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少江:“大”不等于“强”

胡少江

标签:

【大纪元1月13日讯】著名的《财富》杂志每年都有世界企业五百强的评选。中国也有中国企业五百强的评选。从中国的报刊杂志上,经常可以看到有多少中国企业进入世界五百强、多少中国银行进入世界一百强的报导。企业能够做大、做强,是企业家们梦寐以求的愿望。中国的企业能够进入世界大企业、强企业之林,是中国人的愿望。

在激烈竞争的国际市场上,把企业做大,常常有利于把企业做强。这是因为,大企业常常具有“规模经济”的优势。这些优势包括由于有较高的生产规模,所以常常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一定规模的固定资产和专案的研发投资的效益,从而降低单位产品的成本;由于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在资讯收集和市场运作上也具有低成本和高效率的优势;同时,由于生产规模巨大,在材料采购、和其他商业行为中也具有较强的讨价还价的能力,等等。

但是,把企业做大了并不等于就是自然而然地把企业做强了。很多大企业,大了一阵子,风光了一阵子,但是很快便倒下了。正可谓“其兴也浡焉,其亡也忽焉“。这样的大,在经济意义上讲,不仅没有积极的作用,反而只能是浪费人力和自然资源,纯属一场游戏。

有的“大企业“能成为“强企业”,有的却不能,这是因为企业做大的方法不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企业常常是竞争的结果。经济效益好的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努力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并且通过企业兼并等方式实行强强合作,或者是直接吃掉竞争对手。这样的大企业,其竞争的基因是内生的。他们把企业做大的过程同时就是把企业做强的过程。同时在企业做大之后,常常能够进一步把企业做得更强。这种通过激烈的市场竞争所形成的大企业,如果用数学公式来表达就是一加一大于二。

但是,另一种做大,是一种在非市场条件下人为地拉郎配的结果。在传统计划经济的国家,要把企业做大很容易。只需要政府下一个命令,把几家企业合并在一起,这样一来,若干个本来分散的小企业就可以一夜之间成为一个大型企业。现在,世界上仍然完全实行计划经济的国家已经寥寥可数。但是,这种计划经济的手段可并没有绝迹。尤其是在国家控制的行业,采取这种方式来做大企业的事情并不新鲜。

还有一种把企业做大的方式是通过国家的行政权力,保护少数企业,让其在某些利润丰厚的行业拥有独家经营的特权。我们只要流览一下那些所谓进入世界五百强的中国大企业的名单,就不难看出,这些企业基本上是属于这一类性质。你看,在名单上,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占据排行榜前三位。还有如宝钢集团、一汽、上汽和东风汽车等。这些企业哪一家不是国家由于国家的保护和垄断形成的?以至于进入世界银行业的中国商业银行,则更是国家对金融业长期实行国家垄断的结果。

与在竞争中奋斗出来的大企业不同,依靠国家权力做大的企业,是以消费者的利益损失和资源的非经济配置作为代价的。他们做大的过程,常常并不是做强的过程。一旦丧失了国家的保护,他们就会砰然瓦解。对中国人民而言,最为不能接受的是,由于国家对这些国有企业的长期保护和对私有经济在这些利润丰厚的行业的排挤,将来打败这些外强中干的庞然大物的,很可能是外国资本。这样一来,真正是应验了中国统治者的传统了,那就是“宁赠外邦,不予家奴”。

──转自《自由亚洲电台》(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胡少江:鲍尔森的新风格能否带来对华关系的新成果?
胡少江:陈良宇事件的中国特色
胡少江:十六届六中全会的一个根本性缺憾
胡少江:中非蜜月能持续多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