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声乐艺术趣谈

古代的声乐大师(一)

作者:陆振岩
font print 人气: 198
【字号】    
   标签: tags: , , ,

中国古代有没有声乐大师?对这个问题可能很多人会犹疑。在很多现代人的印象中,讲究科学发声,利用共鸣效果的美声唱法来源于西方,中国古代中似乎没有什么声乐理论,因而人们的一般印象中,只有西方才有声乐大师。其实不然,中国古代有不少杰出的声乐大师。

唐代是中国文化达到顶峰时期,当时有许多蜚声长安舞台的歌唱家,许永新便是其中的佼佼者。据唐代段安节《乐府杂录》记载,许永新本名和子,吉州永新县(今江西永新)人,善于歌唱,而且有独创性,“能变新声”。据说她从小善歌能唱,有一次在重阳佳节,和女伴们登高踏青,在山上高歌一曲,声闻数十里外,由此而知名,被刺史选召进宫,按其籍贯改名永新,成为宫廷名歌手。至今,在她的家乡还有关于她的传说,当年她唱歌的那座山头被人称为“玉女峰”。

有一年唐玄宗在勤政楼举行“大酉甫”,即一次与民同乐的庆祝宴会,观众上万人,以至于喧哗嘈杂的声音,使得现场演出的鱼龙百戏的音乐都听不见了。这使唐玄宗大怒,准备离席回宫。这时宦官高力士出了个好主意:只要让许永新出来高歌一曲,必然会使整个场面安静下来。果然,永新出场时态度从容,撩鬓举袖,直奏曼声,高唱一曲,其声好像直升云霄。喧闹的人群立即安静下来,“广场寂寂,若无一人。”而且她的歌感染力极强,使“喜者闻之气勇,愁者闻之肠绝”。

我们知道普通人用大白嗓子唱歌,包括现在的通俗唱法,与美声唱法的主要区别是其音量很小,离不开电声设备的烘托、扩响。使摇滚歌手声嘶力竭的喊叫,若离开了电声设备其音量也远小于专业歌唱家轻松自如歌唱时发出的声音,更不要说产生摇滚歌手所期望的震撼人们的效果。

专业歌唱家的歌唱方法和技术体系要求在不考虑电扩声条件的情况下,能让坐在最后一排的观众听到歌手的歌声,那就要求这种歌声具有宏大的音量和善于传播的音质。许永新在山头一曲高歌能声闻数十里外,在勤政楼唱歌能使上万观众都听到。可见其发声技巧是何等高超。用现在说法看来,发声方法不正确、共鸣调节不好,是不可能有如此大的音量。

许永新演唱的音域非常广,甚至能超出乐器达到的高度。有一次,唐玄宗故意让李谟和永新比个高低。李谟是当时的笛子高手,能吹出高低数十种不同的曲调,歌调最高时,能使歌者唱不上去。但是他为永新伴奏时,逐一被她拉高调门,前后数十曲,终未能把永新比下去。最后唱到李谟的笛管都吹裂了。《开元天宝遗事》记载永新的歌声“丝竹之声莫能遏”,是说任何乐器也盖不过永新的歌声,连精通乐曲的唐玄宗都不得不称赞许永新:“此女歌值千金。”从这些记载来看,称许永新为声乐大师是绝不为过的。

唐代还有其他著名的声乐大师,如杜甫有一首诗《江南又逢李龟年》,李龟年就曾是名震天下的宫廷歌唱家。还有一位著名歌唱家是唐代天宝年间的念奴。我们熟知的词牌名《念奴娇》便来源她的名字。《天宝遗事》载她“有色,善歌,宫中第一”。有一天宫中设宴招待宾客,也是人声嘈杂,无法控制,众乐为之罢奏。唐玄宗就命念奴出场演唱,并由二十五人的吹管乐队为其伴奏。歌声、管声两相追逐,美妙异常。唐元稹曾有《连昌宫词》描述道:“春娇满眼泪红绡,掠削云鬓旋装束。飞上九天歌一声,二十五郎吹管逐。”如果没有高明的演唱技术,显然是不可能压倒二十五人的吹管乐队的。念奴的声音动人嘹亮,音色优美异常,唐玄宗曾经赞不绝口:“念奴每执板当席,声出朝霞之上。”

这些古代出色的声乐大师是怎么唱歌的呢?我们今天无从知晓,但可以肯定的是,她们发声技巧相当高超。另一方面,中国古代也并非没有声乐理论,只不过它与西方不完全相同而已。唐《乐府杂录》说:“善歌者必先调其气,氤氲自脐出至喉,乃噫其词,即分抗坠之音。既得其术,即可致遏云响谷之妙也。”在这里已经提到了呼吸的重要性——“必先调其气”,然后又指出了气息运用的方法是“氤氲自脐间出”,现代声乐家认为这是要求气息出自丹田,与近代西方声乐理论提倡的腹式呼吸方法极为相似。

