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1月31日讯】(大纪元记者秦飞、林飞综合编译报导)常言道,往事只能回“味”,其中可略为窥探出些许端倪:气味与回忆似乎有着某些关联性。《今日心理学》(Psychology Today)刊载一篇研究指出,气味是强而有力的情感刺激物,不同的味道能勾起不同的往事。各式各样的气味比起一张图片或者一种声音更能让人回想起某种特定回忆。然而嗅觉不只是会唤起情绪记忆,另一个研究显示出嗅觉与情绪障碍有着高度相关。
事实上,18世纪法国著名的思想家卢梭就曾说过:“嗅觉是记忆和欲望的感觉。”据了解,现今世界上大约有四十万种气味,而每个人都有一本嗅觉护照,也就是个人的特殊味道。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于气味的记忆有时远胜过于视觉记忆。嗅觉唤起情绪记忆的例子不胜枚举。
在恋人的气息中感受安慰
台湾歌星辛晓琪曾有首在市井中红透半边天的歌曲“味道”,其中歌词这样写道:“想念你的白色袜子,和你身上的味道……”便很传神地刻划着恋人之间靠气味紧密相吸。美国匹兹堡大学一项研究证实此一描述,研究发现一对恋人彼此分开时,保存、嗅闻或穿着爱人的衣服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也是正常的行为。
研究人员对长期保持恋人关系的大学生进行调查后发现,一半以上的男生和近百分之九十的女生会故意嗅闻爱人衣物。其中多数女性表示会穿着爱人的衣服或把衣服放在身边睡觉。这类行为模式主要在藉由嗅闻爱人的衣物来寻找安慰。
闻“香”择伴侣
有一篇“闻香择伴侣”的文章说明,男女双方首先要能接受对方的气味,才能在瞬间擦出爱情的火花。美国芝加哥大学遗传学家伯罗尔.欧伯花费10年研究著名的赫特人社会,了解到“闻气味”是他们的择偶方式之一。赫特人是一群一群分隔的社会群体,但在共同的土地上耕种,单身男女一同工作,参加婚礼。属族内通婚。他们不用香水或除臭剂,身上散发MHC基因所赋予的自然气味。欧伯等人调查31个赫特村落中411对夫妇,发现具有相似MHC基因的人趋向于不通婚,而气味差异大的人才通婚。
在现世生活里,有女子道出,会刻意寻找身上散发出和挚爱的父亲有着同样烟味的伴侣。也有女子未曾在香烟熏陶的环境中成长,是而表示完全无法接受身上有烟味的男子。不论人们选择相同或相异气味成为伴侣,至少说明了“臭味相投”在择偶方面起着些许决定性的影响。
嗅觉唤起情绪记忆
然而,不只是情侣靠彼此的气味相互依存。众所周知的,婴儿也凭借着气味和母亲在感情上有所联系。此外,上述匹兹堡大学研究数据还发现其他有趣的证据,家庭里普遍存在着“舒适气味”。这不禁令人想起人们常说的:“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
嗅觉唤起情绪记忆的例子尚有:很多家长指导建议把衣服留在托儿所中陪伴婴儿。有位林姓父亲表示,曾托付母亲看护照料幼小的女儿至入学年龄。尔后,即使女儿已成长至小学中年级生,每次出外远游,仍得随身携带着祖母的手帕,就寝前拿出来嗅闻一番,否则无法入眠。有位母亲指称,如无法陪伴女儿睡眠时,会把自己的睡衣放在女儿床上。也有男子倾诉,在挚爱的父亲逝世后,曾嗅闻父亲的衣服。
脑中嗅球攸关情绪障碍
嗅球(olfactory bulbs)是脑部负责接收嗅觉讯号的领域。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精神病学副教授布鲁斯‧杜瑞斯基(Bruce Turetsky)在一项研究中针对26位精神分裂症病患,测量他们嗅球的大小,结果发现这些情绪障碍患者嗅球的尺寸平均小于对照组23%。
一直以来,学者认为精神分裂症患者脑部在发育时产生异常。该项发现不仅着重于往昔研究精神分裂症时,遭到忽略的大脑中特定领域,也为先前发现该类病患嗅觉能力异常提供生物学上的论证。
有关嗅球引发情绪障碍,去年11月《自然》期刊发表日本东京大学有趣的研究成果。研究团队利用基因改造技术,截断老鼠特定神经传导回路,藉以控制其鼻孔内嗅觉细胞将气味讯号传送至脑部的嗅球,结果发现决定避险本能反应的“上侧”嗅球一旦失去作用,除非经过疼痛刺激等学习过程,该老鼠不会出现躲避猫咪的行为,也不会感受到压力。由此判断出他们闻到天敌气味立刻害怕逃跑,乃与生俱来的本能反应。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