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竹窥简图笔筒

font print 人气: 20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1月14日讯】
明/朱三松/雕竹窥简图笔筒
(A.D.1368~1644)

笔筒的作者以仕女为题材,用高浮雕技法,采通景式构图方式雕制而成,其构图与明晚期画家陈洪绶为“秘本西厢记”中所作的一幅插图相似。“西厢记”是中国非常有名的戏曲之一,描述一对男女-张生和崔莺莺相恋,却遭家长的反对,还好有侍女“红娘”从中协助传递书信、安排幽会。戏中的红娘,被描写成一个机灵活泼有正义感的女子,个性非常鲜明,因此受到中国人普遍的喜爱。器壁上梳高髻的女子即崔莺莺,她背屏风而立,含羞的细读着情书。屏风后躲着红娘,正偷窥着她主人的反应,以右手食指掩唇,似乎在压抑笑声。屏风上浅刻梧桐,枝叶繁茂,枝上立一鸟。左方屏风后浮雕木几,几上放置插着荷花的花瓶、植着灵芝的盆景、包裹着的琴、香炉、笔、砚、水盛等文具。作者朱稚征将他的号-“三松”二字,刻在屏风右下方,因此,这款识又好似屏风上花鸟画的款识。

在清中叶以前的文人笔记中,谈到竹刻,必赞美嘉定的竹器,进而谈论“嘉定三朱”,赞扬他们的作品具有开创性。“嘉定三朱”指的是朱鹤、朱缨、朱稚征,祖、父、孙三人。也就因为作品太受欢迎,因此冒名作伪的情形也层出不穷,这件有“三松”款的窥简图笔筒是众所公认的真迹,相当难得,其重要性也就可想而知了。(嵇若昕)

转载于台弯国立故宫博物院
“国立故宫博物院 著作权所有 Copyright @ National Palace Museum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自由时报记者吴岳修╱台北报导〕国内再传名家字画窃案,中央研究院院士暨国际物理学大师何侗民,珍藏的十多幅于右任及钱穆字画,惨遭宵小侵入窃走,甚至连收藏多年的两百多张绝版黑胶唱片及骨董留声机也不放过,损失难以估计,何侗民心疼不已;北市警南港分局受理后,怀疑本案系是专挑中研院学者行窃的“中研院宿舍之鼠”再度出手。
  • 南海〔海口市〕有户人家珍藏了一棵重达81斤的巨大灵芝。这株灵芝长80公分、高度和一个三岁小女孩差不多。
  • 中国大陆广州市荔湾区区长刘平透露,当地一处古寺华林寺珍藏了二十一颗释迦牟尼佛的真身舍利,当地政府计划重建“舍利殿”供人瞻仰,如果一切顺利,舍利殿的建设明年就可以完成。据广州日报报导,华林寺内珍藏的二十一科佛祖真身舍利子,分为白、红、黑、绿各种颜色,大如米粒、小如芝麻,亲眼目睹过舍利子的人形容,放大镜下的真身舍利子色彩缤纷。
  • 历经一年多休馆整修,国内历史最悠久的﹝国立台湾博物馆﹞,明天终于要再度打开大门,和所有民众见面了。首档特别整理馆内珍藏文物,并远渡重洋搜集法国博物馆、档案局资料,推出﹝西仔反:清法战争与台湾﹞特展,带领民众重回1884、85年的台湾,也从另外的角度看当年的刘铭传。(罗皓恩报导)
  • 传统的画珐琅多以黄色或白色为地,此罐却以绿釉与金釉搭配,显现高贵尊荣的特殊品味。加上器形典雅别致,是一件实用与装饰兼具的珍藏文物。
  • 音乐家黄友棣、萧泰然的珍贵手稿终于有归属了!文建会与高雄市文化局共同筹办“高雄市音乐资讯馆”昨天举行地方文化馆挂牌仪式,除了收藏高雄本地音乐家的创作资料与手稿,作为主题策展与研究之用外,也结合音乐教育与种子师资的培育功能,十一月十六日起将推出“深情的浪漫--萧泰然创作手稿展”,展示涵括萧泰然创作《一九四七序曲》、《玉山颂》等代表作的随身创作手稿笔记本。
  • 圣约翰大教堂拥有雕刻精美的外观和双排飞扶壁(flying buttresses)造型,毫无疑问是晚期哥特式建筑。教堂长377英尺,宽203英尺,白色抛光外墙上装饰着雕像、石像鬼(雨漏)、窗户浮雕,以及令人印象深刻的飞扶壁。飞扶壁上妆点超过95位十九世纪荷兰人物。一旁简约的红砖罗马式塔楼与哥特式装饰风格的大教堂形成鲜明对比。
  • 富维耶圣母大教堂(Notre-Dame de Fourvière)与巴黎圣心大教堂(Sacré-Coeur)一样,都是为了遏止社会主义公社的发展而建造,标志着回归宗教与传统。
  • 菲利普期望埃斯科里亚尔修道院能成为精神生活和学习中心,以培养智慧、文化和修养等领域为宗旨。埃斯科里亚尔修道院涵盖了修道院、修女院、大教堂、图书馆、学校和医院,还有西班牙王宫,是一个庞大的建筑群。
  • 16、17世纪的袖珍肖像画主要装在吊坠的项链盒或小盒子中,用作外交礼物、爱情象征或是纪念出生或死亡的纪念品。到了18世纪,袖珍画因应珠宝而生,出现在项链垂饰或镶嵌在戒指或手镯中。期间许多来自欧洲的袖珍画画家来到美国为新共和国的公民作画。然后,在接下来的一个世纪里,袖珍画的需求迅速增长,在美国市场风靡了很长一段时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