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课教材(高级):养狙为主

正见文化课教材编辑小组
font print 人气: 99
【字号】    
   标签: tags: ,

【原文】
楚有养狙(1)以为生者,楚人谓之狙公。旦日,必部分众狙于庭(2),使老狙率以之山中,求草木之实,赋什一以自奉。或不给,则加鞭棰焉。群狙皆畏苦之,弗敢违也。

一日,有小狙谓众狙曰:“山之果,公所树与?”曰:“否也,天生也。”曰:“非公不得而取与?”曰:“否也,皆得而取也。”曰:“然则吾何假于彼而为之役乎?”言未既,众狙皆寤。

其夕,相与伺狙公之寝,破栅毁柙,取其积,相携而入于林中,不复归。狙公卒馁而死。

郁离子曰:“世有以术使民而无道揆者(3),其如狙公乎?惟其昏而未觉也;一旦有开之,其术穷矣。”

(出自刘基(4)《楚人养狙》)
【注释】

1. 狙(音居):猴子。
2. 部分:处理安排。
3. 揆:法度。

4. 刘基,字伯温,青田人。元武宗至大四年(1311年)生,明太祖洪武八年(1375年)卒,享年65岁。刘基出身名门望族,自幼聪明好学,有神童之誉。元至顺四年{1333年)23岁的刘基,一举考中进士,开始步入仕途生涯。他立志报国,但朝廷昏庸腐败,使他20余年的宦海生涯屡遭磨难贬抑。元至正二十年 (1360年)三月,接受朱元璋的邀请,成为参赞军务的谋士,为明王朝的建立和发展,立下汗马功劳。他为人刚直,胆识过人,朱元璋尊其为“吾子房(张良) 也”。民间有“上有诸葛孔,下有刘基伯温”的称道。他性刚嫉恶,与物多忤,为胡惟庸所构,忧愤卒,正德中追谥文成。基博通经史,尤精象纬之学。有《郁离子》、《春秋明经》、《覆集》、《写情集》、《犁眉公集》、《刘文成全集》等。
【语译参考】

楚国有个以养猴为生的,国人称他狙公。每日清晨,狙公必定叫众多猴子在院子里听吩咐,派老猴子带领它们进山采集野果,然后抽取十分之一供自己享用。如有猴子不肯给,就鞭打惩罚。猴子对他都又怕又恨,谁也不敢反抗。

有一天,一只小猴子对众猴说:“山里的果树是狙公种的吗?”众猴齐声答道:“不是,是天生的。”又问道:“不是狙公不能采吗?”答道:“不是的,谁都可以采。”于是小猴子说:“那么我们何必靠狙公呢?何必去替他劳役呢?”话没说完,众猴子都觉悟了。

当天夜里,猴子们等狙公熟睡,冲破了木笼,毁坏了柜子,拿着狙公积蓄的果子,一起跑进树林,不再回来。狙公终于饿死了。

郁离子说:“世上用邪术来奴役民众而不讲道义和法度的人,其结果就会像狙公那样。只因民众还糊涂,没能觉悟,一旦有人开导他们,那种邪术就彻底破灭了。”
【赏析】

这则寓言通过一群猴子在智者的开导下,冲破樊篱,获得自由,而暴力统治者由于丧失剥削物件而坐以待毙的故事,揭示了用邪术愚弄民众的人不会有好下场的基本道理,同时也告诉人们正确认识自身处境,不畏强暴,争取自由的重要性。

故事结构严谨,第一段写猴子的境遇和狙公的残暴;第二段通过小猴子的三次提问,说出了猴子们境遇荒谬的哲理,虽然话很质朴,却深入浅出,极具启迪性,几乎是顷刻间,众猴子都茅塞顿开,恍然大悟。

第三段写觉悟后的猴子们的果决行动及暴力统治者悲惨的下场。三个情节衔接自然而又紧凑,贯穿着用邪术统治民众决无好下场和受压迫者一旦觉悟,付诸行动就能争得自由的内在逻辑。全文言辞洗炼,寓意深刻,叙述生动,议论精彩,极富感染力和启发性。

【评点】
狙公的生存完全是寄生在猴子身上,他的维持是靠暴力的鞭打和猴子思想的被愚弄。猴子的觉悟在于明白:它们的生存完全不必依赖于狙公,而狙公恰是使它们受苦又无法获取真正自由的人。猴子的力量在于大众的觉醒,行动的一致,才会迅速的摆脱困境。

【延伸思考】
1.对于在上位者只知耍手段,却不顾人民死活的作法,你要如何抵制?
2.如果你是狙公所养的猴子,你会怎么做?

【参考资料】
1. http://libwww.ymhs.tyc.edu.tw/lh/Hanlin%20test%203-13.htm
2. http://web2.tcssh.tc.edu.tw/school/guowenke/new_page_85.htm

转载自:〈正见网〉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范仲淹,宋朝人,太宗端拱二年(公元989年)在徐州(今江苏徐州)出生。两岁时,父亲病逝。母亲贫困无依,只好抱着襁褓中的仲淹,改嫁山东朱姓人家。范仲淹也改从朱姓,取名说,在朱家长大成人。

  • 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父亲要立叔齐为国君,等到父亲去世,叔齐让给伯夷。伯夷说:“这是父亲的命令。”于是离家出走。叔齐也不肯继承君位而出逃了。国人只好拥立孤竹君的第二个儿子为王。此时,伯夷、叔齐听说西伯昌善于养老,于是就想何不去投奔他呢?
  • 孔子前往周都,打算向老子请教礼。老子说:“你所说的礼,制定它的人和骨头都已经腐朽了,只有他的言论还在。况且一个君子时运来了就出去做官,生不逢时,就像蓬草一样随风飘转。我听说,善于经商的人把货物隐藏起来,不让别人看见,好像什么东西也没有;具有高尚品德的君子,他的容貌谦虚得像愚钝的人。除掉您的骄气和过多的欲望,抛弃您做作的神态表情和过高的志向,这些对于您自身都是没有好处的。我能告诉您的,就是这些而已。”
  •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第四 》)
  • 郗超与谢玄私交不睦。苻坚将篡夺晋君的帝位,已经攻占了梁、岐,且下一步准备取下淮阴。当时朝廷讨论想派遣谢玄率军北伐,但有人提出反对意见;只有郗超说:“他必定能完成任务。我以前曾和他在桓宣武府共事过,他让每个人都能发挥长才;虽然如同履、屐之间的小差异,也都能做到适当的任用。由此可推论,他一定能建立大功。”谢玄在立下辅佐帝业的大功后,当时的人都赞叹郗超的先见之明,且推崇他不因个人的好恶而隐藏别人的优点。
  • 霍谞,东汉人,从小就显露不凡的才气,在年纪很轻的时候就通过了明经科的考试。十五岁那年,有人诬告他的舅舅宋光,说他擅自更改皇帝的诏书,于是被捕入狱,在牢中遭到严厉的审问拷打。
  • 冉求曰:“非不说(1)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2)。今女(3)画(4)。” (《论语·雍也第六》)
  • 过江诸人(1),每至暇日(2),辄(3)相要(4)出(5)新亭(6),藉卉(7)饮宴。周侯(8)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9),举目有江河之异(10)!”皆相视流泪。唯王丞相(11)愀然(12)变色曰:“当共戮力(13)王室,克复神州(14);何至作楚囚相对泣(15)邪?”(出自《世说新语·言语第二》
  •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第四》)
  •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评论