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孩子都是人才〈第二章1〉教育的关键信念

游干桂
【字号】    
   标签: tags:

每一个人都该有信念!

信念是什么?一种对教育的信仰吧,比方说:你觉得快乐与分数,那个重要?阅读的历程与结果,那个更重要?爱心与第一名毕业,那个重要?

相信慈悲胜于一切的人,可以给人慈悲;相信快乐比读好书重要的人,可以送孩子快乐。
有了信念,孩子才能学习如何做人,否则连人都做不成人,又如何出人头地,这正是我的信念,这一章,我想花一点时间,把教育里最美好的泉脉,挖深一点,让它涌出汨汨不绝的甘泉。

千万别以为观念不重要,它才是教育之屋最重要的基础,没有了它,方法也变得不管用了。

一位妈妈这样问我:“你在某一本书里提到鼓励,我觉得很好,但用了之后发现没效咧?”
“你是怎么做的?”

她举个例,并且做出凶恶的表情说:“我已经鼓励你了,还要怎么样?”
这便是关键,她把鼓励一词用得咬牙切齿,当然无效。

原来失效的不是方法,而是少了信念,以为方法是用来教出伟人的,不!如是如此,那么就是骗术了。

同样的,有位爸爸这么说,他并不在乎成绩,孩子为何还有压力?
我回问他:“当孩子考不好时,你会怎么说?”
他迟疑了一下:“考成这样你不会觉得有失面子吗?人家隔壁的小毛,至少也科科九十分呀。”
这也是关键,当你不相信行行有状元,人生唯有读书高时,孩子仍会活在分数的魔咒中。

我有很多方法可以提供父母教出爱读书的孩子,可是爱读书不等于会考试;如果父母只希望一个爱读书的孩子,次次考试都第一名,那么读书这件事便很苦,爱读书便成了一种罪。

我先前说过,教育的目的在教出一个人,最基本有两个方向,一.教他生活,活得有品味;二.教他生命,懂得慈悲喜舍;我们是送钓竿的人,不能一味给鱼,只会读书只有分数成绩,便是给鱼,读书之后会做学问,运用于生活之中则是钓鱼者。《辞海》有言:“教诲培育。”大约就是这个意思吧。

这里我想提提教养;教育与教养,本质上还是有所不同,教而育之,有些成就论的意味,希望孩子成龙成凤,出人头地;教养则是教而化之,加入了修养与内涵,把德育放了进来。教者不单只是教出有为青年而已,更该使之成为有德之人。

读书一事,只是人生的前哨站,未来还长哩,学校是能力的准备,社会是严酷的验证;实证的考验,远远大于学校,那时候便不再靠成绩、分数、学位,而是实力、能耐与个人修为了。

因为旅游,我结识一位在旅行社干活的朋友,据说他是该膂旅行社表现最杰出的人,高中毕业的他,非常专业,有热忱,勤快,友善,活泼,我有很多旅程都由他来安排。他所依靠的,就不是学历了。

定居荷兰的朋友,有一天收到一张老板留给他短笺,写着:“放假了,好好休息。”
这下他有些担心了,公司里上上下下,不是硕士,就是博士,只有他是学士。
他赶忙问老板:“还要回来吗?”

“你学识渊博,做事勤快,效率又高,缺你不可,快放假吧。”
由于他很专业,大概不必怕了。

教育该教什么?
我用心思考,而且把某些关键的词汇,醍醐出来与你分享。@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一次宴会上,太宗对王珐说:“你善于鉴别人才,尤其善于评论。你不妨从房玄龄等人开始,都一一做些评论,评一下他们的优缺点,同时和他们互相比较一下,在哪些方面比他们优秀?”
  • 微软公司主席比尔.盖茨在软件业堪称头号人物,以其个人资产衡量也属世界首富,不容否认,盖茨在经营微软时确有过人 的能力,幷有许多好的管理方法值得学习,但也应客观地看到,在盖茨的背后,实际是由千千万万、大大小小的软件人才们撑起了微软帝国。
  • 我国学生参加国际钢琴大赛,抱回所有冠军奖杯,探究原因,文建基金会有计划甄选、培训功不可没;不过文基会人员透露,由于文基会即将裁撤,近年成绩斐然的﹝人才资料库﹞青年部分已经暂停,也就是说,这些学生回国之后,将没有任何继续培训安排;至于成人人才资料库部分,如果文建会没有接手,也将在年底结束。(罗皓恩报导)
  • 国民党因应党主席选举进行党籍总体检,结果清查出破百万党员具有投票权,国民党副主席马英九表示,他本来以为人会少一点,既然有生力军和回锅党员加入,就希望他们都能为党努力,这才是好事。
  • 【大纪元5月10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张弘光莫斯科十日专电︶莫斯科回声广播电台十日报导指出,当莫斯科红场正举行庆祝胜利第二次世界大战终战六十周年阅兵典礼时,有近百名红色先锋队等组织积极分子九日早晨准备前往白俄罗斯火车站参加反政府游行集会,在家门口遭到警察逮捕带被往拘留所,直到九日晚间庆典烟火结束后人才被释放。
  • 民运的朋友个个是精英。很多人才华横溢。十六年来他们凄风苦雨﹐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牺牲了很多。令人敬佩!
  • 肥皂剧常让我们看到的亲密场面,本来只有偷窥癖者才能看得见;它让我们听到的话,原先只有贴壁角的人才能听得见。

      对于没落的贵族来说,小人物的奋斗史总是让他们感到不屑,就像好莱坞与肥皂剧的关系。人们习惯于把肥皂剧的成功归结为打开电视机比走进电影院更容易,而事实上,即使在艺术殿堂里,如今的电影也只是失败者,虽然他们有动辄上亿元的制作和万人迷的巨星。今天,美国肥皂剧正以越来越考究的艺术品位,区别于日趋僵化的好莱坞。肥皂剧进入了难得的黄金时代。

      和肥皂剧一起成长

  • 为有效协助台湾的学生,跨越就业求职的困难,台湾微软再次与104人才派遣中心合作,启动第二届‘未来生涯体验计划’,进行为期一年的准新鲜人职能提升。此次共有85位学生菁英从1910名国内外大专院校报名参加的学生中脱颖而出,录取率约为4.5%,而学生菁英的“积极主动”、“责任感”与“自信心”是被录取的重要因素。
  • 【大纪元5月16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杨淑闵台北十六日电︶去年首度在台湾举办彩妆大赏,栽培彩妆人才。植村秀今天宣布,﹁二零零?

  • 陈逸飞的道路,诚然是一种成功的具示范性的选择,但剖开那华丽的令红男绿女们心醉的外装,可以看到这些青年时代曾叱咤一时的风流人物,在红尘万丈的商业社会,底气和自知之明是何等的有限。他们的良知或许以为一名文革画家的转型成功,可以撇清依附于四人帮而发迹走红的不光彩,但可能永不会想到,共产党不仅污染了他们的青春记录,也败坏了他们的艺术人格,让一位艺术人才舍弃专业,沉迷商场而英年早逝。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