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人工电子耳 先天极重度听障儿重获新“声”的希望

人气: 162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7月19日讯】(大纪元记者孙帼英台南报导) 据成大医院耳鼻喉部主治医师吴俊良的研究报告,约有0.12%的健康新生儿有听力障碍的现象,如果能够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对孩子将来的语言接收、词汇发展、口语发展大有助益。因此,成大医院极力推动“新生儿听力筛检”。

人工电子耳(成大医院耳鼻喉部主治医师吴俊良提供)

自1978年全世界植入首例多频道人工电子耳之后,听障者的听能复健便迈入了一个新的里程碑。以往听障者只能借由助听器来重获听力,如果听损程度过于严重或甚至无残存听力时,听障者往往无法获得足够的听能,以至于丧失了口语沟通的能力。所幸人工电子耳突破了此一瓶颈,直接以数位解码的电位讯号来刺激听觉神经,不再受制于过于严重的听损。至今全球已有近10万人因为植入人工电子耳之后而重获新“声”。在台湾,接受电子耳手术的听障者也超过了1000例。

成大医院于民国87年起亦组成了医疗团队,开始为听障者从事人工电子耳医疗工作,至今已完成了100例以上的手术。其中儿童占了九成以上,尤其是五岁以下幼童。让那些极重度听障的小孩得以回复至30分贝左右的听力,进而发展出口语沟通能力,在小学之前就能回归主流教育。

植入年龄与发展速率呈负相关,所以愈早植入人工耳蜗儿童的助益是比较大的。因此当在确定先天性听障儿童无法明显受惠于助听器时,应尽早植入人工耳蜗以期有较佳之词汇能力发展。

由于人工电子耳手术的普及,使得此项医疗不断地进步。目前该项手术已不被视为大手术,早期必须长达15公分以上的伤口,目前已进步到只需4~5公分之耳后微创伤口,手术时间也可以缩短至两个多小时完成,住院时间也可快至术后3日即可出院。

除了医疗上的进步外,随着科技进步,人工电子耳也有了更时尚及顺应潮流的改变。新的植入体搭配有符合耳蜗形状且有柔软末端的电极,可以对听觉神经产生更精准的刺激讯号,并能保护脆弱的耳蜗壁,以保存残余听力。

新一代的语言处理器有了颠覆以往的新科技,使用“超微晶片”设计,体积比以往更精密、更轻巧。特有的“人体技术”,让新式人工电子耳与自然听力能交互相容,更能满足每个人不同的听力指纹。同时也考量到身处在亚洲气候条件(炎热、潮湿),有“防溅水”功能,实际考量使用者会流汗以及生活上的方便性。同时可利用控制两个相邻电极的电刺激,将电流定向刺激到相邻电极间的多个位置,产生不同的频率感知,这就使得有效频道数可以增加到病人的生理感知能分辨的数量,突破了硬体上电极数的限制,让电子耳的声音更趋近于自然的声音。

有了目前先进的人工电子耳医疗科技,绝大多数的极重度听障儿童只要及早诊断并介入治疗,几乎都可以有相当好的预后。只可惜人工电子耳手术的植入物价格昂贵,再加上手术费用,超过了80万元。对于多数听障家庭是一项沉重的经济负担,因此常有些家庭迫于金钱而延误小孩治疗的关键期。

日前,台湾耳鼻喉科医学会也因此发出学会新闻稿,建议健保局能另外拨一专款供先天性极重度听障幼儿(五岁以下)的电子耳费用。与其日后花费庞大的经费去救助因重度听障所造成的喑哑弱势族群,政府为何不思索花费较少的经费去预防,让他们不至于成为残障人士。◇(成大医院耳鼻喉部主治医师吴俊良主讲)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