦的臉笑得美呀,黑白分明的眼流轉得媚呀。(楊伯峻《論語譯注》)第三句則理解多有不同。有人翻譯這句為:好像在潔白的質地上畫著美麗的圖案呀。有人以為,素比喻口輔美目,繪比喻笑倩盼動。毛子水認為,這三句詩的意思應是:一個有美頰和秀目的女子,得素而益顯文采。子夏似疑素不足為文采,所以發問。但這個「素」字,有三種義訓。一是白色的衣服;一是白色的傅粉;一是樸質的風采。(樸質以為絢,就是保留最近於天然的美而不加什麼裝飾。這種樸質的文采,亦是審美的人所貴重的。)我們當然不能知道子夏用哪一種義訓。

繪事後素:一說「以素為後」,古人繪畫,先布五采,再以粉白線條加以鉤勒。也有人解說為「後於素」,素指素地,引《考工記》:「繪畫之事後素功,謂先以粉為質,而後施五采。」

起:發揮、發揚。亦有解說為啟發,從教學相長角度講,也通。

起予者商也:漢石經沒有「者」字。毛子水認為,沒有「者」字,則「商也」連下讀,和「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句法一樣。

【討論】

本章前人解說紛繁,多有歧見。分歧點,主要是對孔子所說「繪事後素」這四個字的理解。

第一種理解,「繪事後素」之「繪事」指繪畫,「素」指繪畫的白底,或白絹、即沒有染色的絲織物。(《說文解字》:「素, 白緻繒也。」)白底作畫,固為後人之習慣,但在孔子時代也如此嗎?可不一定。

第二種理解,古人作畫先施五彩,然後才上白色;或繪畫完畢後,以白色勾勒出圖案。如東漢鄭玄注曰:「繪,畫文也。凡繪畫先布眾色,然後以素分布其間,以成其文,喻美女雖有倩盼美質,亦須禮以成之。」這種理解較流行。

第三種理解,「繪」並非指繪畫,而是刺繡。甲骨文「繪」字由兩部分構成,左半部分象徵絲線,而右半部分則為匯集。古人在未染色的白絹上刺繡,於是便有了五彩紋飾。這一過程稱為「繪」。而「繪」指用筆作畫,是漢代之後才有的。《禮記‧雜記下》「純以素,釧以五彩」,可以認為這是對「繪事後素」的解釋。

以上理解雖不同,但對我們理解原文多助益;而且不論哪種理解,都不妨礙我們去深入體會「禮後乎」的涵義。

為什麼「禮後乎?」子夏從孔子「繪事後素」的比喻悟到,先天的素質固然重要,後天的努力也不可或缺;學禮必須以仁心為基礎,或者說雖有仁心善意,必有禮以成之。如《論語‧雍也篇》所說:「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這也契合《禮記‧禮器》所言:「忠信之人,可以學禮。苟無忠信之人,則禮不虛道。是以得其人之為貴也。」

子夏悟性好,聞一知二、觸類旁通,孔子喜而讚之。蓋詩人之言,其旨甚微,而寓意深遠。善說詩者,能求之於言語之外,而不拘泥於文字之末。似子夏這等聰明穎悟,才可與論詩。

張居正說:按此章之旨,與前章林放問禮之意,大略相同。林放求禮之本,而子夏以禮為後,皆有反本尚質,挽回世道之意。故孔子於林放則以大哉稱之,於子夏則以起予許之,此又聖賢未發之旨也。學者宜致思焉。

主要參考資料
《論語註疏》(十三經註疏標點本,李學勤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
《四書直解》(張居正,九州出版社)
《論語新解》(錢穆著,三聯書店)
《論語譯注》(楊伯峻著,中華書局)
《論語今注今譯》(毛子水注譯,中國友誼出版公司)
《論語三百講》(傅佩榮著,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論語譯注》(金良年撰,上海古籍出版社)
《論語本解(修訂版)》(孫欽善著,三聯書店)
《說「繪事後素」》http://www.guoxue.com/?p=7555

看更多【《論語》說】系列文章。

責任編輯:林芳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儒家對孝的重視,對中國歷史影響深遠。歷朝歷代都說「本朝以孝治天下」。甚至西漢皇帝的諡號裡都有個「孝」字,其它王朝皇帝的諡號也多有「孝」字。所以,中國正統之政,重點是講「教化」、「王化」,而非暴力統治,皇帝是「作之君、作之師」,官員是「父母官」,家國同構。從家庭到朝廷,孝是主導性的倫理。
  • 錢穆對本章的解說,則非常高妙。他說:人類社會,有法律契約,有道德禮俗,所以為指導與約束者縱甚備,然使相互間無信心,一切人事仍將無法推進。信者,貫通於心與心之間,既將雙方之心緊密聯繫,而又使有活動之餘地,正如車之有輗軏。
  • 孔子百世可知,其依據就在於中華文化,在於道統。漢代董仲舒說了個非常著名的話「道之大原出於天,天不變,道亦不變」。注意,孔子這裡說的「繼周」,有特定的含義,是指繼承周禮、周的文化。只要行在中華文化的軌道上,有「因」有「損益」,「雖百世可知也」。
  • 本章前句是評一不當做而做的事,後句是評一當做而不做的事。有人認為,從意義上講,應當各自為一章。但既然作為一章,編者應有苦心。就「為政」而言,有所不為,有所必為。無論「不為」還是「必為」,都上循天理,內懷仁心,而勇於擔當。
  • 本次中華文明,從黃帝開始,到夏商西周,是為禮樂文明。所謂「六代樂舞」,一般指黃帝《雲門》、堯《大咸》、舜《大韶》、禹《大夏》、商湯《大濩》,以及周武王《大武》。又分為文舞和武舞。前四代,因禪讓得天下,故稱文舞,表演者手持樂器與雉雞尾羽;後兩代,因靠武力奪天下,故稱武舞,表演者手持干戚。
  • 魯國文化最盛,在中華文明的傳承中還有一個獨特的意義。大家知道,一朝文化精華俱在宮廷。然而,西元前771年,犬戎攻陷鎬京,西周滅亡,文化亦遭浩劫。幸而有魯,許多文化精華得以保存。
  • 到了孔子的時代,禮壞樂崩,孔子要救世,怎麼救?只能從歸正人心著手。怎麼歸正人心?首先釐清禮樂的本源。這個本源就是人心,要有仁。
  • 蓋儉嗇無文,雖未合於禮之中,而猶不失為淳古之風,是即本之所在也。居喪者與其習熟於儀節,而無慘怛之誠,寧可過於哀痛,而少品節之制。
  • 連夷狄皆有君主,不像中國的君主已經名存實亡了。這是孔子傷時之亂而嘆之也。「春秋之中,弒君三十六,亡國五十二,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勝數。」(《史記‧太史公自序》)
  • 泰山在中國歷史文化中,具有崇高的位置,封禪是帝王最高的祭祀天地典禮。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