古人论唱有“气为声之本,气乃音之帅”的说法。在清人王德晖、徐沅征共着的《顾误录》中说“度曲得四声之是,而其要领,在于养气”。可见古人论唱歌特别强调“气”。不过这个“气”,并不限于呼吸之气,其内涵更广,往往将人体和天地之间的能量泛指为气。演唱中的“劲”和“气” 常常是相辅相成的。换句话说,古人是把静心、调息、修养的功夫和唱歌结合起来了,所以丹田气并不仅仅是呼吸而已。这一点从近代一些戏曲艺术大师同时修炼气功也能看出来。以武生泰斗杨小楼为例,他信奉道教,据说在没戏的一段相对空闲的时间,他就会离开喧闹的京华,去西郊戒台寺静坐养气。今人作《梅兰芳艺术谭》总序中专门有一节讲梅兰芳唱戏和气功之间的关系。应该说中国古代声乐艺术和中国传统的修炼文化是紧密结合的,可以说和西方声乐理论体系有近似之处,又有自身的民族文化特点。

唐代的歌唱家很多,还有如张红红、何满、康昆仑、段善本、贺怀智、李管儿、曹纲、尉迟青、王麻奴等都是史传优秀的歌唱家。古代歌唱家当然并不限于唐代,只不过唐代是中华文明顶峰时期,出现很多杰出的声乐艺术人才。

中华声乐艺术在近代,特别是近50年遭到极大的摧残,是为民族的大不幸。令人欣喜的是,神韵艺术团的巡回演出使更多的人关注、欣赏和参与振兴正统的中华民族声乐艺术,并将带来民族声乐艺术新的辉煌。

──原载《明慧网》

责任编辑:芬芳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纪元10月18日讯】(大纪元记者辛菲纽约报导)在纽约举办的首届全世界华人声乐大赛于10月17日圆满结束,20名选手金榜题名。参加声乐大赛的选手和中西方观众当晚观赏了神韵晚会。
  • 【大纪元10月19日讯】(大纪元记者辛菲纽约报导)10月15日至17日在纽约举行的全世界华人声乐大赛博得各界好评。纽约南威声乐学院声乐教授高为量及先生赞誉该次大赛是“声乐界的奥林匹克”。
  • (大纪元记者辛菲纽约报导)10月15日至17日在纽约举行的全世界华人声乐大赛博得各界好评。大纪元专栏作家章天亮先生17日专程从华盛顿DC赶到纽约观看最后的决赛。
  • (大纪元记者戴兵摄影)在纽约上城的考夫曼音乐厅举办的首届全世界华人声乐大赛于10月17日下午圆满结束,20名选手金榜题名。以下组图是17日下午颁奖典礼的盛况。
  • 伴随金秋纽约一场早来瑞雪,演唱纯正美声唱法的权威女高音歌唱家阿丽贝尔蒂,和佛罗伦斯歌剧学院艺术总监博萨,双双从美声唱法的发源地意大利专程来到纽约卡内基音乐厅,为复兴人类正统艺术的新唐人“全世界华人声乐大赛”而站台,共谱一场东西方声乐艺术盛事。
  • (大纪元记者杜国辉纽约报导)10月19日,众星云集的2012年新唐人歌剧唱法声乐大赛在纽约曼哈顿举行了初赛,入围复赛的选手、来自威尔士的著名男高音歌唱家穆蓝(Stephen Mullan)在比赛后接受了访问。他表示,自己喜欢面对挑战,自己生涯的轨迹就体现了自己的个性。而新唐人的比赛是一个了解中国的特殊机会,令他感到和中国文化非常近。
  • 今年新唐人声乐大赛首度开放非华裔声乐家报名参赛,这些西方歌剧演唱家都是平生第一次演唱中文歌曲,用歌剧唱法的形式诠释他们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担任新唐人“全世界歌剧唱法声乐大赛”评委主席的关贵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汉语的歌曲西方人唱起来不太容易,而且他们这次选的汉语歌曲不太好唱。不是发音的问题,而是它的内涵。汉语的内涵可以说是深不见底。比如唱《满江红》,你要了解宋朝岳飞抗金的历史。如果西人选手了解了历史背景,那演唱效果就不一样了。“西方选手唱中文歌即使发音对了,但是那个感觉没有。”
  • (大纪元记者唐超美国新泽西报导)2012年10月27日晚,美国新泽西中部的新布朗斯维克(New Brunswick)市州立大剧院(State Theater)迎来了神韵艺术团2012年巡演的最后一场演出。当晚剧院观众爆满,高潮迭起。
  • 3月19日下午,享誉全球的神韵纽约艺术团在洛杉矶地区长滩市第一场的演出在观众热烈的掌声中完美落幕,整个剧场座无虚席,深具中国神传文化内涵的全方位艺术演出,带给观众是一场视觉、听觉的盛宴与精神的洗礼。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